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全育人”视域下专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对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探析。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既有良好的外部机遇,又有内部发展的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本文提出高职高专院校从培养辅导员职业情怀、增强辅导员职业能力、拓宽辅导员职业平台等方面着手,探索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育人工作”落地见效的直接执行者,在高校积极开展“三全育人”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职业内涵及要求
  1.辅导员职业的定义及要求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是教育部文件对辅导员的明确定义。由此可见,辅导员职业身份要求辅导员“政治强、作风正”,要在思想上引领学生、行动上引导学生;要“业务精、纪律严”,要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要具备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等九个方面对辅导员的职业功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2.“三全育人”建设及对辅导员职业能力要求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精神中论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随后出台的中发31号文件中,进一步强调了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实施全员、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三全育人”的内容落实到“十大育人体系”,并通过“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对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全育人”工作的最终评价在提升育人成效,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的价值塑造和成长成才。辅导员一方面是育人工作的组织者,需要联通各方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另一方面是“三全育人”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实施者,是接触学生最多,最能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了解学生诉求者,需要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做好学生“代言人”,让“三全育人”工作落实落细。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专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1.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机遇
  近几年,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面,国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建设。《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等文件的出台,形成了制度层面的指导性意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高校辅导员》、以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岗位交流等,为辅导员的理论研究与职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平台。
  各个省市、高校重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在辅导员选聘、培训和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如:辅导员职称晋升单列、辅导员职务晋升开辟绿色通道、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等。尤其是在“三全育人” 工作理念下,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身份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2.专科院校辅导员“三全育人”工作的困境
  辅导员“三全育人”能力不足。由于历史遗留和辅导员选聘等原因,大多辅导员不具备思想政治相关专业背景。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晋升本专业职称,导致了辅导员研究的课题侧重专业领域、忽视了辅导员职业本身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在培训方面,相对于本科院校,专科院校辅导员专业性、系统性培训较少,因此,在高校更加注重育人工作的前提下,专科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不能适应新时代育人要求。
  辅导员“三全育人”意识不强。相关调研显示,专科院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等方面投入的精力远高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职称晋升等方面导向性不明确。辅导员在专职教师和行管人员方面流动较多,导致了辅导员成为很多人进入职场的跳板,重视自身提升、不重视育人工作,导致职业发展方向不
  明确。
  辅导员育人联通作用发挥不明显。在“三全育人”环境下,辅导员既要做好学生的“代言人”、又要协同各方力量,将育人工作落实落细。由于专科院校辅导员专业性不强、学生在学业困惑方面倾向于求助专业教师;职业发展模糊,协同学校各部门、专任教师、社会资源育人方面缺乏主动性。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专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新举措
  围绕“三全育人”,抓好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辅导员队伍建设,就需要转变辅导员工作经验型、应急型的传统定位,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理清辅导员工作思路,落实辅导员工作职责,推动辅导员队伍主动、自觉适应并融入高校发展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发展。
  1.以职称晋升引领职业认同,促进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
  高校辅导员有九个方面的工作职责,尤其琐碎与繁杂,让众多辅导员在面对工作时责任和压力大过职业热情,对辅导员工作产生职业倦怠。辅导员职称晋升专业方向的多样性,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不强,容易向专任教师岗和行政管理岗流动。因此,明确辅导员职称晋升方向,有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将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辅导员培养的职业方向,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引导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针对专科院校辅导员医学类、工科类较多的特点,实施辅导员“双线晋升”,出台相应文件,引导辅导员评聘或者转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就业指导、心理等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称。通过辅导员职称晋升专业方向的引导,让辅导员将日常业务与理论研究相结,真正成为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确保了辅导员队伍稳定。   2.以发展平台强化培训培养,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加强辅导员培养培训是增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管理办法,构建切实有效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培训平台,积极构建“岗前培训+例会培训 +以赛促训+挂职锻炼”为一体的培训体系, 每年学期初开展培训、坚持召开辅导员例会、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选派辅导员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岗位交流等。培训内容涵盖辅导员思政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危机事件处理等等。
  搭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平台,培养辅导员课程育人和科研育人的能力。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和课程教育能力相对薄弱。学校要注重开发辅导员素质累相关课程,鼓励辅导员担任《形势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同时结合专科院校学生特点,建设诸如《生命健康教育》《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等校本课程,组织辅导员开展课程教学,编写教材,提升辅导员教学能力;在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组织辅导员开展思政领域理论研究、鼓励辅导员申报研究课题、考取专项博士,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
  3.以职业责任激发育人意识,构建辅导员“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学校要多方联动培养辅导员职业责任,激发辅导员育人意识。探索辅导员在“全员育人”中的协调机制。探索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等沟通协调,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探索辅导员在“全过程育人”中的作用,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毕业生感恩教育和文明离校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全面呵护学生成长;探索辅导员在“全方位”育人中的职业素质,辅导员在课程、科研、等方面开展育人工作、提升职业素养。总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以更强的专业职业素质推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进一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晓红.十年磨一剑奋斗正当时—写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成立十周年之际.[J]高校辅导员,2018,(8):3.
  [2]饶先发,夏侯照,郭诚君.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规划探究;基于工匠精神视角[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38(6):50-53.
  [3]邓金萍,羅长钦,谭咏梅.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发展探析[J].新西部,2019(5):128,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62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