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教育的跨学段研究风生水起,把衔接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举措加快新生适应新的教育阶段,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前后阶段的无缝衔接。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往前承接高中阶段,往后连接社会。尽管大一新生已是成年,但从高中到大学的跨度可谓巨大,课程设置、学习氛围、生活环境以及地域变化,都让他们感到陌生和棘手,因此大一新生适应问题倍受家长、教师、学校的关注。本文在探索大学特殊性的基础上,以大一新生在入学适应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导向,探索班级导师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富有收获的大学生活,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大一新生 入学 适应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2
  经历了十余载的寒窗苦读之后学生们步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学,大学是他们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这里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所学堂。相比于之前教育阶段,大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大一新生在步入大学之初,难免在学生和生活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适应。这种调整适应是需要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前一阶段的高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在思想认知、知识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高中阶段学业繁忙,但是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阶段班级导师是新生们最早认识,同时也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面对这一群朝气蓬勃,未来有着无限可能的年輕人,秉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班级导师需要在学生入学适应方面,给予正确有力的引导,才能让大一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度过一个充实的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导入
  大学与中小学相比在课程教学和日常生活安排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首先在课程教学方面,相比于中小学的授课内容固定、课程进度慢、教师控制严格,大学有着授课速度快、课堂内容量大、知识面广、知识专业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大一课程较为复杂,学生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课程开始起步,大学英语、思政课程等其它基础课占据一定比例。特别是教师在课程学习方面不会做过多的强制性要求,更多需要学生们自主去学习。
  在日常生活方面,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显著增多,多样的社团、五彩缤纷的活动层出不穷。特别是大一时期,迎新晚会、运动会、诗歌诵读、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较多。与以往不同的是活动从策划到组织更多的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
  综上所述,大学无论在课程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安排方面,与之前教学阶段都有着显著的不同,更多需要学生们保持自觉性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面对这些变化,学生们需要花费时间去适应,适应时间的长短、适应的质量与效果事关乎整个大学生活的质量。
  二、大一新生在入学适应阶段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大学在课程教学和日常生活安排上与中小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一方面学生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面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激情,内心跃跃欲试;另一方面学生们心理上也面临着从青春晚期到成年早期的一个转换阶段。经过调查发现大一新生在适应过程中普遍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偏差。存在对大学的错误理解,进入大学之后发现大学生活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与自由,继而情绪低落迷茫。二是目标不明。由于缺乏像中学时期教师的严格管束,很多学生变得追求安逸,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三是适应缓慢。面对不同的授课方式显得无所适从,对于学习得过且过,面对空余时间不知道如何安排。四是独立性差。独自一人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五是交往缺失。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六是“三观”不牢。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多样项,社会上涌现的多元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冲击。
  三、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策略
  1.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大学观”
  现在很多人心中存在着对大学的错误的认知,例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大学是愉快轻松自由的”、“在大学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上所述许多学生正是带着些许松弛和对自由的向往迈入大学,正是这些“松弛”“懈怠”为大学生活埋下了诸多的隐患,不仅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同学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入学之前,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应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学观”。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所学习阵地,那么“学习”的重要性依然应该被摆在第一位。因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才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的基础。同时,大学又是学生们步入社会的最后一所学堂,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为步入社会培养与人协作互通的社会化意识。
  因此,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和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认真学习为将来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通过积极参加活动,结识来自不同地市、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短处。另外,要杜绝迷恋网络游戏和不与人来往等不思进取的行为。
  2.认识身边同学,熟悉周边环境
  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尤其是之前没有住宿生活经历的同学,在开启大学生活之初会有诸多不适应,例如想念家人等。我们经常用“人生地不熟”来形容人到一个新环境后的体验。因此,班级导师应引导新生们尽快认识身边的同学、熟悉周边的环境。
  班级导师可通过班级联欢会、宿舍茶话会,让新生首先应熟悉班级的同学和宿舍的舍友,通过相互的自我介绍了解到每一个人的家乡、兴趣、爱好,再通过各种集体活动认识同一个系的同学甚至其它系院的同学,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相互取长补短,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校园内外部环境和大学所在的城市是需要学生们尽快熟悉的。班级导师可引领学生“一日游”“速览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快速认识校园内部功能区的设置、校园内的美景、各系院的分布,此外由于大学不再安置固定教室,还需要学生们熟知上课教室的位置。同时,鼓励以宿舍为单位甚至班级整体积极走出校园了解大学所在的这座城市,帮助他们爱上这座城市,因为很多人都会把大学所在城市当做自己的第二家乡。   通过上述举措,力争尽快帮助学生们从“人生地不熟”转变为“人熟地也熟”,以此找到归属感,这样才能安下心来学习和生活。
  3.合理统筹课程学习与参加活动
  上文中提到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专业知识和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同时更要统筹规划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与精力投入。为此,班级导师有必要提前将学习及活动方面的重大事项提前向学生们布置清楚,以便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和未雨绸缪。
  学习方面,班级导师要了解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在学期初将本学期要开设的课程向学生们做好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各门学科开设的原因,理解专业课程开设的先后联系,以此让他们充分重视每一门课程。活动方面,大一时期各种活动比较多,有必要在学期初提前告知同学们本学期的重大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们踊跃参加,另一方面提醒学生们规划好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通过此举让学生们提前规划好课程学习和活动参与,有时候在学期某一阶段活动会比较密集,如果学生们不提前规划好,有可能会耽误专业课程的学习。
  4.发挥班委引领串联作用,树立团结向上的班风
  班委是连接班主任和班级同学的重要桥梁,组织好班委更有利于组织整个班级,首先鼓励同学们踊跃报名竞选班委,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选拔那些思想积极向上、热情开朗、品学兼优并且愿意为班级奉献的学生担任班委。其次让班委同学牢固树立为同学们服务的理念,鼓励他们无论大事小情均走在其他同学前面,起到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影响其他同学,充分发挥班委同学的自身表率和串联的作用。最后定期召开班委会议,把握班委同学思想动态,了解其在班级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对其开展的班级工作进行把关指导。
  5.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关注特殊学生
  大学生心理波动较大,特别是大学里自由的氛围再加上学生是非辨别能力不足,所以极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作为班级导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变化,例如,通过让学生提交月总结的方式来了解学生近一个月的动态。
  对于在月总结中反映出來的共性问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予以统一解惑答疑,对于个性问题,再通过单独找学生谈话的形式予以个别解决。通过每月一总结不仅能使班级导师了解学生们的困惑和需求,同时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这也是自我总结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查找问题、改正问题。贫困学生在班级里面是需要受到特殊关注的同学,他们的家庭都有些许不幸,同时在经济条件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贫困学生在心理上对家人会有更多的牵挂,也有些许自卑。因此班级导师需要更多关注他们,尤其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克服自卑心理。同时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及时了解其心理动态。
  四、结语
  大一新生的对于大学的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应的质量关系着学生们能否度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收获的大学。对于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的问题,需要家长、教师,其中既包括高中教师也包括大学教师予以正确的引领。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特殊性的基础上,以大一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帮助学生们适应大学生活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徐亚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相关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
  [2]施炜.大学新生适应问题调查及其教育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8.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54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