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危机背景下边远牧区金融业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微

  边远牧区金融业发展模式情况
  边远牧区金融业发展模式――新巴尔虎右旗现象
  
  在边远牧区,经过国有商业银行的“大撤并”,以及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清、整、规”,金融业虽然从死亡线上站了起来,但举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人员老化,亏损严重,包袱沉重”是当时牧区金融业最真实的写照。在这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改革,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实行存款立行的发展战略,基层行从全能型银行转变为存款管理型银行。农村信用社积极借助人民银行再贷款扶持发放支农贷款,边积累、边发展、边规范。国家则通过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通过票据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方法为其减轻历史包袱,维护金融业稳定。这种发展模式是当时客观历史环境下的被动型发展模式,但被动不等于丧失主动,不要发展。从新巴尔虎右旗来看,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边远牧区依托地区矿产与石油资源开发,吸引了发达地区众多优秀企业到此投资办厂,边远牧区经济迅速发展。金融业积极主动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巴尔虎右旗农业银行依托其在支付结算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优势,垄断了地区主要优势企事业客户资源,其存款迅速增长,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借助支农再贷款的支持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支农主力军。截止2008年末,新巴尔虎右旗地区存款总量达到47944万元,贷款总额为4254万元。农业银行各项存款达到37860万元,地区占比高达79%,在地区存款市场中牢牢占据第一位。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为5422万元,在地区存款市场中占11%,但全年贷款投放4791万元,占地区总量的87%。
  
  新巴尔虎右旗金融模式实践效果
  
  积极效果:金融业借助牧区经济腾飞实现了大发展,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实现了“多赢”。从新巴尔虎右旗来看:借助牧区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金融业在资金实力、金融服务、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均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迅速摆脱了整体亏损的局面,呈现规模、效益稳步增长。新巴尔虎右旗农业银行虽然发放贷款很少,但凭借国有商业银行在账户管理与支付结算服务方面的优势,存款资金迅速增长,仅依靠系统内资金上存渠道赚取存款利差的方式,就能够获得巨额收益,成为全区经营效益最好的旗县行之一。农村信用社则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资金发放支农贷款利差收入,作为主要的经营来源,获得了巨额收益,迅速做大、做强。自2000年以来,新巴尔虎右旗虽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农牧业创造了连续多年高产稳产的奇迹,牲畜总头数从百万头迈上200万头大关。农牧民的收入也持续快速增长,远高于其他旗县牧民收入增长速度。金融资金已经成为农牧业生产发展、农牧民脱贫致富、农牧区社会稳定的最主要支撑。
  消极效果: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出现了“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的突出矛盾。边远牧区这种金融发展模式在微观经济体运行中背离了金融机构依靠存款聚集资金,依靠贷款获取贷款利差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在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要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从新巴尔虎右旗来看,信贷资金需求数量较大,但供给数量严重不足。国有商业银行虽拥有巨额资金,但受限于严格的信贷管理机制束缚,基本不放款。农村信用社虽然积极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但仅能够基本满足农牧民的信贷资金需求,难以对其他领域进行信贷扩张。在信贷资金供需结构方面,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高涨,但却难以得到金融资金信贷支持,经营艰难。尤其是畜产品加工企业表现最为突出,企业开工不足现象比较普遍。
  
  金融危机对边远牧区金融业发展模式冲击有限
  两次危机带给边远牧区的风险有明显区别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与目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对边远牧区金融业发展的影响有明显区别。过去边远牧区经济比较落后,与世界经济的连带关系比较弱,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直接冲击到边远牧区的金融体系。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是针对国内金融体系长期积聚的金融风险的内在调整。2007年美国房地产次级债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机,则对边远牧区的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带来直接影响。首先是外向型企业――有色金属加工业、口岸贸易业、旅游业、电力产业发展速度明显下降,效益下滑;其次是依托于相关产业发展的金融业存款大幅度下滑,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明显下降。
  
  边远牧区应对两次危机爆发的环境明显不同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边远牧区大量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破产倒闭,金融部门成为企业逃废债的最大受害者,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处于存贷款比例严重超标,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金融业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可以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破坏力虽然大于亚洲金融危机,对边远牧区经济金融的影响也更直接,但边远牧区经济金融环境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是边远牧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国家平均发展水平,经济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更趋合理;经济总量增长了近10倍,涉外经济产业在总体经济中占的比例十分有限。二是金融业发展处于最好的时期,存款总量比过去增长10倍,贷款总量相对比较小,不良信贷资产经过多次资产剥离和即将完成票据置换,存量很小,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营效益逐年稳步增长。
  
  边远牧区独特的金融业发展模式使之对金融危机具有较强抗体
  
  我国边远牧区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金融业发展模式――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地区金融支付结算体系的支柱企业,主要依托存款优势,靠吃存款利差作为盈利模式。而真正的支农主体――农村信用社,绝大多数的贷款都集中投向农牧业领域,依靠支农贷款利差收入作为盈利模式。在这种金融业发展模式下,真正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行业与企业很难得到贷款,金融机构与涉外企业之间的联系仅仅限于存款与结算,涉外企业的兴衰只能通过企业存款规模来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不会影响到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不会危及到金融机构的生存。因此这些行业与企业的不景气对这种发展模式的冲击是比较有限的,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具备较强的抗体。从新巴尔虎右旗来看,全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绝大多数是农牧业贷款,一小部分是私营及个体工商业者的贷款,不存在涉外经济产业的信贷资产,金融危机不会影响到新巴尔虎右旗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的安全性。2008年末,地区企业存款在全部存款中的占比为10%,同比下降了22%,主要是金融危机影响下,有色金属产业经营效益下降,影响企业存款总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但不会改变新巴尔虎右旗金融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边远牧区金融支持经济模式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边远牧区金融业服务网点空间分布失衡,难以适应新兴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相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改变了,上层建筑必须进行适当调整,否则必然要阻塞了经济的发展。过去,由于边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为落后,边远牧区农村信用社积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上级部门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清、整、规”工作,对资不抵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撤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中亏损严重的网点进行了撤并。这种改革模式使边远牧区很多地区只有一个国有商业银行、一个农业开发银行,一个农村信用社和一个邮政储蓄网点;个别地区连农业发展银行也没有――即新巴尔虎右旗现象。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举措无疑是必要的,它稳定了金融局势,抑制了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维护了社会稳定。但随着边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以石油及有色金属开采企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取代了畜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经济环境出现明显改变,经济落后的牧区已经变成经济相对发达的工业区。新兴的工业区与贸易区不断涌现,但大多集中在金融服务盲区,难以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新兴经济发展与滞后的金融服务矛盾非常突出。

  
  边远牧区金融业信贷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经济产业结构变革的需求
  边远牧区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在过去经济发展极为落后的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授信、授贷管理体制是极为必要的,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遏制了不良贷款上升的势头。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发达地区资源型产业向边远牧区转移,为边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机遇。边远牧区已经从一个经济极为落后的地区转变为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迅猛发展的新兴经济对资金的需求猛增,迫切要求金融部门给予他们信贷资金支持。而牧区金融业信贷管理模式没有针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适时调整,辖内信贷资金90%投向了农牧业,其余10%也投给了私营及个体工商业者。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几乎全部上存,不仅使金融机构对市场资金进行产业结构间的调剂功能完全丧失,而且加剧了地区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现有的金融业信贷管理模式与当前产业结构变革之间出现了尖锐矛盾。
  
  边远牧区经营模式潜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
  边远牧区金融业这种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环境有较大的依赖性,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在经济发展环境发生转变时,这种金融业发展模式的内在弊端就明显显现出来。首先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过度依赖吃上存资金利差的经营模式,对经济发展环境依赖性比较强,经济景气上升时期,银行的效益明显上升;经济景气下降时期,银行效益明显下降。其次农村信用社将贷款过度集中在一个领域,就好比“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难以规避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农牧区农业保险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空白,使农村信用社在经办农牧业贷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出现了“靠天吃饭”的怪现象――即一旦年景好,农村信用社贷款效益就好;反之,一旦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就可能形成大量风险。从新巴尔虎右旗目前来看,这种风险隐患已经初步显现,并已经带来了一定影响。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新巴尔虎右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遇到了困难,导致2008年企业存款同比减少1.4亿元,降幅达到73%,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明显下降;2009年1季度新巴尔虎右旗连续多次遭受特大暴风雪袭击,农牧民损失极为惨重,农村信用社近5000万元支农贷款面临巨大的风险。
  结论与建议
  回顾边远牧区金融业十余年失败与成功的艰辛历程,大量的事实与数据表明:边远牧区金融业已经彻底告别了过去“高风险、管理差、包袱重、亏损大”的发展阶段,已经步入了一个资金实力较强、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效益较好的新阶段。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边远牧区经济产业结构的变革、新兴经济发展的需求,边远牧区金融业已经具备转变发展模式条件和能力,应及时调整和优化发展模式,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建议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塑边远牧区金融支农体系
  近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我国金融调控与管理部门,降低了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允许成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宏观金融管理政策的变革,为解决边远牧区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边远牧区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塑边远牧区支农体系,为牧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放宽基层金融准入关,允许在基层苏木建立金融服务网点,改变金融服务体系严重萎缩的局面;二是边远牧区金融部门应结合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客观实际,在新的经济发展中心,增设金融服务网点,合理布局,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建议二:变革信贷管理模式,缓解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矛盾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关键就体现在它能够将各经济产业的闲置资金聚集起来,并根据产业间资金需求状况,适时调剂,将其他产业闲置的资金,及时调剂给资金匮乏的产业,从而保证全社会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牧区金融业应变革信贷资金管理模式,真正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合理配置各产业间的资金,缓解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农村信用社在积极支持农牧业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非农领域的关注和支持。随着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市场将是农业银行重点支持的发展区域。边远牧区农业银行应从存款管理型银行向全能型银行转变,既要重视存款资金的管理,又要积极开拓信贷业务,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要从单独依靠上存资金利差收入,向上存资金利差收入与信贷资产收益并重的管理模式转变。
  
  建议三:建立、健全风险担保机制,降低金融风险隐患
  在现行边远牧区金融业发展模式中,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采取的联保贷款方式确实能够起到防范道德风险作用,但仅仅依赖于贷款户间的相互担保是难以抵御特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过严的担保抵押条件则将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使企业求贷无门。归根到底在于边远牧区风险担保体系不健全,使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可控性差。边远牧区应该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构建完善的风险担保体系。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应由政府、企业共同出资,建立风险担保基金,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提高资信力,降低金融资产的风险。在农牧业发展方面,政府应引导和扶持保险机构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保险服务,为农牧区支农贷款在人的担保机制外,增加一个物的担保机制,进一步规避金融风险。银行在信贷管理中风险降低了,支持经济的积极性就必然会提高,就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7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