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保险行业最新发展报告(2007年3季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327.92亿元,其中广东省保费达到465亿,排名全国第一,江苏以452亿排名第二,北京保费以357.99亿元则超过上海排名全国第三,上海保费为357.49亿元。前三季度,环比分地区看,非常明显的是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地寿险保费收入逆势下跌,跌幅分别为3.19%、4.95%、6.46%。而同期全国其他地区环比大部分出现20%以上的涨幅。
  
  
  第一部分
  中国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一、保费收入
  (一)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今年1~9月,全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327.92亿元,同比增长23.64%。其中财产险1551.44亿元,同比增长35.94%;人身险3776.48亿元,同比增长19.21%。因股市起伏的波及,环比来看,截至9月份保险市场经历了三起三落的震荡走势,从8、9月份来看,股市正在走出7月份保费收入大跌至本年新低的谷底,走出了第三轮上涨的行情。9月份继8月份再次上涨,原保险保费总额达到了642亿元,然而距离前期779亿的月度高点仍有很大距离。
  前三季度,财产险保费收入比重进一步上升至29.12%,比2006年底的26.76% 高2.36个百分点,人身险保费收入比重进一步降低至70.88%。在人身险中,寿险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达到88.64%,比去年底提高了1.69 个百分点;健康险的比重为7.41%,人身意外伤害险比重为3.95%。(见表1、2、3、4、5、6)
  
  (二)企业年金
  根据保监会的统计资料,“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项目出现大幅度增长。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总额仅为9.28亿元,而到三季度末,这一数字上升至50.8亿元,增幅高达447%。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66.28亿元,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产55.31亿元。
  
  二、赔款、给付
  前三季度,在原保费收入显著增长的同时,原保险赔付支出也高达1643.30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为700.32亿元,人身险的赔付支出为942.98亿元,较二季度有明显增长。(见表7)
  
  三、保险中介
  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二○○七年三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297家,兼业代理机构146449家,营销员1864,833人。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288.41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0.49%,同比上升2.73个百分点,这是按季度统计首次突破80%。2007年3季度全国总保费收入5327.92亿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3776.48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551.44亿元。报告指出,全国中介共实现业务收入377.09亿元,同比增长46.79%,盈利6144.68万元。具体是: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14.88亿元,同比增长38.55%。其中,财产险手续费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加32.56%,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77.15%;人身险手续费收入3.4亿元,同比增加63.46%,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22.85%。3季度,全国保险代理公司亏损1950.66万元。
  
  保险经纪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29.87%。其中,财产险经纪佣金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31.39%,占全部经纪业务收入的77.52%;人身险佣金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74.02%,占经纪业务收入的8.81%;再保险和咨询类佣金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5.78%,占全部经纪业务收入的13.67%。3季度,保险经纪机构实现盈利8398.46 万元。保险公估公司实现公估服务费收入4.49 亿元,同比增长43.91%。其中,财产险公估服务费收入为4.47 亿元,人身险公估服务费收入为186.8万元。按照险种划分,公估服务费收入的构成为:机动车辆险2.38 亿元,占53%;企业财产险1.12亿元,占25%;货运、船舶险5276万元,占13%;建筑、安装工程险1710万元,约占4%;其他合计2914万元,约占5%。3季度,保险公估机构亏损303.12万元。报告评价,整体来说,全国保险中介市场进退平稳,业务发展良好,创新意识加强,市场秩序好转。保险中介保费收入占全国总保费收入按季度统计首次突破80%,发挥了保险销售主渠道的作用,为做好风险管理,服务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前三季度保险市场资金运用状况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约为27,953.77亿元,相对去年底大幅增长41.6%。同时,保险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前三季度投资占比达65.3%。
  显然,在资本市场行情走好的情况下,保险业正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这一点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公布的业绩当中就可以得到证明,这两家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同时,资本市场的走强也使得保险公司竞推投连险产品,从而实现保费规模扩张。(见表8、9)
  
  第二部分 市场竞争主体分析
  
  一、人寿险公司
  今年前三季度,寿险市场上的52家人寿险公司中,27家中资寿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3426.83亿元,占寿险业总保费的92.48%,比去年末下降了1.61个百分点;25家外资寿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278.75亿元,占寿险业总保费的7.52%。
  在寿险公司排名中,国寿、平安、太平洋依然占据保费前三的位置。国寿今年前九月保费规模达到1586亿元,同比增长6.6%,今年九月单月保费收入为153亿元,环比增长34.2%。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6.96亿元,每股收益0.87元。其中7月至9月净利润为78.23亿元,每股收益0.27元。平安寿险今年前三季度的保费达到596.6亿元,平安集团在第三季实现净利润37.39亿元,每股收益0.49元,集团总资产增长至6237亿元。外资保险中友邦的市场份额最大,实现累计保费收入62.66亿元,占人寿险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1.69%,占外资人寿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22.48%。(见图表10)
  
  
  
  二、财产险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财险市场上的41 家财产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622.09亿元。其中,26 家中资财产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603.87亿元,占财产险业总保费的98.88%,比去年末上升了0.05个百分点;15家外资财产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8.22亿元,占财产险业总保费的1.12%。其中,人保股份以43.09%的市场份额占据榜首,其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98.90亿元;太保财和平安财分列2、3位,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85.40亿元、163.07亿元,市场份额为11.43%和10.05%。外资保险中美亚的市场份额最大,实现累计保费收入6.40亿元,占财产险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0.39%,占外资人寿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35.13%。(见图表11)
  
  第三部分 地区市场分析
  
  一、区域发展整体状况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327.92亿元,其中广东省保费达到465亿,排名全国第一,江苏以452亿排名第二,北京保费以357.99亿元则超过上海排名全国第三,上海保费为357.49亿元。

  前三季度,环比分地区看,非常明显的是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地寿险保费收入逆势下跌,跌幅分别为3.19%、4.95%、6.46%。而同期全国其他地区环比大部分出现20%以上的涨幅。同比分地区看,以寿险为例,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发达城市地区增幅远大于其他城市地区增幅。数据显示,九月份北京寿险收入增幅达79.02%,天津达114.41%,上海达46.20%,青岛达68.07%,广东达79.74%,深圳达83.51%。相比之下,其他地区的增幅大部分在40%以下。(见表12)
  
  二、北京市
  上半年,北京市共实现保费收入357.9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2.35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3.00%,人身险保费收入275.64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77.00%。(见图表13、14、15)
  
  
  三、上海市
  统计显示,2007年1至9月上海市保费收入累计357.50亿元,同比增加48.06亿元,增幅为15.53%。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97.55亿元,同比增加16.43亿元,增幅为20.26%。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59.95亿元,同比增加31.63亿元,增幅为13.85%。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为27:73。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74:26。
  截至2007 年9 月,全市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累计96.72 亿元,同比增加33.51亿元,增幅为53.02%。其中财产险赔款38.87亿元,同比增加6.38亿元,增幅为19.65%;寿险给付50.09亿元,同比增加26.34亿元,增幅为110.85%;健康险赔款给付6.20 亿元,同比增加0.60亿元,增幅为10.79%;意外险赔款支出1.56亿元,同比增加0.19亿元,增幅为13.70%。
  
  截至2007 年9 月,全市共有81家保险公司和5 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其中财产保险公司37家,人寿保险公司30 家,养老险保险公司4家,健康保险公司5家,再保险公司4家,保险集团公司1家。
  截至2007年9月,上海市共有保险中介机构233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24家(其中分支机构27家),保险公估机构40家(其中分支机构14家),保险经纪机构69家(其中分支机构31家)。其中今年9月份新增1家保险中介机构,为长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撤销了1 家保险中介机构,为上海新齐鲁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中资保险公估机构37家,其中分公司13家;外资保险公估机构3家;中资保险经纪公司64 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5家,其中分公司3家;代理公司全部为中资公司。(见图表16、17)
  
  四、江苏省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52.70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1.39亿元,占比为26.81%;人身险保费收入331.32亿元,占比为73.19%。 (见图表19)
  
  五、广东省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不含深圳市)以465亿元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超过江苏,重新夺回了4年前失去的全国保费第一的宝座,表明广东已经扭转了下滑的态势。而财险保费增长37.2%,寿险保费增长29.4%,也表明近几年来广东财险增长慢于寿险的格局已经改变。(见图表20、21、22)
  
  
  第四部分 市场聚焦
  
  一、十六大以来保险业发展改革成绩
  近期,中国保监会在其网站上发布题为《十六大以来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文章,对十六大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首先,行业发展在四个方面迈上新台阶。近年来,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保险业务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 亿元,是2002年的1.8倍。今年1~8月,全国保费收入4683.5亿元,同比增长22.6%。二是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目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53万亿元。从1980年恢复国内业务到2004年初,保险业积累第一个1万亿资产用了24年,积累第二个1万亿资产仅用了3年。保险业资本金总量超过2000亿元,是2002年的5.6倍。三是市场主体结构日益优化。目前我国有保险公司102 家,其中中资公司61家,外资公司41家,比2002年增加了60家。同时,专业保险中介市场从无到有,目前有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256家,初步形成了功能相对完善、分工比较合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保险市场体系。四是国际差距逐步缩小。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其次,体制改革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保险业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3年11月,中国人保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内金融企业。2003年12月,中国人寿同时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创造了当年国际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融资额的最高纪录。
  
  2004年6月,中国平安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以集团形式在境外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今年,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又成功回归A 股,成为国内资本市场重要的标志性公司。目前在境内外上市的中资保险公司达到5 家。
  第二,保险公司改制上市所产生的制度变革效应,成为推动保险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建立了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完成了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目前,除经营政策性业务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外,所有中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二是完善了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及配套制度,建立起规范的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强化股权约束,股东更加关注公司发展,董事会更加专业化,管理层更加职业化,初步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三是提高了保险公司竞争能力。中国人寿市值已跃居全球上市寿险公司第一位。在2007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中,中国人寿排名192位,比2003年提高了98位。在国际著名财经杂志《欧洲货币》2006年亚洲最佳管理公司排名中,中国平安名列亚洲保险公司及中国区公司之首。
  
  第三,对外开放在四个方面呈现新局面。根据我国入世承诺,保险业在金融行业中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2004年12月11日过渡期结束,保险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呈现出安全可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开放更加全面深入。外资保险公司可以在我国任何地区提供保险服务,除法定保险业务外,外资保险公司可以经营其他全部业务。二是开放的质量较高。截至2006年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3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195家代表处。世界上主要跨国保险金融集团和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都已经进入我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 强企业中的46 家外国保险公司已经有27家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机构。三是开放的效果较好。注重引进在养老、健康、责任和农业保险等方面有专长的境外保险公司,积极借鉴外资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技术服务和运作方式。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经营机构,开展保险业务。2006年外资保险公司占整个保险市场的份额为4.6%,成为促进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四是国际监管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经国务院批准,保监会先后加入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和国际养老金监督官协会。2006年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 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是历届年会中参会国家、地区和人数最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届年会。同时,深入推进中美、中欧和亚洲地区的双边及多边保险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管规则的制定。

  
  第四,保险监管在三个方面形成新体系。立足于保险业发展实际,借鉴国际保险监管最新经验,坚持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审慎监管,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一是三支柱现代保险监管框架初步建立。借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核心监管原则,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二是防范风险的五道防线基本形成。以公司治理和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构筑了防范风险的五道防线,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化解三个环节,形成了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三是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逐步完善。建立和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率先在金融业建立起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截至2007年6月底,保险保障基金规模达到88亿元。通过这一制度,能够在保险公司出现风险损失时,由保险保障基金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必要的补偿,最大限度地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减轻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保险业发展比较快的情况下,保险业主要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化解,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和问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保险市场运行稳定健康安全。
  第五,服务和谐社会在六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保险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把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许多业务领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过去保险业险种结构单一、服务能力较弱的情况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一是应对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包括台风、水灾、空难、海难、交通事故、地铁透水等,2002年以来,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4000多亿元。二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开展粮食主产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发展能繁母猪保险。2002年以来累计承保农作物面积1.45亿亩,牲畜2.46亿头。在22个省市累计为3000万人次的农民工提供了保险保障。在8个省66个县(市)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为736万人次提供补偿金额9.7亿元。在15个省(市)开展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业务,积累养老金27亿元。三是促进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开始把商业保险作为解决养老和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目前,保险业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和健康积累准备金1.5万亿元。四是支持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保险公司作为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参与商业银行上市重组,有力地支持了商业银行改革。五是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走出去”战略。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3万亿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积极参与投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50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和100多项大型对外经济合作项目提供保险支持。六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大力发展责任保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解决责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纠纷,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压力,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推行契约式保险联防,实现了保险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结合。
  
  二、广东社保案
  日前,被控滥用职权,挤占挪用广州10.18亿元社保基金的“罪魁祸首”刘雨宏,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出庭受审。早在1996年,刘雨宏就被社保公司免职;2006年5月,社保公司向有关部门举报;2006年12年,惶恐的刘雨宏在家中被捕。从1993年到1996年的4年间,前广州市劳动保险公司经理刘雨宏,违规审批社保基金约7.5亿元非法营运,非法投资造成损失大约5.2亿元,该案今年4月曾被媒体广泛报道,在社保行业引发了“地震式”的轩然大波。
  
  据公诉机关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指控,1993年到1996年,刘雨宏任广州市社会保险公司(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前身)经理期间,未经上级领导批准,违规审批社保基金,并在市场上进行非法运营。刘雨宏经手审批项目共计14个,主要是房地产行业、银行借贷、承销国库券等项目,违规审批社保基金约7.5亿。
  据公诉材料显示,14笔审批均发生在1993年1月~1996年2月之间。涉及金额达千万元以上的有9笔,其中涉及金额超过亿元的有两笔,分别为:与广州亿安房地产发展公司合作开发房地产投资失败,至案发时止,造成社保基金直接损失达12767.5万元;委托广州珠江信托投资公司将社保基金指定贷给广州恒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失败,至案发时止,造成直接损失14,200万元。
  其中最大的一笔,为投资海珠广场附近的烂尾楼亿安广场。1994年初,刘雨宏经手审批社保基金2.69亿元,投入到广州亿安广场房地产发展公司的亿安广场项目,该项目后来由于发展商改变规划、发展商其他项目资金紧张等综合原因,最终无法收摊烂尾。2006年年底,亿安广场被拍卖,广州社保基金只从拍卖款中收回了一小部分损失。
  
  
  三、保险业综合经营
  关于保险业采取综合经营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保险业资金规模已过1万亿人民币,但各大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资本金严重不足,而且传统保险产品很难为公司带来较高的利润,所以保险公司必须另辟蹊径,通过走综合经营之路,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为充实保险公司资本金提供新的思路。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国外情况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保险公司承保的利润便一直为负值,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是投资收益。在欧美,保险公司能占到金融市场的30%左右的份额。而在我国,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加在一起,才占到金融市场的5%。由于综合经营是国际趋势,所以我国的保险公司就必须采取综合经营。第三种观点认为,综合经营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因为客户的竞争是现代金融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可以从事销售多种金融产品,可以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赢得市场。另外,在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内部,银行、证券、保险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而且也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和营销成本。
  那么,是不是据此就可以认为保险公司未来发展一定要走综合经营之路呢?笔者却不敢下这样的结论。我们再回头来看上面三种观点。对于第一种观点,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传统的经营模式出现了问题,是保险产品不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还是保险公司经营中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保险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未来保险业会得到快速发展,这是现在大家都经常听到的,也是被社会发展所认可的,这说明保险产品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关键是如何去满足社会的保险需求。比如,保险公司的主营是管理风险,那么保险公司就应该把业务的重点更多的放在帮助客户去管理风险,或者说去扮演风险管理咨询师的角色,强化自己的主营,而不是弱化自己的主营去开拓全新的市场。对于第二种观点,更应该很好的思考国际趋势是不是适合公司的发展,因为国外保险市场比国内市场成熟很多,国际保险业已经诞生300多年了,而我们的保险业发展也主要是近20年,许多保险公司更是成立只有两三年,甚至一两年。成熟度不同,当然选择也应有所不同,选取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关键,而不应盲目地把国际趋势作为自己的发展策略。对于第三种观点,不可否认,综合经营会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但综合经营带给保险公司的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因为综合经营涉及的行业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点也就越大,而且综合经营也给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传递创造了渠道,所以保险公司选择综合经营之路也要慎之又慎。
  
  说到这里,又联想到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传统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应该算是最典型的综合经营的公司。因为企业办社会,企业所涉及的行业非常多,但这种经营模式带给企业的,却并非是丰厚的利润。另一个例子,是餐饮业。我们可以发现,市场上大的饭庄都是特色经营、专业化经营,要么是川菜要么是粤菜,很少有大饭庄是同时做各种菜系的,而这种专业化经营的模式却是被市场普遍认可的。实际上,不仅仅是餐饮业等非金融产业在推行专业化经营,在保险业内,专业化经营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比如推行“非核心业务外包的低成本车险公司”的天平汽车保险公司,将产品设计、定价、核保核赔等核心业务保留,将销售、查勘等非核心进行外包,销售由分销渠道去做,而查勘由公估公司来完成。
  由此看来,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究竟是选择综合经营之路,还是专业化经营模式,并非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关键是要根据公司特点来决定。对于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发展较为成熟的保险公司而言,可以选择综合经营;而对于那些小公司而言,走专业化之路显得更为合理。市场需要广而博的保险企业,也同样需要细而精的企业,不论是万紫千红,还是一枝独秀,关键是要适合公司自身的发展。(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提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2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