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制造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及企业的管理水平、价值创造能力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当前,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引发的生产方式及消费模式深度变革的机遇,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压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制造业企业、建设一个优秀制造业企业不断涌现的机制和商业环境是新时期所提出来的重要改革命题。
  关键词:新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1-0023-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规模和完整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大批熟悉市场规则及现代制造理念的本土企业不断崛起。但是,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逐渐成熟并在生产及消费领域的大幅度应用造成了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的现实,特别是技术突破所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产业集中度的变化,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所挑起的中美贸易争端打破了既有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和一系列贸易共识,客观上对中国一些外向型的制造业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因此,抓住全球制造业变革的机遇,进一步夯实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根基并实现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超越是应对目前技术及贸易双重挑战的重要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
  一、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一般逻辑
  1.提升制造业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逻辑
  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中,没有足够规模就难以弥补和摊销研发成本、磨具成本、广告成本等等,但是企业在研发、生产、工艺及管理中任何一个微小问题都将被层层放大,从而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球竞争力的过程也是企业综合业务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系统能力和综合素质。比如,从企业的管理者角度来说,企业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之间需要不断调适,通过不断调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中的消耗。从博世、沃尔沃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采购实践来看,跨国公司对供应商往往从质量、价格、交付能力等三个指标上进行考核:质量总是第一位的、是达成交易的前提,价格意味着性价比,物流是降低成本和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能力;除此之外,一些跨国公司还会参考供应商的技术研发、管理水平、社会责任等指标。从理论上来看,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从客户、供应商、实际及潜在的竞争者、替代产品的威胁等五个方面分析企业竞争优势,该模型能够准确刻画企业的兴衰而广受欢迎。
  2.提升制造业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一般条件
  从个体来看,落后的企业超越领先的企业是如此之难,产业链中若干个核心企业同步超越实现产业崛起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从制造业发展的丰富实践来看,也不乏后來居上的超越者。从超越的时机和条件来看,一是基于技术路线突变所实现的追赶和超越。在市场经济中,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手段和获取利润的“利器”,不同企业基于竞争的压力和对利润的追求形成了巨大的技术进步的体系,技术之间的比较、超越、更迭成为市场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竞争的内容上来看,新的技术不断产生新的商品,不断开拓出新的竞争领域和利润来源;从竞争的过程来看,由于在学习中加深了对某项技术的理解,该项技术产生了更广泛的适用性而产生了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从竞争的结果来看,一定是新的技术代替旧的技术形成技术进步的“S型”曲线。尽管拥有新技术的企业不一定能够胜出,但是没有技术的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概率更小。从本轮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工业4.0的发展来看,“智能化+”更多地体现了信息技术向传统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其也必将带来传统制造业的深度变革。二是基于更高效率的组织方式和组织结构所实现的追赶和超越。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都能够产生相匹配的组织经济活动的原则及方法,资金的筹集、利润的分配、生产过程中指挥权力的归属等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商业模式中得以体现,甚至国家要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某种高效率的组织原则得以贯彻和执行。从企业的微观角度来看,企业需要形成一定的商业模式组织资源,以尽可能地形成更合理的分工结构、尽可能地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竞争力。三是基于劳动者素质跃升所实现的追赶和超越。微观上企业的追赶和超越与宏观上制造强国的实现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制造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每个劳动者熟悉各自工作岗位所涉及的现代技术、协作方法、操作流程、职业规范,甚至在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方面能够和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匹配。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解释了劳动者要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分工、协作,而且内在要求劳动者消费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内容与技术发展相适应。此外,由于资本增值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商品创新,而这些新的商品的实现也依赖于普通劳动者的消费。马克思将社会再生产的平衡要求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难以平衡的悖论很清晰地描述出来。
  3.实现制造业“弯道超车”的若干案例
  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企业之间反复上演着追赶和超越的精彩故事,也正是这样的力量催生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提升了居民的福利水平、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和巨大的市场规模为任何一个有志于成为全球性企业的跨国公司所重视,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国,拓展业务,中国本土企业也通过参与全球竞争获得发展,当前,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突出的优势是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制造基础。从本文研究的着力点来看,主要介绍的代表性案例如下:
  ——国家力量与市场力量的结合催生了中国高铁产业的快速发展。高铁设备制造是一个投资门槛和技术门槛较高的产业,通过政府力量的介入以及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铁产业链,目前已能够自主制造非常先进的车型“复兴号”,高铁运营里程位居全球之冠;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不但改善了十多亿人口的出行方式,还拉动了一批本土的高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国高铁所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和运行数据,为中国一批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也为商用飞机产业的谋划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及相应的产业基础。   ——流程变革促使福特通过流水线大幅度降低成本。福特在推出广受欢迎的“T型车”之前,汽车是由奔驰等公司所生产的奢侈品。在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改变了生产流程和分工方式,通过建立流水线的方式大规模生产汽车,由分工和规模所带来的效率改善降低了“T型车”的成本,从而将汽车文明带入到普通家庭。至今大规模、流水线的制造原则仍被很多企业所采用,目前我们甚至仍能够从富士康等制造业巨头中看到这些原则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通过持续的改善,丰田公司成为全球汽车制造的领先者。相比于西方动辄百年以上的整车企业而言,1933年成立的丰田公司显得过于年轻,但是目前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的丰田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当之无愧的领先企业。大众和丰田作为世界上整车销量最大的两家企业,2017年两家公司在销量、销售额方面相差无几,但是丰田的利润大约是大众的三倍,员工人数丰田则不到大众的一半。究其原因就在于丰田全面贯彻的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的丰田生产系统(TPS),通过全生产链条的持续改善以减少浪费和提高收益。
  二、互联网及其周边技术对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
  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成熟深刻地改变了生产的流程、分工体系、企业的组织结构、价值增值的环节。可以看到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被广泛地应用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力,那些具有规律的重复性工作纷纷被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消费者不再仅仅作为被动的产品接受者,而是提出自己的产品诉求、介入到研发及生产过程之中,并在在消费过程中和服务供应商一起创造价值,为下一轮生产和消费决策留下大量的数据。可以说,信息技术不断融入生产和消费过程,带动了生产力的跃升、重构了生产流程、引发产业突变和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
  1.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率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者劳动的强度和劳动时间不能够超越生理的极限,必须给劳动者足够的时间以休息、进食及照顾家庭等等,以此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但是,当前由于互联网及其周边技术的成熟,那些原来由于劳动者生理界限对生产的影响将不复存在,无人工厂、黑灯工厂大量涌现。这些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将消除那些由于劳动者个体差异所造成的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不高的难题。可以预见的是,领先型企业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其产能将因智能化生产的应用而被释放出来,从而能够在更大的产品范围内分摊研发、磨具及广告等成本,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这也将为追赶型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对于中国来说,促进本土企业弯道超车、加快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应成为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2.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企业之间的协作模式
  著名企业家乔布斯通过创建苹果商店(苹果APP)的方式使幾十万个中小企业作为独立的决策单位在苹果商店中销售数字产品,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品提高了苹果公司产品的应用体验和销售量,苹果产品在全球的销量增长则有助于这些中小企业获得规模优势。可以说,苹果商店是乔布斯所创造的一种交易成本极其节约的生产结构,是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中非常有效率的生产组织形式。相比于以往工业社会通过建立大型企业组织大规模生产和消费而言,苹果商店模式中生产的组织、人员的流动、收益的分配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各个企业能够对市场机会进行快速响应,并利用社会化分工体系组织生产以满足社会需求,从而极大地释放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苹果公司所创造的商业模式使社会利用小规模生产和小规模创新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社会化大生产和个人的自主劳动实现更加有效的结合,对企业未来商业模式的选择具有巨大的示范意义。类似于苹果商店的模式,各种平台型企业不断崛起,不仅有阿里巴巴等所形成的中小企业商品交易平台,而且也有青岛海尔等制造业企业将公司的组织结构改造为员工的创业平台,并让顾客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价值创造中来,“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等规则成为海尔等大型企业重建组织管理模式的有效方法。
  3.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
  众所周知,制造业的发展必须有大量的服务业企业作为支撑,发达的制造业往往意味着在上游的研发设计、测量勘探、下游的销售维修、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部门具有同等程度的竞争力。从发达国家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已是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从中国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在从业人员数量和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都在快速攀升。从当前来看,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但促进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使大量的在线服务成为可能,生产制造和产品消费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被收集和及时处理,这些在线服务既为各类客户提供了新的服务类商品,也为企业下一阶段的生产决策提供有效的决策数据。也正是由于这些数据的产生、处理、使用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为数量众多的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对于中国而言,世界第一的人口规模优势及40年改革开放中所涌现的大量企业不断产生海量数据,从而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新时期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制造业的原有“赛道”的基础设施及竞赛规则,并且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赛道”。在制造业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之中,我们既要看到在那些不变的部分中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研发能力、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产品质量、市场渠道等方面长期积累和改善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也要看到在这些新的“赛道”中,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企业数量,具备涌现出新的有竞争力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面对互联网及其关联技术不断成熟对制造业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冲击,渐次将中国建成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强国,其必要条件就是中国一批制造业企业在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等方面所形成的综合竞争优势,能够支撑中国企业实现质的变革与飞跃。
  1.加强技术研发仍是实现制造业领先和超越的关键   对市场尚不成熟的技术投入巨量研发经费曾被描述为摩托罗拉等领先型企业倒闭的重要原因,而那些对技术和设备缺乏深入了解的仿制类型的企业往往因产品质量缺陷给用户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而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奋起直追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的正向技术研发力量投入不足,在原材料、核心技术、工艺及管理方面仍然和领先的跨国公司有一定的差距,而近年来,由于快速攀升的人力成本以及环保、社保政策法规监管升级所增加的成本,以低成本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中国制造必须实现从成本领先到技术创新的跨越,这对于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汽车产业为例,随着汽车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变化,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大幅度上升,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生产企业在材料技术、信息传输及处理技术等方面产生新的突破,而且要求在新型传感器、智能摄像头、高性能处理器等方面取得突破,可以说,在精度方面“差之毫厘”,在运行的安全性和销量方面便将“失之千里”。总体来说,在当前竞争总体环境中,有竞争力的产品对技术的系统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大幅度提高,那些通过逆向工程所取得的技术成果越来越难以满足苛刻的市场要求,实现技术的突破才是实现“弯道超车”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2.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领先和超越的重要保障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劳动者自身的解放既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劳动者既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也是创造先进文化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的主体。本轮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深刻改变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同时也对劳动者自身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熟练使用现代生产工具、遵守现代生产规律和工艺纪律的劳动者;同时,从劳动者需求来看,智能化生产在减少重复性的体力劳动者的同时,在工业设计、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较大的劳动力缺口。而从现状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也因为发展中所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劳动者不遵守管理规定、不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纪律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了一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缓慢甚至引发了一些恶性事件。应对当前因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生产力变革,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我们更应该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积极探索教育的发展规律,促进劳动者形成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职业精神,并通过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使创新的成果得以充分涌现,使中国从人口大国真正成为人才强国。
  3.保持系统性优势是实现领先和超越的基础
  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分工、合作的生产结构,促进了一些原本并无关联的行业的链接和融合,大量新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一些较为复杂的新产品在生产和使用中就包含了更多层级和更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从宏观上保持系统性的竞争优势和个体微观上保持相应的竞争优势一样得到重视。一是从个体上来看,面对当前技术和产品快速更迭甚至企业不断跨界发展的情况,企业保持领先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企业在技术、工艺、人才、市场渠道等方面有较多的积累,能够把产品高质量、低价格地生产出来。以汽车产业为例,由于汽车产能的快速增长远远超过了市场所能消化的程度,行业发展的现状要求企业能够以“航空的品质、白菜的价格”高质量、低成本生产零部件及整车。显然,那些通过100%甚至200%的检验的企业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汽车,但是其产品价格中所包含的次品及重复检验的成本却无从覆盖而被淘汰出局。二是从整体上来看,由于企业之间深度分工形成了多个层级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单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成本不仅影响企业自身,而且会从整体上影响下游客户及其他关联企业。因此,从整体性角度统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能够层层拉动上游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对于中国来说,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通过其层层拉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三是从机制上来看,形成一个优秀企业不断涌现、不断超越的机制更为重要。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大量企业应组成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销售的协同发展格局,尽量减少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对立的“公地的悲剧”。
  总之,中国本土企业要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技术、工艺、管理、人才、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已形成的领先优势,特别是要与那些经历了上百年不间断的积累和改进,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比较高的跨国公司竞争的现实,促进一批本土制造业企业崛起并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更好地利用目前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所形成的机遇,依托中国产业链完整及市场空间广阔的优势,紧紧瞄准市场需要,通过与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实现深度合作以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此外,企业除了努力进行技术创新之外,更要坚守社会责任,恪守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管理规范,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诸如“三鹿奶粉”“长生疫苗”等危及公众生命安全的事件都足以引发民众对民族品牌广泛的信任危机,甚至摧毀相关的本土企业历经千辛万苦所树立的民族品牌。对于政府等管理部门而言,要千方百计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规范的管理制度降低公共服务的生产成本、获取成本及规制成本。对于民众而言,则需要培养对民族品牌关爱的舆论环境、形成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国货的自觉,大量的本土企业只有获得了市场,才具备不断积累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工业4.0工作组,德国联盟教育研究部.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上)[J].机械工程导报,2013,7-9. http://www.doc88.com/p-7985488604781.html.
  [2]汪应洛,刘子晗.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丽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5]曹东溟,关士续.美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史上的三个案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   [6]尚會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4).
  [7]罗仲伟,等,从“赋权”到“赋能”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基于韩都衣舍案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7,(9).
  [8]刘刚,熊立峰.消费者需求动态响应、企业边界选择与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基于苹果公司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7,(5).
  Research on Strategy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Shang Huiyong  Bai Yijun
  Abstract: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e integrity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and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value cre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t present, 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profound changes 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caused by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and the pressure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further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ultivate lo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ith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build a mechanism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for the emergence of excell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form proposition put forward for u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new er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ic research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93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