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纪 岩 樊懿芳

  摘要:本文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其审计质量之间是否具有显著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质量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规模大的事务所并不一定代表高质量的审计。目前影响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主要因素体现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规模 审计质量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就开始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已取得广泛的研究成果。DeAngelo(DeAngelo1981)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事务所期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认为大规模事务所能够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因为规模较大的事务所非常注重声誉,不会因为个别客户而降低自己的审计质量。同时,规模大的事务所也有较雄厚的资金作为赔偿保证而颇受客户的青睐。客户通过可以观测的审计质量特征,比如大量的专业培训投入,严格的内部复核制度,由享有声誉的机构论证等来评价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因此DeAngelo开创性地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WattsandZimmerman(1986)也证明了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较理想替代指标,认为审计服务就是一种信用保证服务,只有规模最具备传递审计服务信誉和质量的信号效应,即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信誉和审计质量要好于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Moore和lScott(1989)针对事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建立了相关模型,得出事务所规模越大,越有可能执行更详细的审计工作,因此审计质量也越高的结论。Dye(1993)也从法律诉讼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在涉及法律诉讼时,拥有更多财富的大事务所有着更深的“口袋”,更有动机为避免遭受财产损失而发表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因此也认为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ubramanyam(1996)通过对原“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和非“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比较,检验了审计质量和可控应计利润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证明原“六大”比非“六大”具有更高的可控应计利润审计质量,因此也支持规模大的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结论。另外,也有学者针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与上述不同的结论。Pehtni和Beaslev(1996)考察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差错与事务所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并未发现经大事务所审计的客户的会计估计差错显著地低于小事务所客户的会计估计差错,即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得到了绝大多数研究结果的支持,并在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广泛的、深刻的影响。
  (二)国内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也出现很多学者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二者的关系得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1)支持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支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正相关的研究主要有:李树华(2000)对我国1993年至1996年证券审计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无论是在独立审计准则颁布实施以前还是颁布实施以后,大事务所都比小事务所具有更高的审计独立性,表明大事务所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王跃堂(2001)考察了大、小事务所发布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发现单纯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来看,大所比小所高;而在尽量剔除其它可能影响会计师质量的因素后,大所仍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具有发布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说明了相对于小型事务所,大所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章永奎、刘峰(2002)以1998年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修正的Jone模型来估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研究发现审计师有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而且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有差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识别盈余管理并出具较严厉审计意见的能力显著强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漆江娜、陈慧霖、张阳(2004)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四大”审计的公司每单位资产可控应计利润额略低于本土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四大”在中国审计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审计质量。蔡春等(2005)发现“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较低,进而说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量较高。(2)其他不同的结论。有些学者通过对我国审计市场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王澍、李常青(2003)选取沪、深制造业1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收集其2001年审计公费和相关财务数据,利用Simunic审计公费研究框架,对比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本土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公费水平与审计质量差异,发现相对本土小所,本土大所未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原红旗、李海建(2003)以2001年的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Logisfic回归模型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在控制样本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后,以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例表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得出审计意见与上述因素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刘峰等(2005)发现四大的客户并没有报告更少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将此解释为四大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近乎于零,因此没有动力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蔡春等(2005)从十大与“非十大”的角度说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量较高,发现“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较低。陈信元等(2006)从操控性应计利润出发,并未发现“四大”或“前十大”的审计质量较高。基于国内学者对于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来进一步验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同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本文以2006年12月31日的沪市A股610家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样本筛选:第一,在进行操控性应计利润计算时,按照证监会所划分的行业分行业进行系数回归计算,为了确保回归结果准确性,故剔除样本数据较少的行业的上市公司共19家,其中,传播与文化产业3家,采掘业9家,金融保险业1家,无法确定行业分类的公司6家。第二,剔除了未披露2006年业务收入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25家。最终得到56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WIND资讯数据库,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业务收入排名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数据处理采用了EXCEL、ACCESS和SPSS 11.5软件。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为了检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使用以下Logistic回归模型:OP=β0+β1SIZE+β2TA+β3ROE+β4LEV+β5ROWTH+β6CFO+β4DA+ε。模型中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1)审计质量的计量。本文选用审计意见类型代替审计质量。已有研究中,许多学者直接用审计意见类型代表审计质量。如李树华(2001),夏立军等(2002),原红旗等(2003)对审计质量研究时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也就是说,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占其全部审计意见的比例越大,就会被认为越独立、客观公正,审计质量就越高。模型中,OP为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O表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1表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2)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定义。本文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年业务收入的自然对数作为事务所规模的替代变量。在众多衡量事务所规模的指标中,年业务收入即体现出事务所的行业竞争能力,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事务所在行业中的排名,因此是事务所规模较理想的替代变量。
  (3)控制变量的选取。控制变量主要是可能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客户公司财务指标。本文选取了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现金流量和盈余管理程度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第一,公司资产规模。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公司规模越大,公司内部控制比较健全有效,经营管理活动水平越高,公司经营也越稳定,因此可以认为资产规模是企业风险的一种表述。而经营越稳定,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预期公司规模与审计意见呈负相关关系。在回归模型中,公司资产规模用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第二,公司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差的公司通常资产质量存在问题,面临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甚至持续经营能力也会受到怀疑。因此,盈利能力差的公司被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很大。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可以推断,净资产收益率将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三,公司偿债能力。本文选用了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管理当局将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经营状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越有动机违背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师事务所为降低审计风险,会评估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当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显性化时,审计师比较容易对客户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预测资产负债率与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第四,公司成长性。公司成长性(GROWTH)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相应数据的比值。可以认为,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的公司,其业务发展前景较好,发展潜力也较大。这样公司的管理层出于稳定发展的考虑,越不可能进行利润操纵,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越大,即公司成长性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五,公司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指上市公司当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年初总资产的比值,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公司当期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的能力。指标越大,说明公司创造现金流入的能力越强,因此,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好,财务压力较小,进行会计造假的可能性越小,也越有可能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可以预测现金流量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六,盈余管理程度。如果审计师注意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更倾向于对盈余管理程度严重的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可以预期盈余管理的指标与审计意见存在正相关关系。目前,学术界主要采用非预期应计利润模型估计司盈余管理程度。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调整的Jones模型来估计得到操控性应计利润,即为非预期应计利润。本文也采用调整的Jones模型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全部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均值和中位数较接近,且各变量的标准差较小,可以推测样本数据分布较均匀稳定。
  (二)相关性分析对样本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见(表3)。通过分析可以发现,SIZE与TA(相关系数为0.311)和CFO与DA(相关系数为-0.366)的相关系数较高,但都没有超过0.4,可以认为相关性并不高。其它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处于-0.2与0.2之间。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影响模型回归的高度相关性,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三)全部样本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SIZE)与审计意见(OP)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255,符号与预期一致,但并不显著。这说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并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回归结果不支持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的假设。而控制变量中,上市公司资产规模(TA)、资产负债率(LEV)和公司成长性(GROWrH)三个变量和审计意见(OP)在1%水平显著相关,调整过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与审计意见(OP)在5%水平显著相关,估计参数分别为-0.518、2.083、-2.330和-41655,符号与预期是一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审计意见(OP)的关系不显著,但参数估计的符号与预期一致。而盈余管理(DA)与审计意见(OP)估计参数符号与预期符号相反。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会主要考虑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和公司成长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公司财务指标。此外,净资产收益率也影响审计意见类型。
  (四)分组LgLogisae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证实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关注更多的是被审计公司的财务指标这一结论,将全部样本分成两组,即由“二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业务收入排名前20名的事务所)审计的样本公司为一组(以下简称“二十大”样本组),由“非二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样本公司为另外一组(以下简称“非二十大”样本组)。这样完全去掉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利用下述模型分组进行回归来验证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各因素:OP=β0+β1TA+β2ROE+β3LEV+β4GROWTH+β5cFO+β6DA+ε。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回归结果显示,“二十大”样本组中,上市公司资产规模(TA)、资产负债率(LEV)和审计意见(OP)在l%水平显著相关。公司成长性(GROWTH)与审计意见(0P)在10%水平显著相关,且估计参数分别符号与预期是一致的。“非二十大”样本组中,公司成长性(GROWTH)与审计意见(OP)在l%水平显著相关,资产负债率(LEV)和调整过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与审计意见(OP)在5%水平显著相关。两组样本中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审计意见(OP)的关系均不显著,但参数估计的符号与预期一致。而在“二十大”样本组中,盈余管理(DA)与审计意见(OP)估计参数符号与预期符号一致,但并不显著,而在“非二十大”样本组中,盈余管理(DA)与审计意见(0P)估计参数符号与预期符号不一致,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更关注被审计单位盈余管理的程度。分组回归结果与使用全样本回归结果整体上是一致的,也进一步验证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显著。
  
  四、结论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事务所的规模大小对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影响,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意见的主要是被审计公司的财务状况,研究结论与王澍等(2003)、原红旗等(2003)的研究相一致。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审计市场与国外审计市场具有较大差异,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不一定较高,盲目迷信大所、忽视中小事务所发展只会导致整个审计行业的执业质量越来越差,审计客户利益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积极做大做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时,不能一味追求规模的单纯扩大,还要注意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事务所之间合并整合等问题。此外。从审计需求方的角度来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以及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编辑 虹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1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