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革新精神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性作用。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中革新精神的内涵以及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要培养高职学生的革新思维以及“知行合一”的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革新精神;知行合一
  中华文化延绵几千年而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具有不断革新的精神。这种革新精神让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生机和活力,是社会经济繁荣,科技革新的源泉和动力,使整个民族体现出前进性,稳定性和创新性。因此,构建创新性的大学,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传统革新精神的内涵
  《礼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每天要不断的更新。“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尚书引义·太甲》)。“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尚书·商书·咸有一德》)。这里提倡的都是一种创新和变革的思想,主张我们不要沉迷过去,要积极进取,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发向上,推动着时代的车轮前进,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历史。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仍然对我们有着启发和鼓舞作用。
  《易·系辞上》云: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里指出了中国人的一种通变思想。由于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形势,懂得变通,才能取得成功。唯有变通才能得到突破和发展,从而生生不息。变通与革新是紧密相依。变通是内在根本,革新是外在表现。革新的核心是要懂得变通。
  《荀子·儒效》里面提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老子《道德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里说的都是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行动是学习和认知的必然归宿。这里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知行合一”思想。有了知识,还要有行动来支持,知和行都很重要,两者不可偏废。革新精神在行为上的体现就是要“知行合一”。
  二、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员,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毕业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先天原因,高职学生主客观上都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妨碍着高职学生的发展与成才。
  (一)首先在主观意识上,高中阶段学生的高考目标一般是本科以上,考到高职高专以后一般会有失落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可能会导致内心学习动力不足。再者不少高职高专学生因为入学考试成绩不够,读不了原来预想的专业,对转专业后的新专业了解不够,兴趣不大,由此也引起对将来的职业规划和以后从事工作产生迷茫,从而也会引起内心的学习动力不足。
  (二)在自身条件上,进入高职高专读书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高中阶段可能一直都处于学习的下游,他们较少体会到成功的滋味,所以内心对自身的信心不足,对未来也比较迷茫,就想着在大学里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三)在客观条件上,长期以来社会部分人有一个比较固化的观念,认为本科教育才是正规的大学教育,入读高职高专是考不上本科的无奈之举,认为在这里就是混文凭,没有看到高职高专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对社会经济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学好了照样能成才。这种消极的观念无形中也会影响高职学生的心态,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新生从高中过来,大部分都保持着一股积极,勤奋向上的学习态度,但随着师哥师姐们的耳濡目染,让他们受到不良学风的影响,变“老油条”了,觉得平时无需努力,考试只需临急抱佛脚一下就能蒙混过关,取得毕业证书,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革新精神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尚书·盘庚上》云:“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康有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善变而能久”,“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上清帝第六书》)。这里说明的都是革新的重要性,只有革新才能发展。
  (一)培养革新思维
  我国传统的革新精神宣扬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气,它鼓舞高职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改正消极的学习态度,从思想到行动上积极进取,从而取得成功。
  革新精神在思想上对高职学生的启示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习惯。目前,大多数高职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较低,比较明显的缺乏自信心,学习方式以死记硬背为主,习惯被動接受教师或教科书的观点,未形成主动去思考的习惯,用创新性思维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就要从学习观念的转变入手,让学生从“填鸭”式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型学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养成不唯书、只唯实的思辨精神。
  革新精神就是让学生通过个体积极的思考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提出新的想法或者创造。让高职学生明白,除了智力因素,善于提出问题、勇于冒险、富于挑战、具有丰富想象力等性格特征也是具有创造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要激励学生富于思考重于知识本身;培养高职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不甘落后的精神;使学生对创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勇于创新,从中体验成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让学生养成不断学习和猎取多学科知识的习惯。让学生明白,无论提出的观点是多么幼稚和浅薄,都应该受到鼓励。充分发展创造性的个性,缺乏创造性,就不会有所成就。
  (二)“知行合一”
  除了对高职学生进行革新思维教育以外,还要鼓励他们进行行动上的尝试,没有付诸实践,就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孔子家语《困誓第二十二》曰:“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失之者其在此乎?”这说明我们的古人是非常重视实践活动的。重视实践实际上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思想。有了革新的观念,懂得去思考还不行,还要有实际的行动。“知”是认知对行动的引导,“行”是行动对认知的表现。认知和行动合二为一。也可以说“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上的重要思想。
  在传统文化中,中国的儒家思想就表现出强烈的实践精神,对实践分外重视。孔子认为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是这个人是否能行重于言,言行是否一致。他说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要“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孟子在如何“重行”上进一步提出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认为要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必须使其在思想上,身体上,物质上承受艰苦的锻炼,只有吃足苦头,才能最终培养出栋梁之才。王阳明则进一步论述了身体力行对认知的重要性。他说“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阳明全书·书宋守谐卷》(卷八)),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知而不行,并不是真正的“知”,只有通过身体力行,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
  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占很大的比重,其尤为重视实际动手能力,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积极主动去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乐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革新思维。在实际的操作中,让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中获得成就感, 体验革新的乐趣,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2] 王永宽.中国古代革新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当代启示[J].中原文化研究,2019,7(01):24-31+2.
  [3] 袁行霈.中华文明的革新精神[J].世纪,2019(01):82-83.
  [4] 宋纯鹏.传统文化的“双刃剑”与科技创新——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S1):28-30.
  [5] 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7-21.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7年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一流高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y060401y09。
  作者简介:冼雪明(1979- ),女,汉族,广东高要人,文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11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