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能力本位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公认的。系统考察美国教育的实践,从教育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建构到教育内容的实施均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出明显的能力本位特征。
  [关键词]美国;教育;能力本位
  [作者简介]于玲君,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美国一直是个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国家。其教育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能力本位的独特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能力本位教育的现状、归纳出其显著特征,并提出了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美国能力本位教育的现状
  
  1.能力本位的教育目标。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其教育的根本着眼点。美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从课程的设置、教育内容的选择到课程的实施都是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目标的。教育目标中明确规定了对学生培养的能力标准,即潜能的开发、体能的锻炼、技能的发展和智能的培养。
  2.能力本位教育的内容体系。(1)能力教育的典型形态和内容。首先,活动课程。美国教育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开设了大量的实验课、设计课等活动课程,通过实验和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次,选修课程。美国教育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开设“多轨制”课程。一门学科中有多种科目可供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修不同科目。再次,课外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开拓学生的技艺和创造力,加深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给他们承担责任的机会,包括社区活动、校内外活动等。(2)能力教育的非典型形态和内容。首先,知识的能力化内容。美国学校无统一教材,由学校和各任课教师选定。教材实用性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教材内容丰富、覆盖面大,与美国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从而沟通知识与能力的联系,使知识更易于向能力转化;教材编写以思维过程为主,以社会问题为中心,重视问题的提出、材料的收集、假设的验证、现象的解释等过程,跳跃性较大并注重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隐性课程的能力作用。隐性课程有利于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广泛性。美国学校不仅重视物质环境,如校园校舍的优美建设等,更重视文化因素方面,如师生间的民主与和谐等。这些因素都在有意无意地以它特有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身心发展,使学生摆脱课堂教学的局限,从学校的生活气氛、人际关系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中感受整体生活经验。
  3.能力本位教育的实施。(1)注重教师的能力要求。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教师的能力高低,美国学校教师不仅要取得相应的学位,而且要达到一定的能力标准。大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具有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身体发展的教育能力;二是具有运用信息的能力;三是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像医生那样进行“分析”“诊断”“假设”和“开处方”,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四是具有研究教育问题的教学与教育实验的能力。此外,注重对教师的评估与培训,要求教师既能教书又会研究;既会传递理论又能接触实践,并能够把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于实践,同时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开拓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2)注重配备学生能力培养的条件。美国为了切实把学生能力培养落到实处,非常注重能力培养的设施建设,如充足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校园文化设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开放的校园环境等都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前提与保障。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为学生的创造能力、信息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程序教学机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通过网络,不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教学交流或跨地区、跨学校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不仅听到或看到各种信息,而且可以进入到学习内容中去。教学中的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3)注重能力教育的实施方式。首先,精简知识,充分揭示知识的实践能力价值。虽然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但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时,不是把书本知识一字不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注重知识的精简与能力的发展。其次,给学生充分地实际操作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轮流向教师提问,教师则根据他们的问题,提出建议,帮助他们到有关资料中去寻找答案,并提出“开放型答案”的概念;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不是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经验”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在校内或当地社区参加生产或服务工作,来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实际工作经验不仅要算为学分,而且是毕业的必须要求。再次,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师用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卓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复合引导”法被广泛使用,注重启发、引导而不是灌输和填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投入,而且有信心学更深入的东西,同时几个人合作解决一个问题,有利于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养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融入社会。
  
  二、美国能力本位教育的特征
  
  1.全方位性:美国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都体现了能力本位的倾向,从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设置到课程的实施都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最大潜能为基调的。
  2.渗透性:这体现在美国教育的课程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不仅重视正规课程、显性课程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更重视课外活动、隐性课程等非正规课程形式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
  3.有机整体性:美国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对未来的社会生活有所准备,使学生将来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负担起民主社会中公民的责任。所以这种能力不是片面、机械、物化的能力,而是符合完整人格要求的全面能力:既培养学生未来适应和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能力,又培养提高生活质量的欣赏审美能力、艺术能力;既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所需要的更新能力、整合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又培养完整人格所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等。
  4.现实性:这体现在美国教育的课程设置、实施与美国现实社会生产、生活有机结合,紧密相联。美国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本地、本区、本国及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到社会现实中去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时,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他们所需要的实际应用人才。
  5。个体性:这体现在美国学校教育不是让学生按同一模式发展,而是落实在每 一个学生身上,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此,注重因材施教,对于学有专长的学生,加宽加深的课程让其充分发展;对“处境不利者”举办补习性教育和提供辅导服务。有些学校同班的学生对某些课程如数学可选A、B、C三种不同深度的教材,利于不同学生个人能力的自由发展。
  
  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转变观念,树立真正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是与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相适应并作为其文化价值基础的核心理念。这种能力是积极自主、动态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能力,它注重的是个体潜能的开发、体能的健全、智能的发展与技能的完善,倡导的是人的主体性、个性的自由与独立及个人价值的实现。然而我国教育与美国教育不同的是,质量标准往往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较少重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要求教育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科学精选知识,丰富能力化的教育内容。我国教育以升学为目标,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种凝固的课程设置不能像美国教育那样及时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材料、新成就,而且学科内容缺乏横向、有机联系,使学生形成单向、机械、复现性的思考习惯,不利于发展他们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应在保存学科课程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吸收当代科学知识的新成果,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技能力;不仅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而且学会以一贯十,触类旁通。实现知识与能力的高度融合与升华,实现知识能力化、能力知识化,使学生真正具备科学的知识和真正的能力。
  3.切实采取措施,完善能力课程体系。首先,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能力:设置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课程,如综合性的、技能性的、社会调查等;创造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式,如科技制作活动、社会活动等,把课堂教学、学科活动与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独立创造的机会。实现学科课程活动化,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造能力。其次,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拓展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与个人能力。选修课涉及面广,也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提高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及欣赏文化艺术的修养。
  4.建设一支高能力的教师队伍,保证能力教育的有效实施。学生能力能否得到很好的培养取决于教师能力的高低,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与能力素质,如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教师教学重点应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不是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能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掌握学习方法,并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而因材施教;同时以开放的思想引进、采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选择多向化的信息沟通模式,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创造条件开展各种规模的讨论与实际操作,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5.优化教学设施,为能力教育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应保证与教育任务、施教对象相应的校舍等基础设施,与知识更新、能力培养相配套的仪器设备的到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重点加强校园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室建设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实验室建设应使学生有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不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书资料室则使学生既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外面的未知世界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与信息能力等。
  6.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激增、终生教育的社会里,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越发显得重要。如美国企业如今已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派企业的技术人才到学校给学生讲课,学校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习,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我国学校教育应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取代传统的静止的观点,取消过去的僵化、孤立、封闭的做法,进行开放办学、弹性办学、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这样不但可以请进高能力的教师,又可以让学生到实际生产生活领域学习和训练,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17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