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秋冬生猪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秋冬季天气转寒,一些猪疫病发生影响养殖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疫病发生后将造成生猪停止生长或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见,针对秋冬季节的生猪疾病防治迫在眉睫。秋冬季节天气干燥,适宜病菌繁殖,对生猪养殖造成严重威胁。文章针对秋冬生猪常见疾病发病原因分析,对其防治方法仔细详细论述,旨在为优化生猪养殖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秋冬季节;生猪;常见疾病;防治
  生猪疾病发生后,往往伴随有传染性病菌产生,若不加以防治,疫情扩展蔓延,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秋冬季节属生猪疾病高发季节,常见疾病有:猪丹毒、腹泻、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生猪养殖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采取措施综合防治,做好养殖管理,控制疾病发生,以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一、秋冬季节生猪常见疾病分析
  秋冬季节天气骤然变化,生猪疾病种类繁多,预防控制困难,且单一疾病往往诱发其他疾病,疾病发生后病菌还可能产生抗药性,影响养殖管理。例如,猪疫病属病毒性疾病,发病后伴随有乙脑、胃肠炎等,疾病可传染,发病后周围生猪均受影响。此外,环境复杂性加之生猪生物特性,导致疾病发生后多为非典型疾病。秋冬季节病菌繁殖环境良好,不同病菌加大生猪发病率,给疾病防治工作造成较大压力。部分细菌性疾病因生猪长期服用抗菌药,导致病猪有较强抗药性,不利于疾病优化防治。
  二、秋冬季生猪疫病发生原因分析
  1.免疫接种力度不足
  (1)免疫接种属生猪疾病防治有力措施,采用科学的疫苗接种,可降低病菌危害。但是,实际养殖中,一些养殖方出于正规疫苗高额成本考虑,多采用廉价疫苗,或只注射几种简单疫苗,不重视免疫接种工作,造成秋冬季大量生猪疾病发生。
  (2)生猪养殖普遍规模偏大,数量多,免疫工作受运输、储存、接种数量等因素影响,可能造成疫苗失效,导致接种未起到应有效果,间接影响秋冬季生猪疾病发生。
  (3)免疫接种对工作人员专业性有严格要求,其实际操作水平的差异,势必影响接种效果。例如,免疫接种中,一些工作人员忽视抗生素、坑病毒药物使用要点,接种中不按照要求操作,一味以自身经验行事导致接种失败,对后期养殖疾病出现造成严重隐患。
  2.传染性病原体传播。一些传染性病原体在秋冬季节肆虐,在人体、动物、空气中残存,被移动对象携带传播,传染范围扩大。传染性病原体多位于生猪粪便、食物或动物尸体中,秋冬季节转寒,传播中形成新病菌。生猪受多种病菌感染影响,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极易发生集体感染,发病后传染速度加快,危害巨大。
  3.养殖管理缺乏科学性。秋冬季生猪疾病爆发范围广,受养殖管理影响较大。
  (1)饲养上,养殖无科学管理制度引导,饲养具有随意性,饲养饲料忽多忽少,生猪易产生肠胃病,誘导严重疾病产生。
  (2)养殖场地上,对温度控制不合理,秋冬季节未及时进行防寒处理,一些防寒处理不科学,造成养殖场地温度不均,温度控制不好,导致生猪抵抗力下降,进而流行感染病容易发生。
  (3)饲料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生猪正常生长受限,造成疾病高发。
  (4)养殖管理上,养殖人员忽视疾病预防工作,未及时做好检疫、消毒工作,导致养殖产地存在大量细菌,增加生猪感染疾病发生风险。
  三、秋冬生猪常见疾病防治分析
  1.加强免疫工作力度。要加强秋冬季生猪疾病防治,需提前分析疾病产生原因,有预见性的开展管理,预防疾病发生,以科学防治手段,强化免疫工作力度。
  (1)养殖方需针对生猪养殖场特点,建立科学的养殖场免疫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生猪养殖情况,全程监督生猪动态变化。例如,在养殖场放置温度计,监测内部温度,温度较低及时保暖,喂食阶段观察生猪活跃度,发现生猪出现传染病症状后及时隔离,注射药物治疗。对原养殖场消毒处理,控制疾病扩大传染。
  (2)生猪免疫接种时,操作人员按照要求操作,规范接种步骤。对养殖方而言,应认识到免疫接种对控制秋冬生猪疾病产生的重要作用,选择安全有保障的疫苗接种,确保疫苗接种齐全、可靠。
  2.以药物实现秋冬季生猪疾病防治。预防秋冬疾病爆发中,对某些无法提前免疫接种的疾病预防,可使用对症药物预防疾病。养殖人员对疾病有充分了解,对其发病期、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充分理解后, 针对疾病的细菌种类、传播特点、诱发原因,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掺入生猪饲料、饮水或注入体内,预防秋冬季生猪严重疾病发生,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防治。
  3.落实科学养殖管理。科学的养殖管理可有效避免秋冬季生猪疾病发生。
  (1)进入秋季之前,做好防寒准备,注重窗口防风、防寒,养殖场上方设置通风口,保证养殖场内部空气流通。
  (2)生猪饲养上,秋冬季节注重增加饲料营养,定时定量饲养,发现生猪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后,需减少一次饲料喂养量,落实“少食多餐”理念,观察生猪状态,避免食欲不振时饲料遗留饲养槽,积聚导致病菌滋生。发现生猪未及时食用饲料后,应将槽中饲料及时清理,保证饲养环境整洁。此外,可合理调配营养饲料和谷物比例,可加入保健药物,增强生猪免疫力。发现生猪食欲不振或精神萎靡,可适当喂食草类植物,提高食欲。
  (3)定期清理生猪饮水管道,防治水体中杂物诱发疾病。采用固定水桶供应生猪饮水的,需定期清洁、消毒饮水水桶,采用直接管道供应饮水的,需在合适时间停止供水,在管道中加入消毒剂,全面清理管道(此时养殖中采用临时饮水供应),清理完毕,确保饮水管道无病菌滋生隐患后正常投入使用。
  (4)日常管理中,养殖人员注重采取科学消毒措施,对养殖场定期消毒,1天清理1-2次生猪排泄物,清扫养殖场内部,为生猪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5)秋冬疾病检疫上,请专家对生猪疾病定期检疫,及时发现生猪养殖中的潜伏性病菌,对病菌预见性处理,避免疾病发生,造成大量病猪出现。应对整个生猪养殖过程科学管理,确保生猪健康生长,产生更大经济效益。
  (6)卫生方面,应保证生猪养殖环境稳定,秋冬季节控制养殖场内部温度稳定,减少疾病发生。一般温度保持在10-13℃,在养殖场内部设置地暖或保温灯,做好温度保障,在保证恒温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空气流通,及时交换污浊空气,破坏病菌生长存活空间。养殖场内部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加速病菌繁衍。
  严格控制饲料温度,避免温度过低,影响生猪消化。要求饲料温度需控制在环境温度以上, 保证饲料干净、卫生,秋冬季节可增加喂食草类食物,提高生猪免疫能力。受环境、气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秋冬季属于生猪疾病高发期,影响生猪产量,因此,需从疾病产生原因出发,开展多样化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科学生猪养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疾病给生猪养殖造成严重影响,在秋冬季传染性疾病高发,因此,需对秋冬季生猪疫病发生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合理的疾病防治措施,通过加强免疫工作力度、以药物实现秋冬季生猪疾病防治、落实科学养殖管理等方式,控制疾病产生及蔓延,及时做好消毒工作,确保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红彪. 秋冬生猪常见疾病防治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2):189-189.
  [2]黄正斌. 浅谈秋冬生猪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 33(5):142-142.
  [3]黄生立. 浅析生猪常见疾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J]. 农家参谋, 2017(10):182-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3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