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项目责任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勇义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文章通过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正确评价各责任主体的工作效绩,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项目责任预算 管理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43-02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经济活动计划的数量描述,是企业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考核所属部门、单位经营业绩的标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使企业经营决策科学化,有机整合组织机构,强化内部控制,减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协调各部门的经济活动,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综合盈利能力。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国际惯例。施工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赢得生存空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按照施工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项目部是施工企业的一个基层施工单位,是项目成本控制中心,项目责任预算则是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预算。项目责任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对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责任预算编制原则
  ⒈预算区间的层次性。项目责任预算按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周期项目责任预算、年度项目责任预算、季度项目责任预算和月度项目责任预算。责任预算层次的划分要上下一致,主次分明。
  ⒉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充分估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能把预算目标定的过高,以免使责任预算失去严肃性,挫伤责任主体的自信心。
  ⒊预算指标的一致性。责任预算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核算口径要一致,责任预算指标之间要互相衔接,勾稽关系明确。
  ⒋责任区域的可控性。责任主体对责任区域内的预算对象必须能够控制,才能保证责任预算目标的完成。
  ⒌责任主体的参与性。责任主体参与到责任预算的编制中来,不但能提高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信息在更广范围内的交流,使责任预算编制中的沟通更为细致,而且增加了责任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项目责任预算编制流程
  项目责任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实现过程,对它的编制、执行、控制、调整和考评都应予以重视,忽略其中任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责任预算作用的发挥。责任预算从开始编制、跟踪执行、差异分析到预算调整都应建立规范的流程。
  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规律和客观条件,对工、料、机和资金统筹和平衡,对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等进行科学安排,其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把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项目施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⒉编制施工图预算。①依据审定后的施工图纸及说明书、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文件和资料,计算工程量。并严格按照分部分项工程量、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进行编制。施工图预算是编制其他责任预算的基础。
  ⒊编制分预算。预算编制采用“自下而上”的信息流程。各职能部门和责任主体提供基础资料并互相沟通,编制分预算并进行初步协调。
  ⒋审核分预算。项目部预算管理专设机构负责审核、调整、汇总部门分预算,并对汇总的分预算按责任主体进行分解。
  ⒌报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该工程项目责任预算。
  ⒍项目部例会讨论通过项目责任预算。并将责任预算下达给各责任主体,签订目标责任书。
  三、项目责任预算编制内容
  项目责任预算只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预算,不苛求面面俱到。对施工项目管理来说,可以仅就管理和控制的重点编制责任预算,选择最有效率的责任预算内容。
  ⒈施工预算。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和作业计划(年、季、月)编制。是责任预算编制的起点。
  ⒉采购预算。根据施工计划、工程结构和工期要求,计算各种材料期初、期末储备量和耗用量,确定各种材料采购量。
  ⒊现场经费预算。把现场经费分解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测算出变动费用项目与工程结算收入之间的比率关系,确定变动费用项目的预算数。
  ⒋工程结算收入预算。依据施工预算提供的工程量及计量支付单价计算求得。
  ⒌工程成本预算。以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对施工图预算所列分部分项工程价值,按照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定额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统计算求得。
  ⒍现金预算。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以及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等四个部分组成。其预算数额由其他预算提供。
  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预算。根据工程结算收入预算提供的工程结算收入数额及交税系数计算求得。
  四、项目责任预算编制方法运用
  ⒈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体系。将责任预算管理落实到责任主体上,需要将责任会计制度纳入到责任预算管理体系当中。责任主体是责任预算实施的载体。根据项目施工的具体特点,以现行项目组织机构为基础,针对责任预算各预算对象设置相对应的责任主体(中心),使责任主体责任和权利相结合,权责对等。
  ⒉建立责任预算网络。将责任预算指标层层分解细化,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各责任主体、各责任岗位和各责任环节,形成全方位的责任预算控制网络。
  ⒊建立责任预算计算机管理系统。将责任预算方案和责任预算执行情况输入该系统,对责任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分析,一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以便各责任预算层次及时掌握预算信息,满足各责任预算层次对预算信息的需求。
  ⒋采用先进的预算编制形式。一是滚动预算。由于工程项目野外施工,点多线长,易受气候、交通、地质等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常常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变化。为了提高责任预算的准确性,保证责任预算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充分发挥责任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宜采用动态形式的滚动预算替代固定预算。我们可以按季度滚动来编制责任预算。在基期编制责任预算时,先按年度责任预算分季,将其中第一季度分列各月的明细责任预算数字,以便监督和控制责任预算的执行,至于其他三季的责任预算则可以先粗一些,只列各季总数;到第一季度结束后再根据各种情况的变化,对第二季度的责任预算进行修正,按月细分,除第三、四季度仍按总数列示外,还增列下年度第一季度总数,以此类推。滚动预算能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预算期间,有利于管理人员对责任预算资料作经常的分析研究,并根据责任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地修正。适用于施工预算、工程成本预算、采购预算、现金预算等。二是零基预算。工程项目产品具有周期性、单件性的特点,比较适合用零基预算来编制现场经费预算。零基预算能对工程项目管理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所有的现场经费支出均以零为出发点,分析和判断每项预算费用支出是否具有支出的必要性和其支出预算数额应控制在多少数额之内,并依次决定现有资源的分配顺序。三是弹性预算。编制施工预算所预计的工程量,与一个责任预算期终了时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相比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利于准确地考核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为了使责任预算更接近实际,需要编制弹性施工预算,因为弹性预算不仅明确了各个责任区域单位,而且也提供了多种工程量水准的责任预算,便于直接或间接地将各个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与相应工程量水准的责任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揭示差异,有利于各个责任主体把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工程结算收入预算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预算同样也适用弹性预算编制。

  五、项目责任预算过程控制和考核
  ⒈制度控制。健全各种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适时控制,对于责任预算执行中的异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⒉合同控制。与各责任主体签订目标责任书,作为责任预算考评的依据。
  ⒊预算跟踪。建立项目例会制度和责任预算报告制度。责任预算执行过程中,项目部每月定期召开责任预算执行例会,各责任主体报告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项目部汇总整理后形成综合的责任预算执行情况追踪报告。这样能够及时掌握、分析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协调解决有关责任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对整个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控制。
  ⒋预算修正。受外部施工环境及内部施工组织的影响,责任预算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时,责任主体向项目部责任预算管理专设机构报告有关情况,项目部责任预算管理专设机构整理有关资料后报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进行调整。责任预算的修正必须经过制度规定的程序。
  ⒌预算考评。严格实行责任预算目标责任制,对各责任主体的责任预算执行情况,以责任预算为标准,以奖惩制度为依据,合理及时地评价责任主体的业绩,并与责任主体的收入直接挂钩,以激发责任主体执行责任预算的积极性。
  ⒍预算审计。项目部责任预算管理专设机构定期组织责任预算专项审计,纠正责任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审计报告作为考核责任主体的依据。
  ⒎预算评述。年终和项目竣工后要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年终评述和项目评述,总结项目责任预算的执行成果,不断地提高责任预算的编制能力和责任预算的准确性。
  项目责任预算模式的设计,只是责任预算执行过程外在的刚性约束。更为重要的是对责任预算有效的控制应始终贯穿于项目施工管理全过程,责任预算编制是对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如何利用的事前控制,责任预算执行过程是事中控制,责任预算的差异分析和考评是事后控制。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责任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责任预算控制的有效性,以更好地完成项目责任目标,客观评价责任主体的工作效绩,激励责任主体的工作热情。
  
  注释:
  ①施工图预算是施工组织专用名词,与全面预算中的“预算”定义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⒈袁淳,姚文,张琦丽.企业预算管理的运用.经济活页文选(会计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⒉刘宜瑜,邹韶禄,陈晓红.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⒊苏寿堂.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中国财经报,2001.4.26
  ⒋刘会胜,任伟.企业预算体制模式的构建.财会通讯,2002(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2)
  (责编:吕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