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部张扬着生命力的教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卫平教授所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教程》,作为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于近年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以往已有不少学者从该教材的经典性、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方面阐述了它的独到之处。本文将焦点集中在该教材体现的“生命力”上,以期从这一个小窗口,看到另外一片风景。
  一、富有生命力的教材论述语言
  教材的叙述语言往往是十分讲究的,如果过于严肃,则不免让读者觉得艰深,如果过于松驰,又不免显得随意。方卫平教授撰著的《儿童文学教程》(以下简称方著)的论述语言在严肃与轻松之间收放自如,表现出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论述风格。
  其一,教材论述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诸多语句齐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方著中有大量的对偶语句,例如作者在介绍问答歌时说:“它的提问是朴素的,它的回答是亲切的”。如此一来,在舌尖弹动之间,读者对问答歌的特点了解得更为清晰,也更有利于记忆。语言形式上的生命力为语言内部的生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二,教材论述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与读者的亲切互动。当一本教材的知识性过强时,读者会产生一种压迫感。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获取往往是被动而又乏味的。但是,方著在论述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份亲切之感,同时不乏学理的严谨与绵密。
  一方面,他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融入教材中,在论述中常常结合实际发问。这令读者感到置身于课堂的亲切,而又有深入的思考体验。比如在分析张玉清的儿童小说《地下室里的猫》时,作者认为小姑娘从一开始的为猫忧虑到后来的冷漠是让人心寒的。于是他发问:“谁该为这样的情感退化负责呢?”在阅读完小说后看到这样一句直击心灵的拷问,我们不觉开始凝视我们所在的社会,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人性的淡漠,竟让这种生命温情的消退蔓延到了儿童身上,这无疑是时代的悲哀。这篇小说最具震撼力的地方和最令读者沉默和沉思的地方,被方卫平教授的一个问题指出,可以说是“点睛之笔”了。
  另一方面,他试图将自己的体验与读者的体验达成共鸣,通过“我们”这个称呼,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有一位良师在耳边细语、教诲,颇有“随风潜入夜,潤物细无声”之感。例如在谈及儿童小说时,作者写道:“如果仔细观察和回味,我们会发现,童年的成长往往伴随着这样的顿悟瞬间,而这些瞬间也是我们回想童年时最难忘却的记忆”,寥寥几句,就让读者的思绪回到从前,慢慢思考自己的童年是何种模样,继而又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产生共鸣,亲切之至。
  其三,教材论述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知识的组合是死板又机械的,读者往往不容易接受,而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达到聚合的状态是更为高明的。方卫平教授知识渊博,涉猎学科广泛,古今中外的诸多领域均有涉足。但是,他并没有用艰涩的语言把各个抽象的概念一齐抛给读者,而是将各类知识通过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工后呈现给读者。例如,在谈及韵律感时,方卫平按照科学的分析将它与所有的生命现象类比,就像“四季轮转、昼夜更替、草木枯荣、候鸟迁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似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某种节奏规律,我们人类正是置身于这样一个巨大而无形的节律场之中”。方卫平将生命与概念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样优美、神秘又易懂的解释中,我们仿佛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心跳的韵律。也因此,“韵律感”这一个冰冷的理性概念,在他的解释下变成了一种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令人震撼不已。
  可以说,方著《儿童文学教程》既做到了“把自己的论断建立在比较可靠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上”(见陈虹发表在《出版发行研究》2004(09)上的文章《评介儿童文学教材》),又做到了有趣易懂,富有活力。
  二、富有生命力的儿童文学观
  宗白华先生曾指出:“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艺术家用以来表现生命,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见宗白华的讲演《艺术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学作为艺术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毋庸置疑,儿童文学也是有生命力的。方卫平教授在教材中反复强调儿童文学中的“生命”、“生命力”,这与他的儿童文学观密切相关。
  在儿童文学发生发展论方面,方卫平认为童年是儿童文学的出发点。他指出,“童年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现象、生命意义和重要的社会意义,正是它促成了儿童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为儿童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使得人们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或回顾或享受童年,在与童年的交流中品味生命,享受生命。”(见王亚玲发表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10)上的《守望儿童文学的艺术疆土——论方卫平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这实则也是对童年时期张扬的生命力的肯定。方卫平在谈论儿童文学的艺术特征时也常常能与生命力相联系。在提及幽默时,他说:“幽默的精神中包含了某种与生命自由有关的价值,它以外在的笑声和内在的自信反抗生活的压迫,张扬生命本我的精神”。除了幽默,在探讨荒诞精神这种艺术方式时,方卫平同样也将它与“生命”联系起来。他认为:儿童文学的荒诞是对生命力的张扬而不是对生命的压迫。因此,在荒诞中,人们往往能感受到一种如同游戏般的满足和快乐。
  在儿童文学创作论方面,方卫平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生命力的价值和美学’,表现出‘对于童年和个体生命的尊重’、‘关切人间和万物的情怀’、‘展现属于童年的美学和艺术智慧’等精神和审美内涵”(见钱淑英发表在《中华读书报》2013(11)上的文章《最佳中国儿童文学读本》)。也就是说,“生命”、“生命力”是方卫平判断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而这一观点,也反映在他对于教材论述作品的选择上。例如在向读者介绍富于节奏的叙事韵律时,他提到了意大利作家大卫德·卡利编文、法国插画家塞吉·布罗什插图的图画书《我等待》。全诗都以“我等待”为线索,贯穿了一个人的终身,在那些简单的瞬间构成的生命等待中,我们已然感受到了生命的厚度,而方卫平的评述常常是点睛之笔,他说:“跟随着图画书令我们沉醉其中的故事的韵律,也正是我们自己生命韵律的一种体现。”于是,那些生命中交织的欢乐与伤感涌上心头,那是生命的洪流在激荡着我们。这种激荡,让我们更深地体悟到他所言的“节律场”,也体悟到了独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节律。   三、富有生命力的教材的价值
  方卫平在《儿童文学教程》之前也曾与友人合作,主编出版了两部儿童文学教材。与以前的教材不同的是,该书由方卫平独立撰写,“体现了本人的学术趣味、课堂经验、知识积累和写作习惯。”(见陈香.方卫平发表在《中华读书报》2015(4)上的文章重写《儿童文学教程》)因此,挖掘这本富有生命力的教材的价值显得十分关键。
  首先,教材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对待儿童的态度,即将儿童看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最为经典的例子是他在谈及幽默时说到的:“只有当人们不但意识到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和价值,而且认识到儿童生活世界独特的美感,一种真正以童年为核心的幽默美学才有可能发展起来。这一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幽默不再被视为一种消极的力量,而是充满了对童年生活和生命的积极认同和肯定”。在这里,童年的生活与儿童的生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这里,一个儿童文学研究者对儿童生命力的关怀熠熠生辉。
  其次,教材反映方卫平非常注重从儿童接受角度来关注儿童文学本身的观念。在这部40余万字的教材中,他始终从儿童出发探讨,最后又回到儿童中去。他关注儿童的心理,关心儿童的成长。例如,他指出“荒诞文学作为一种面向儿童的文学‘胡说’,迎合并满足了儿童的游戏心理,也使儿童在越出常规理性的想象中,体验到了一种审美解放和宣泄的快乐”。可见,他对儿童生命力释放的肯定,也是对儿童文学使自己成为童年生命力的另一种保存和展示的渠道的肯定。
  再次,方著也傳递出作者的一种生命态度。在上文中已经提到,方卫平教授在解读过程中反复提及“生命”、“生命力”这类词。例如,他在提到童年生命在要落泪之际还保持一种欢乐向上的精神时指出:“这种欢乐不是肤浅的玩闹,而是生命力的提升,它代表了一种深刻的生命态度。”在要落泪的时刻还保持一种欢乐向上的精神,这是儿童的生命态度,又何尝不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成人的生命态度呢?纵使在再光明的地方也终将有黑暗的角落,儿童的坚韧的精神和高层次的欢乐,给了我们成人以指引——我们要用欢乐向上的精神给自己以救赎。
  最后,作者也不忘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例如,方卫平教授指出:“童年的想象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而儿童文学的一大艺术职责,即是关注和守护这种童年的精神,书写童年生命如游戏般自由的审美存在状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仅关注儿童文学背后的生命力,还有强烈的守护这种生命力与童年精神的责任感。这是每一个读者应该意识到的,更是每一个创作者所应该践行的。
  方卫平教授多年深入探索儿童文学的生命意蕴,孜孜不倦。总的来说,方卫平所著《儿童文学教程》是一本语言精准流畅,内涵丰饶厚重的精品教材。它融汇了哲学、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其中渗透的一位学者多年的儿童文学学术洞见和教学智慧,让该书读起来引人入胜,是一部理想的儿童文学入门教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2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