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关注,以嘉兴市本级为例,从流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探讨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文章通过深度访谈法,针对缺乏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较弱和自我意识较强三种类型的流动儿童进行实例分析,分析了这三种类型下的流动儿童的学习动机情况,并分别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给流动儿童的教育注入人文关怀,给优化流动儿童教育现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流动儿童;自我意识;学习动机
  一、研究问题
  流动儿童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受到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0-17岁儿童总量为27891万,其中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581万。也就是说,每100个儿童之中,就有约13名儿童是流动儿童。在这3581万流动儿童中,广东省(408万人)、浙江省(280万人)、江苏省(214万人)、山东省(194万人)和四川省(191万人)分列流动儿童总数的前五[1]。浙江省作为流动儿童的聚集大省,汇集了全国约7.8%的流动儿童,可见对浙江流动儿童的关注,也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一直处于公众的关注视野中。截止2014年底,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79.5%,仍有超过200万的流动儿童未能进入城市公办学校[1],只能在民办学校或者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就嘉兴市本级而言,根据2017年的统计汇总数据,嘉兴市本级现在共有15所打工子弟学校,在读学生有16093人,其中学前389人,一年级2208人,二年级2280人,三年级2308人,四年级1906人,五年级1885人,六年级1826人,七年级1288人,八年级1078人,九年级925人。
  以往的众多研究会把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地域迁移、教育资源分配、城乡差距等客观社会现实相联系,但鲜有研究会从流动儿童主体出发,去发掘流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问题上起到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以“自我意识”这个心理学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尝试去探讨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基于此问,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定性研究,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的形式,在结合研究要求的前提下撰写访谈提纲,然后围绕此访谈提纲,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访谈员与被访者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以获取每个被访者身上独一无二的故事。最终,本研究选择了嘉兴市本级范围内最大的拆迁社区湘城社区。在社区居委会和嘉兴市某社工事务所的协助下,最终,本研究对19名四至九年级的流动儿童进行了采访,在他们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对深度访谈进行了录音并进行了后期整理,并把录音文字稿用于后续研究与本文写作之中。
  二、理论基础
  (一)自我意识理论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对“自我意识”进行了理论化的延伸阐述,总结出了三条从逻辑规律出得出的阶段性结论,即: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和非我统一。
  根据“自我设定自身”,说明自我是自身的依据,自我行动都是因自我意识的活动而发生的。根据“自我设定非我”,当自我意识以自身为对象时,既可以把自我意识当作是主体,也可以把它当作是自我为自己设定的对象。最后,根据“自我和非我统一”,自我意识中的“自我”和“非我”构成了“绝对自我”,而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独立的“自我”必须通过后天的自身努力,在调和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而“非我”对于“自我”的限制,在人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不能极端化地加以限制。二者是在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互相对立统一的状态中的。
  费希特的“自我意识理论”,结合教育的目标,能够说明“自我意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依靠自我意识自觉选择、自觉改造的结果[2]。那么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不能有合理的“自我意识教育”,也势必会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切的一个问题。
  (二)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在教育中作为分析学习行为的主要切入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业成就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3]。
  学习动机理论会在不同的方法论视角下,体现出不同的理念内涵。从认知主义的视角,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共有三个因素决定了接近成就目标的趋势,分别是:渴望成功的动机(Ms),成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Ps)和成功的诱因值(Is),这三种因素与人们追求成功的倾向是一种相乘的关系,也即Ts=Ms×Ps×Is[4]。
  從人本主义的视角,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结合上文提到的观点,学习动机就是这些需要中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的范畴。
  三、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一)自我意识缺乏,学习动机缺乏自主性
  在社会化的具体内容方面,父母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在自身感情投入较多的基础上,却忽视了对子女自我意识的培养。父母总会在不经意间对子女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在行为模式或者思想观念上保持与自己的一致,并用亲子间的情感投入来不断巩固这种“一致”的要求。殊不知,这样会使孩子很难建立起“自我意识”。
  一旦孩子缺乏了“自我意识”,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学习情况呢?
  在接受访谈时,亦有很多孩子表示自己想接受高等教育,认为自己根据现阶段的成绩来看,有人觉得自己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有人觉得自己最起码可以去一所普通的本科学校,也有懂事的孩子觉得要依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再作打算。但无论是哪一种憧憬方向,他们在表示自己想接受高等教育时,给出的缘由却惊人的一致:
  “将来想要读书读到哪个程度呢?想不想考大学呢?”
  “呃,这个,听妈妈的。”
  “那你自己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没有。”   “那如果妈妈不想让你当幼儿园老师呢?你怎么办?”
  “那就做别的呗。”
  以上的对话只是一段缩影。“我对于以后的学业没有过多想法,觉得能读就读,爸爸妈妈想让她我上大学就读”这样的表述不止一次出现在这些流动儿童的回答中。这样的结果不免会让人感到担忧,都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但孩子们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把这些归结为“父母想要的”、“父母期待的”,这显然是“自我意识”缺乏的表现。
  这种缺乏自我意识的情况,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上,结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那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直接影响的便是家庭或者学校施与的正强化与负强化。就学习动机举例而言,学生通过取得好成绩、获得家人和老师的表扬来提升学习动机,就是“正强化”的体现。反之如通过惩罚、忽视、区别对待等方式,那么学习动机就会下降,这是“负强化”的体现。
  因此,若缺乏自我意识,流动儿童在学习动机方面就缺乏了自主权,“听妈妈的话”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或许是一个好的习惯,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缺乏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让这些孩子更好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为自己的未来正确规划打算,也是教育理念中很必要的一环。
  (二)拥有较弱的自我意识,兴趣学习动机萌发
  相比于上一个部分谈到的“自我意识缺乏”,在访谈中接触到的不少流动儿童,他们还是会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体现在学习动机方面,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自己较为擅长或者较不擅长的学科,也得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兴趣班等活动。以下是访谈中一些流动儿童的回答:
  “我数学不太好,在老家的时候还找过老师辅导过。……我在班里成绩忽高忽低的,也有压力吧,自己再努力看看吧。”
  “我不太喜欢数学,因为要套公式很麻烦,科学的公式也太多,太烦。我喜欢社会,自选课我选的也是社会。”
  “我不喜欢美术、音乐等副课,觉得挺无趣的。还是喜欢语文、英语、数学、科学这些课吧……我最喜欢的是语文。因为会将自己国家的一些事情,而且语文的一些知识和文化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吧?”
  不少流动儿童在和父母一同搬迁至J市之后,因为对新的环境有一定的陌生感,且形成新的社交圈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这会导致一些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较弱。他们相对来说会比较腼腆内向,他们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但很少和周围的人甚至是比较亲近的人沟通,这样也会导致学习动机水平较低。
  如在访谈中有一名访谈者L,他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男孩子,在访谈过程中他呈现出了一种很紧张的状态,一问一答,很少主动打开自己的话匣子。但在整场访谈过程中,他谈到长大后,他想当一个象棋老师,借此来传播象棋文化。
  从L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对于象棋的热爱,甚至可以看到一个小小象棋家的影子。但是L说,他的这些想法仅仅是停留在想法阶段,他不会去和父母或者小伙伴聊这些有关象棋的内容。平时他有时会看棋谱,看看老人下棋等。但对于自己在象棋方面学习的规划,L表示他也希望在象棋方面也能得到好的提升,但具体怎么做,他暂时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对于L这样的流动儿童,他们已经能够思考“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却还没有很好的去思考“我应该怎么样去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这种情况恰似处于一个“分水岭”中,流动儿童初步拥有了“自我意识”但程度较弱,使他们已经能够在学习方面发现自身兴趣,自己主动地想要结合学习这一过程实现个人发展,但他们也还没有明确的成长规划进行配合实施。那么此类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自我意识较弱的流动儿童,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学习动机。
  (三)自我意识较强,学习动机会有极端倾向
  本次研究接受访谈的流动儿童均为四至九年级的学生,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孩子都开始进入青春期。对于青少年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阶段的学生对自我提高内驱力的需要会越来越凸显。那么,学生学习目标并不是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学习上的外在利益,如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自己赢得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
  当流动儿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之后,也要注意这些流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防止流动儿童走向学习状态上另外一种情绪的极端。
  如在访谈中有一位女生C,她告诉访谈员她在班级成绩比较靠前,最近一次的期末考试她考了班级第三,同时她还是班級里的班长。这样一位学习十分优秀的同学,在问到她的学习目标时,她回答说:“我就是想给自己,给父母争口气,不想丢脸。”
  就对学习的直观感受,她是这么回答的:
  “我觉得自己学习压力比较大,有时作业特别多,我写着写着就会烦起来。我学到觉得很难过时,就自己哭一会,等哭好了就继续拿起书本好好学习。因为我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达到目的。”
  C在学校表现或许会让很多家长觉得很欣慰,但她的心路历程却又让人觉得心疼。诸如C这样的流动儿童,自我意识是比较强的,这会导致这些学生倾向于高成就的学习动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会比较强。
  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能主动在自己的学习方面用“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要求自己,给自己树立较高的学习目标。或许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一种良性的状态,但在实际访谈调查过程中,本研究也会发现诸如C这样学习动机亦随着自我意识正向增长后,却会产生诸如得失感加重的情况,用一种通俗的表述,也可以称为“学习动机不纯”。对于这种类型的流动儿童也应做好情绪疏导,要让他们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注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不以绝对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从本次访谈调研结果可知,流动儿童有无自我意识及自我意识的强度,均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缺乏自我意识的流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着缺乏自主权的情况,会产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未来没有期望感等情况,这些流动儿童的学习动机只能依靠学校老师或者家长的强化作用来实现。对于这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参与一些有亲子共同参与的有关自我成长发展的培育活动,让流动儿童畅所欲言,鼓励他们用“我喜欢”、“我想参加”等表述,而非“父母觉得喜欢”、“父母要求我参加”等,勾画出属于他自己的梦想蓝图。
  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自我意识较弱的流动儿童,由于流动儿童身份的特殊性,他们能够有初步的“自我意识”但并未成型,这些会导致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或劣势学科,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没有更加具体的规划。对于这些学生,可以结合学校、居住社区、青少年宫等多个主体,在课堂内外给他们给予他们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诸如学习小组、各类文体社团等,在提升流动儿童学习动机的同时培育他们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较强的流动儿童,在学习动机方面也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对于这些学生,首先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在学习方面以及未来求学规划方面多给予引导。但同时,也要注意这类学生的日常情绪疏导,尽量避免因为结果没有达到预期设想而心态失衡,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等偏激行为的产生。
  通过上述结论,我们可以想到《庄子·秋水》中著名的一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面对流动儿童以及流动儿童教育等相关问题时,现有的思维导向更多的是依托硬件资源,从政策方面来完成影响,说尽可能的拉近或者说缩小流动人口作为“新居民”时在其子女所受教育的过程中的差距,诚然这也需要漫长的过渡时间。但换一个角度思考,流动人口因其特有的流动性,流动儿童在迁居地的家庭环境也具有特殊性,往往在教育方面会存在着从出生地(家乡/老家)到迁居地的过渡,中间会出现的断层包含着很多可能性因素:如教材、授课体系间的差异;打工子弟学校同班同学间的流动性大,对于家乡同学或伙伴的思念;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父母等)在工作时间及对于子女生活、学业陪伴时间上的分配不合理等……这些因素,都会内化影响着流动儿童对于迁居城市的“归属感”,也会影响着他们在新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的趋势及成效。
  参考文献
  [1] 佚名. 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节选)新公民计划[M]//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 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294-306.
  [2] 刘盼盼. 费希特“自我意识”理论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5).
  [3] 沈楠. 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自我意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11):283-284.
  [4] 胡志军, 冯丽萍. 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性教学策略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121-123.
  作者简介:吴雯琪(1993.08- ),女,汉族,中共嘉兴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学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4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