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文化差异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和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人们对英语的学习也投入更多的热情,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不少学习者感到迷茫。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差异,才能减少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交际。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对于餐桌的饮食十分重视,在宴请客人时,主人都会予以非常高的重视,对餐桌上的菜品一般都非常的精致,而且讲究荤素搭配,在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家庭之中,甚至连菜名也具有特殊的含义,而西方国家在餐桌饮食文化上则更加注重珍惜时间,做事一向以高效率为基本原则,因此,快餐店能够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就算是西方人在宴请重要宾客时,主人也一般都会准备几道数量不多,但是十分珍贵的蔬菜。在中国的餐桌饮食文化中,即使餐桌上的菜琳琅满目,十分丰盛,宴请的主人也会说如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担待,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而西方的主任宴请宾客时一般会说请自便,自己随便吃些蔬菜,显得十分随意。西方人通常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另外,中西方餐桌文化上的气氛也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宴请宾客时经常在餐桌上高谈阔论,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吃饭时高谈阔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在西方人在整个就餐过程中应该讲求是十分安静的,举止也十分的优雅,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二、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
  首先,中国问候语的称谓“条条框框”,而西方的称谓“不拘礼节”。在中国,自古就讲究“上下、尊卑、长幼”,研究遵守称呼准则,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不讲究辈分,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而在西方,常用“先生(Sir)”和“夫人(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未婚女子可称呼“小姐(Miss)”,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Mrs.)”或“夫人(Madam)”等。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Uncle)”,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Aunt)”。
  中国问候语的内容是“家长里短”,西方的内容是“谈天说地”。在中国,对于不熟悉的朋友会来个“点头之交”。对于很熟悉的朋友,可说:“去上班啊?”“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切感。而且,这些问候的目的是为了打招呼,而不是真的想了解被问候人对于此类问题的答案。而西方人非常看重隐私,他们面对中国式的问候时候,反而会觉得这样的问候太具体而有干涉隐私之嫌,觉得会反感。西方人见面一般习惯于谈论天气和近况。比如,英国人见面有时会说“It is cooler today, isn’t it?”或者问“How are you?”相当于中国的“吃了吗?”
  三、中西方 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西方重视人的个体,而中方强调群体。西方自古强调私有财产,“私”一词则突出了道德观念的核心。从中西方的伦理体系比较来看,西方重契约,重理智;中国重中庸,重人情。这体现在了中西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方重视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充满了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而西方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通过道德教育恢复善的本性,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从中西方的哲学起源来看,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是指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与顺从,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而西方哲学观里的“天人相分”即把大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这导致了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四、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
  中、西方教育存在诸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异。而教育目的的差异又是源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
  西方人盼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當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中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陈坤林,何强.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 谭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05).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董保军.中外礼仪大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丁明明(1984.04- ),女,汉族,河南西平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