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资助工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精准扶贫”,将“精准扶贫”理念引入高校资助工作,是“精准扶贫”工作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也是解决贫困学生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建立“助困、扶志、強能”的多方位资助体系;构建科学化贫困学生识别模型,实现精准资助;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育人先育心”,强化积极心理教育,推动资助工作有序发展。
  关键词:资助;资助管理;精准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精准扶贫作为战略举措,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先扶智,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保障,有助于教育公平基本政策,是促进国家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践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从育人视角出发,把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问题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理念和资助形式,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
  一、当前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内容之一,应紧跟国家扶贫工作的总体战略部署,以“精准扶贫”思想为基本理论和指导方针,不断改革创新,在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积极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以“精准资助”为核心的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构筑“奖、贷、勤、助、补”等多维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从资助工作机制上保障了“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贯彻了国家教育公平政策。作为国家教育扶贫的主要阵地,以“精准扶贫”思想重新审视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困难群体识别难以做到精准
  高校的资助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往往忽略对学生情况的深入区分,加上各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对于归属地困难学生认定不具体,高校在保障资助到位的前提下,难免对资助对象缺乏精准的识别和界定,造成资助范围求大求全,粗放有余而精细不足,使得一些家庭不困难的学生容易浑水摸鱼,而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说学校资助有如“隔靴搔痒”,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一)帮扶措施难以精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和家庭背景不同,对于资助的需求不同;而同样困难的学生在不同阶段个体需求也存在差异。然而,高校的资助工作缺乏创新思路,缺少个性化和精细化,忽略了困难学生的特殊需求,缺乏动态分析,工作形式不够丰富,工作目标过于功利,易错过最佳时机,影响资助工作效果。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指出,经济困难的标准是依据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与当地人年均收入之间进行比较确定的。但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各地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贫困生的审核标准难以量化,在实际操作中认定多依据乡镇级以上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审查,极易出现伪造贫困证明的现象。高校存在审批自主性过大、弱势监督问题。
  (三)精神贫困有待解决
  高校资助工作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重视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而容忽略了困难学生精神的重塑,以及受助后的心理疏导。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更敏感,缺少归属感,心理落差和压力较大,社交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都很难用单纯的物质资助来解决。部分受助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少自立自强的意识,缺少感恩意识,资助工作本身的人文关怀和育人诉求被弱化,难以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满足,无法实现“精神脱贫”。
  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需要是资助政策的根本,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是资助政策的最终目标。但目前在经济困难学生中,存在“过河拆桥”的现象,即在申请资助时积极表现,一旦获得资助,非但不怀揣感恩之心继续努力,反而回过头来责怪资助金额不够、申请过程烦琐等。而反观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情“走形式、走过场”现象仍然客观存在,难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思想引导。
  (四)合理配置资金及其结构
  资金既是资助政策的核心问题,在现有的资助政策体系中,资助资金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其投入资金占资金总体的90%以上。自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尽管政府连年扩大财政投入,但是相比于整个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该资金投入量仍略显不足。调查结果显示,有19.48%的受助学生认为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额度太低。此外,在“奖”“贷”“助”“补”方面存在依赖助学金的问题。调查表明,超过60%的受资助学生没有采用助学贷款获得资助。目前,资金使用模式存在两大隐患:一是学生更愿意争取国家助学金、校内助学金,导致“争困不争优”;二是助学贷款没有发挥可持续作用,难以缓解政府财政投入的压力。
  二、提升大学生资助政策效果的对策
  (一)建立“助困、扶志、强能”的多方位资助体系
  要构建一个兼顾“助困、扶志、强能”的多方位资助体系,以助困为前提,确保没有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同时尽量减少无偿资助,采用奖学金或勤工助学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努力获得资助;以扶志为手段,通过专项心理辅导、思想教育等,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消除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其树立无论出身如何,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价值观念;以强能为目标,给学生经济资助不如锻炼其能力,高校可以利用校内各类教育资源,采用勤工助学、素质拓展等方式,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二)构建科学化贫困学生识别模型,实现精准资助
  高校要制定在校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其自身家庭经
  济条件的合适指标,构建评估在校大学生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后勤、校医院、超市、食堂等学生消费场所作为指标的统计依据,统计一段时期内大学生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情况,并形成规模较为合理的样本集。利用聚类、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学生在日常消费中的行为表现,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识别模型,并对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情况进行精准识别,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认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要探索实行问责制,对错误认定的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问题,仔细分析原因,发现一例,追责一例,处理一例,确保资助政策在公平的环境下运行。   (三)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有必要在持续增加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引导、促进社会企业和公益性团体增加资金支持,同时建议、鼓励学生尽量选择国家助学贷款,逐步形成以学生自主偿贷资金为主体,以企业和公益性团体资金为补充,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保障的多元化资金来源体系。在政府层面,既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又要利用媒体、网络等宣传渠道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大众关注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吸引社会资本,分担财政压力;在高校层面,要积极探索校企联动助学的新渠道,主动寻求校企合作,吸纳企业资金资助贫困学生,输送优秀人才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在政策体系层面,要调整各类资助政策比例,提升助学贷款的比例和作用,从政策宣传、机制保障上人手,简化申请程序,提升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四)坚持“育人先育心”,强化积极心理教育
  在开展资助工作中,要坚持“育人先育心”,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定期开展心理排查工作,既要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做到动态掌握,又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隐患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干预、帮扶和转介,确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正面精神引导,帮助其建立起积极心理,既要有应对挫折困难的强大心理,又要有感恩之心和知恩图报的品质,鼓励学生逐步完成从自助到助人的转变,帮助学生实现“精神脱贫”,进而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结语
  获得资助有助于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使其将更多的时问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有助于增加学习动力和改善学习状况;获得资助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助于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其更愿意与人交流以及参加各项课外活动;获得资助有助于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专业技术能力、工作基本素质能力、白我管理能力、白学能力以及求职能力,更好地為就业做准备。同时,高校应更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生观和生活观教育,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积极培养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各种锻炼能力的平台,最终要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养成为思想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和创新能力显著的新一代大学生。“助困育人”既是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的方向,也是今后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悦.新形势下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实效性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27-29.
  [2]季枫.高校贫困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74-76.
  [3]刘晓杰.“精准扶贫”思想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5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