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部”好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梅新育

  在成本普遍上升的环境里,我们的“世界组装车间”已经不可能如同以前那样开下去了。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这就要看工业和信息化部未来的政绩了。
  
  实话说,笔者对此次机构改革并不完全认同。但笔者却不能不为设立统一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叫好。
  
  成立正当时
  
  对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分析已经不少了,诸如深化市场体制啊,权力相互制约协调啊,提高行政效率啊,……,不一而足。就笔者而言,之所以要为这个部门的设立叫好,首先是因为工业在现在和未来都是中国的经济基础。
  不错,我们是要发展服务业,是要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但是,我们要发展的第三产业不是“提篮小卖捡煤渣”式的第三产业,而是现代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只能建立在现代制造业基础之上。有的经济体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异乎寻常地高,但其前提是这些经济体的现代服务业所面向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国内,也包括国外。假如占全世界1/5人口的中国现代服务业也要占到那样高的比例,恐怕我们还需要先在月球或者火星上建立庞大的现代制造业作为其服务对象。我们决不能一味追求提高第三产业比例。前些年,有些老工业城市工业企业大批倒闭,工人被迫流落街头从事擦皮鞋、小饮食摊等生意,即使身怀宝贵人力资本的技术工人也不例外。这种状况固然提高了第三产业在该地经济统计中的比例,却绝不应该是正常人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面临岔道口,进一步提高了强化工业发展的必要性。中国确实已被很多人称作“世界工厂”,但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过是个“世界组装车间”,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增值率都很低,以至于中国出口商品在西方市场最终销售价格动辄是中国厂商连工带料出口交货价格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在这样的分工格局下,绝大多数中国国民能够指望的也只能是技术含量低下、待遇微薄的就业岗位。我见过有的工厂,一年进出口额数十亿美元,最终产品也堪称高科技,但在中国完成的工序却极为简单,以至于招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高中毕业生训练一周就可以成为完全的熟练操作工。
  这样的发展阶段难以避免,但我们不能永远安于这种局面。我们要为国民创造就业机会,但我们所要创造的不是血汗工厂、黑煤窑、黑砖窑里面的就业机会,而是其收入足以满足劳动者个人和家庭有尊严地生活、发展的就业机会。即使我们的一部分劳动者已经沦入这种境地,我们也要努力创造条件避免他们的弟妹、子女继续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中挣扎。
  不仅如此,即使我们想苟安于当前“世界组装车间”的格局,我们也不可能得到安宁,不可能持续下去。流动性过剩问题为何如此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剩余资本没有合适的自主先进制造业领域可以投放,只能涌入资本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何一年比一年严峻?高校扩招过度固然难辞其咎,但“世界组装车间”不可能给高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合适就业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这么多光怪陆离的现象:“两千大学毕业生竞聘搓澡工”;“重庆某酒楼服务员半数大学生,月薪700元”;“大学生为求职想给女老板当男公关”;……。接受了高等教育却没有就业机会的群体一旦增长到一定规模,国家政治稳定也就很成问题了。
  在成本普遍上升的环境里,我们的“世界组装车间”已经不可能如同以前那样开下去了。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答案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而要走向上提升的道路,我们就必须依靠发展自主先进的制造业。在中国的环境里,要想发展自主先进的制造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影响力强大的领导部门是注定不可能的。我们尽可以把“转换政府职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尽可以去天马行空地描绘“转换政府职能”后的“美好”景象,并企望这个画饼能把老百姓打发过去,但一个稳定、有行动能力的中国政府只能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政府,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对整个工业开展强有力的规划,为中国自主先进制造业发展争取资源。
  
  政绩众人盼
  
  中央政府几乎没有工业部门的状况是很不正常的,在当前中国利益集团博弈的格局下,这种局面常常导致我们内资先进制造业被“招商引资”之类其它目标所牺牲。我们可以认为目前的利益集团博弈局面是不好的,可以力图去矫正这种局面,但矫正这种局面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我们不能在力图矫正这种局面的漫长时期中牺牲我们自主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希望。
  统一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之后,其影响将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可以预期的是,整合国防科工委和民用工业部门而形成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努力促进研究开发资源在军工部门和民用部门之间更合理地配置,将促进军工科技和民用科技之间的相互转化。
  其次,尽管中央已经提出了发展自主创新先进制造业的方针,但在目前的体制和环境下,诸如“外资企业研发也算自主创新”之类的政策正在使发展自主创新先进制造业的方针沦为笑话。而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之后,为了本部门的影响力,这个部门将很有可能拿出比现在大得多的力度去落实发展自主创新先进制造业的方针。
  第三,外资在中国若想如同前几年那样轻而易举收购内资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企业,其难度将因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设立而显著加大。对于已有的外经贸部门而言,其政绩之一体现为“引进”外资的数量,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招商引资,甚至对外资半卖半送的内在冲动因而也就非常强烈,但对于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而言,其政绩主要体现为内资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内资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狙击外资收购的倾向相应要强得多。
  不仅如此,鉴于次级按揭危机正在西方国家扩散,一些在华外资企业的母公司也受到了强烈波及,目前正是有选择地回购在华外资企业的好时机。期望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能在这个方面做出成绩。
  (作者供职于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1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