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新疆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会议于北京召开。此次大会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地位,更加明确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提出了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本文将十八大新时代背景与新疆基础教育相联系,对新疆基础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新疆;基础教育
  一、新时代新疆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一)入学率和升学率稳步提升
  自2012年至2017年,新疆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1%,初中入学率达到99.96%,均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中升学率也从2012年的48.60%增加到2017年的65.66%。
  (二)在校学生数、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比例上升
  新时代以来,新疆中小学生人数和少数民族在校生数都呈现增长趋势。2012年,少数民族小学生占在校小学生的68.44%,到2017年为76.04%。少数民族中学生占在校中学生的56.22%,到2017年为65.92%。
  (三)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比例有所上升
  从2012年开始至2017年,平均每个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由13.96上涨到14.91。平均每个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从11.70上涨到11.26。在南北疆中小学中,南疆小学负担率仍然在增长,且其基数也大于其他三类。
  (四)学校规模扩大,校点布局得以优化
  幼儿园在园幼儿从2012年的694300人上升为1557600人。初中升学率从84.7%上升到97.30%。北疆地区中学数量减少了104所,南疆小学减少了60所,中学减少了45所。通过减少学校数量,新疆政府集中分散教学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提高了有限资源利用效率。
  (五)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幼儿教育经费投入飞速增长
  通过计算,基础教育投资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最大比例,达到84.1%。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增速明显。2012年幼儿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占比例为6.92%,截止至2017年所占比例上升为20.87%。
  二、新时代新疆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流动性高,教师职业发展受限
  教师流动性高的原因除了福利待遇较低以外,另一个则是其职业规划无法实现。相比北疆,南疆地区教师评职称,特级干部等从质量和数量上较低。
  2.幼教水平参差不齐
  首先,缺少专职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其次,保育员培训不规范。无证上岗现象在私立幼儿园中越来越严重。再次,少数民族幼教人数以及专业化水平低于汉族。
  (二)在经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1.总体投资较低,各类学校经费差距较大且来源渠道单一。
  通过计算得知,新疆教育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并呈上升趋势。其次是事业收入和其他来源,呈下降趋势。最后是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和社会捐资,两者合计不到1%。由此看来,新疆的教育经费社会参与程度太低,制约了新疆基础教育的纵向发展。
  2.高财政支出,低升学率,高溢出率
  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为了求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初高中会选择去内地上内高班。毕业后,很少有人再回新疆就业。导致新疆教育溢出率高。
  (三)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南北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不均衡
  根据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初中数据显示,以图书量为衡量标准。城市学校的平均书籍数量是农村学校的两倍以上,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除此之外,书桌、投影仪和跑道等学校设施也低于城市学校。
  2.教师资源分布不均,教师负担数呈现地区差异
  新疆教师总体负担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然而却呈现地区差异。在南北疆中小学中,南疆小学教师负担数最大。此外,城乡教师供给超标,农村教师供不应求,汉语教师人满为患,双语教师凤毛麟角。教师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成为制约其向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育的发展缺乏领导和规划的保障
  相关资料显示,近一半的教育部门没有专门负责幼儿教育的机构,在一些的政府工作计划中从来不提及幼儿教育。这些都极大削弱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实际领导作用,使得这些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保障。二来由于幼儿园制度改革。改革后,幼儿园面向市场,自收自支。在生存的压力下,必须降低成本。通过压缩教师编制,降低工资,增加班级人数等方式维持成本,导致原有教师社会保障没有着落,身份不明确,越来越多的教师离开或者办理了内退,同时大量没有专业技能、低素质的教师进入幼教队伍。
  2.中小学服务质量低、意识差,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在现实中,有很多中小学将来自政府、社会各界人士资助的教学设备束之高阁,并不允许轻易对学生开放,只有在上级检查时,才打开展览一番,这些举措都制约了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五)基础教育深度不足
  我们通过分析入学率和升学率可以看出基础教育的覆盖面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其深度。相反,巩固率是一个比较好的指标。巩固率是指一个学校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百分比。在新疆,初中巩固率高于小学。北疆巩固率高于南疆,其中南北疆的中学巩固率都要高于小学巩固率。
  三、解决新疆基础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在教师方面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福利,确保教学人员的稳定
  各个地区可以针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项目,不同类别的老师设立专门的特殊津贴补助与奖励基金。保障教师工资按时按量发放,优先帮助解决其子女上学,就业户口等问题,对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发挥优质教师的辐射作用。要以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为核心,力争建设以新疆为基础的,数量充足,质量优异的师资队伍。   2.利用多种途径及优惠政策,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首先,加强本地区师范类院校特别是民族师范类院校的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资队伍。其次,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人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留住人次。再次,利用对口援疆政策,加强与内地学校老师的合作交流、定期举行课题研究研讨会,有针对性的开展继续教育等培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二)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措施
  1.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增加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
  我们要争取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支持。充分发挥他们对教育投资的重大作用。有效地补充现有的经费缺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基础教育的投资。同时还可以采用社会助学的方法。学校可以采用个人捐资和社会捐赠的方式来筹资资金和相关的教学仪器以及图书资料,鼓励企业、学校或个人对落后地区进行助学。政府对于这些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金融优惠政策或者嘉奖等方式,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社会参与度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此外,针对贫困地区,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建立各级教育经费分担比例。强化政府职责,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利用率。
  2.充分利用对口援疆资金发展基础教育
  对于新疆偏远山区而言,他们所需要的老师不仅仅是汉语教师,更多的是双语教师。然而因为受经济条件限制,当地学校常常无法负担双语教师培训的费用。所以,当地政府应当利用对口援疆这一政策优惠,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对口援疆资金解决当地学校中存在的问题。
  (三)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措施
  1.减少教师负担学生数,完善学校基础配套设施
  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人才,给予本科生,硕士生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农村就业。减少教师负担数。除此之外,加强对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前提。
  2.实现资源共享和联合建设,深化合作与交流
  资源共享是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应该加强民汉学校、城乡学校之间的联手合作,建立“城乡一体学校”“优弱捆绑学校”等教育发展共同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多媒体等方式,使双方在师资交流,学校管理等方面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加强本地区与内地院校的合作。提高新疆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使其具有自我造血的能力。
  (四)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措施
  1.深化教师体制改革,优化地区结构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存在北疆教师超编,南疆教师缺编,城乡教师过多,农村教师过少,汉语教师人满为患,双语教师凤毛麟角的現象。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师区域结构。通过竞争性就业和公开招聘形成激励管理体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各地、州、市要落实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将此项工作的结果与政府相关领导的政绩相挂钩,加强基础教育监管,促进教师,地区之间良性循环发展。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估方法,定期对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等合作交流进行评估。对达到要求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处于临界状态的单位进行警示,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向上级反映并提出整改意见。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2-2017)[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18.
  [3] 肖应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
  [4] 徐超,魏蔚.新疆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3(2).
  [5] 黎英.新疆教育现状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
  [6] 张璐.新疆南疆地区基础教育投入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杨晓雯(1995.01- ),女,甘肃武威人,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与民族政策关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4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