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如何在高职高专食品专业学生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提出在教学中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根本、重视创新能力,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营造创新环境、加强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训练等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 食品专业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12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1]。食品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的毕业生,才能为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因此,高职高专食品科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根本,同时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创新性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造成毕业生创新能力不足。如何在传统食品教育模式下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科学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高职高专食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1.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高专院校食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当今食品生产行业的用人需求不相适应。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大而全,缺乏有行业特色的内容,不能紧密结合食品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理论课时比例过高,实验实训课时较少,这就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性、经典性实验的项目安排较多、缺少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造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源泉不足。
  2.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满堂灌的“填鸭式”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的热情,导致其科研意识缺乏,参与的机会少[2]。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单向教学活动,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创新意识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大多来源于高校毕业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不能较好地把握食品生产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不能把问题与教学工作紧密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不能把企业的需求与教学密切地结合,不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活动密切地结合。在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也因任务繁重、学生基础较差,而疏于对学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
  4.学生的创新素质
  高职高专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学生普遍对自身学习缺乏信心,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活动的热情不高,缺少投身到创新实践的勇气和胆量,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欲望不强,缺乏独立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5.学校政策支持
  目前学校对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科研创新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研究的需要。
  二、食品专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职高专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系部及各相关部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系统的课程体系、又要兼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处理好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创新能力来源于广泛而深入的实践,在食品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大实验、实训课时的比例,同时增加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贴近食品热点问题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实训项目,以实践技能为核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深化教学改革
  高校教师应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融知识、技能、创新于一体”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启发式、尝试项目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的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在教学中设置若干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加大学生的动手机会、加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特别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的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则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独立完成整个实训全过程。
  3.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加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创新执教能力的培训,同时定期派遣教师深入食品行业生产一线进行轮岗学习,造就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学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师问题。教师在提高自身创新素质和执教能力的前提下,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结合食品行业生产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专业核心问题和国内国际热点问题,保障毕业生从学校到食品岗位的无缝对接。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知识讲座,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实行“双导师制”(高校教师、企业师傅)。导师之间分工协作,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行导师制可根据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技能、实验条件等情况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学生的训练内容,如查找文献、设计小实验、完成实验操作、实验资料整理、小论文的书写等。实践证明,实行导师制有助于学生夯实理论知识、拓展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5.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良好的創新创业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各级部门要积极普及科研知识,加大对师生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鼓励师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从事食品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食品生产的实践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敏,郭敏,杨海松,等.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5):82-83.
  [2]李莹,杨天瑶,吴辉,等.研究型医学院校本科生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5):8-9.
  [3]李玉兰.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文信息,2018,243(3):194-1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68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