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构建的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落实“人才强国”基本国策的前提是要先实现人才强校,要得到强大师资力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建成专业化程度高、功能齐全的“教师发展中心”,搭建高职教师风格多样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平台。因此,文章拟以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为切入点,进而深入剖析其发展的必要性,并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议,仅此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构建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现状;路径探析
  为积极响应201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产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及相关文件中提出的号召,我国各省市高校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接连建设起自己本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这一举措,不仅致力于为高职院校发展注入更多鲜活源动力,为高职教师提供自由创新、多元发展的平台,更加是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基础扎实,品学兼优的全方位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有生力量。但为防止混淆,还需再提一句,本文中所提及的教师发展中心是指各高职院校为促进本校教师创新进步,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而建设的有针对性发展目标的组织机构,而并不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所主持建立的以整顿管理为主要目标的机构。以下,就让我们具体从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几个探究热点出发,具体探究其发展路径。
  一、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是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各高校所重点关注的建设项目,因此也备受社会瞩目。其建设发展无疑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福祉,首先是国家会输入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储备;其次是各高校会收获更加强厚的师资力量和生源;再有高职学生也可得到相较之前更加专业的学习机会,可谓一举多得。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这样存在时间尚短,经验尚且不足的组织机构,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遭遇种种困境,以下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顺境与逆境:
  (一)国家、各高校大力支持建设,前景一片光明
  师资力量的壮大是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自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以来,国家又在之后相继多次颁发文件强调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壮大的重要性,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放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必定会影响到各高校,于是2011年大批国内高校陆续开始整合相关机构,如北京理工大学建成了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暨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也都先后组织了教师发展中心;随后至2012年,教育部下达了建设“国家及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倡议,于是在这一年,包括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成。同时,伴随着一批又一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欣欣向荣的势头,部分高职院校也纷纷成立起自己本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以求时刻紧跟国家教育的滚滚浪潮。我们相信,在这众多力量的支持之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必定也会如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一般蒸蒸日上、发展壮大。
  (二)新型组织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与困境
  以上已经提及,教师发展中心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时间并不算早,而且首先是在各本科高校中施行,如今在本科高校中尚且不能说是有经验,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也就更显“年轻”。年轻有年轻的好处,蓬勃朝气,欣欣向荣;但年轻也有经验不足,容易走上弯路。那么“年轻”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正面临着一些怎样的困境呢?
  首先,是成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并不像本科高校的教师那么“难”,也即是入行的门槛不高。根据相关规定,博士生在参与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时有权免除教学能力测试及普通话水平测试,这其实就会给其他非博士的考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一种不看能力,“学历至上”的不公平感,表现出这种认定机制对教学能力的相对忽视,使高职教师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产生一种“我一开始就比不上别人”的挫败感,自然也就不会对自己有多高的心理预期,在从事教学时很可能就会因缺乏热情而懈怠。
  其次,教师在进入高校后,缺乏专业的训练和规划指导,就仓促走上讲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当今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学历成一个逐步提升的态势,研究生、博士群体渐渐占据了主流,冲击着之前的教师构成,这就导致“助教”制度渐渐消亡,职业高校新入职的教师往往不经过渡,就要将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负于肩上,因而缺少适应转换期的高职院校教师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预期。
  二、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构建的路径探析
  (一)重视职业素养,重点发扬风格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构建中要重视以教师群体为中心,完善各项职能,实现最优配置:首先,要创新教师培养体制,要着重每位高职教师的入职培训,尽可能多的实施激励政策,做到尊重每位教师在教学上的不同风格,把握优势,重点发扬有益于教学的部分,剔除不适合的方面,使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氛围。其次,学校要制定出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统筹兼顾,分类、分级进行管理,既要有重点培养关注的群体,也要注重雨露均沾,面向全体教师,提升整体实力,定期举办资格考试,使所有教师都有成为重点培养对象的机会。
  (二)整合教学资源,建设共享网络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资源储备可能很少,无法支撑一个像样的研究,可所有教职工将自己的校内外资源进行整理整合,就可以初步形成一个资源网络,再经由专人整理、归类,进而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学校还应该加大对教学所需资源的支持力度,购买必须的资料库,如知网、读秀等,为教師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最优的支持与服务,同时也可使在校的学生受益,为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开启一条明路。此外,还可专门成立一支科研小组,专门就某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实时将研究进度公开,向本校所有教师征集研究建议,众筹众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三)创新培训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两个平台
  当今社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也可以依托网络进行自我升级优化。学校可将校内所有教职工纳入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在入职时,开展现实与网络两种培训,须得合格才予以通过;在教学时,可利用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进行充分互动,添加网课教学,锻炼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在评教,评优时,也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登记审理,所有“清单”公开,使评选更加透明。另外,在平时,也可将一些校园大事件、新动态等公布在统一平台,这样也可避免层层通知所带来的麻烦与不便。
  (四)树立模范典型,激励共同奋进
  由于上述的一些困境,高职教师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对自身是缺乏信心的,因此,激励机制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定期举办一些展评,将学校名师的风采魅力、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以及道德标兵的感人案例做成展板在学校内进行宣传展示,以求形成一种追求进步,追求卓越的奋进氛围。另外,可以开设名师课堂,邀请校内名师定期为校内教师进行宣讲,讲述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还可进行一对一指导,答疑解惑,形成校内的优良传承之风。
  三、结语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管理采取的是宝塔形式严密的科层体制。这一体制尽管保证了行政的高效,但对人来说更多的是“管,这导致了行政权利的极大化,基本忽略了教学领域的专业性。尽管学校大都建有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会,但其中的成员也以中层干部为主,本身为行政体系中的一员,无法形成对行政单极的制约。后示范时代,高职院校发展逐步进入内涵建设。在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的建设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作为学校的重点。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以及发展路径,从机构配置情况、人员组成、培养对象、功能定位到实施建议都有所涉及,内容虽稍显杂乱,但总归只是为了证明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风格分明的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对其提起一百分的重视。幸运的是,目前基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伴着本科高校的有益实践,高职院校也日益将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稳,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仍旧困难重重,荆棘密布,但我们相信,通过国家、教育部和各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这些困难都能被一一克服。
  参考文献
  [1] 刁玲武.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浅谈[J].人力资源管理,2017(6):172-174.
  [2] 刁玲武.新时代广东高职教师发展中心智慧平台建设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5):4-5.
  基金项目: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构建的路径探析”(Djsz201806)成果。
  作者简介:严雯婷(1984.02- ),女,汉族,江苏宜兴人,助理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高校行政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4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