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延安市宝塔区石窑石窟调查简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军 白晓龙

  【关键词】陕西延安;石窑石窟;佛教造像;宋金时期
  【摘要】石窑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石窑村北,由两窟组成,时代为北宋晚期至金初期。造像题材主要有文殊、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十王像,释迦涅槃图、佛塔,十六罗汉像等四种陕北地区常见的石窟造像组合,反映了战乱时期民众祈望借助神佛的法力来结束战乱,恢复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心愿,为研究宋金时期佛教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与艺术的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石窑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石窑村北约70米处,地理坐标为36°40′59.3″N,109°25′30″E(图一)。石窟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978米,延河自石窟的西部由北向南蜿蜒流过。2013年,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组织调查队对包括石窑石窟在内的延安地区石窟的分布、分期以及造像特点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陕西省文物局于2017年出版了《陕西石窟内容总录·延安卷》一书。但该书仅对石窑石窟的位置、时代、形制及保存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1]362—366,未介绍石窟内造像情况。2018年5月,笔者对石窑石窟做了全面的调查,现将相关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一、调查情况
  石窑石窟位于延河北岸的天然砂岩崖壁底部,西距延河约30米,西南距延靖(延安至靖边)公路约15米。石窟坐北朝南,由相距1.74米的两窟组成,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1号窟和2号窟。石窟外壁经凿平,前部凸出一宽0.3米、高0.35米的长方形石台(图二)。
  (一)1号石窟
  长方形窟门,宽0.83米,高1.55米。窟门上方凿有“人”字形窟檐槽和圆形椽窝,宽1.43米。窟门外东侧壁面有圆首碑形题记一方,宽0.33米,高0.56米,阴刻楷书3行,共计22字,内容为:“张义,男张俊,」施主通川谷砌地[北?],」崇庆元年二月十七日记。”(图三)
  窟室平面呈长方形,宽2.08米,进深2.7米,高1.92米,平顶,无藻井,四壁均有造像。窟室北侧有长方形台基,长2.08米,宽0.3米,高0.28米。
  1.北壁
  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人物像和坐佛像,整体风化残损严重(图四)。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头部均残失。主尊残高0.78米,着通肩袈裟,左手抚膝,右臂前举,右手残失,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座高0.88米,宽0.56米,底部有几案承托。主尊像上方两侧各有一身飞天,残破严重,残宽0.2米,高0.15米。主尊像两侧各侍立一弟子,均残高1.25米,双手置于胸前,站立于束腰仰莲座上。座高0.37米,宽0.25米。二弟子外侧各立一菩萨。左侧菩萨高0.93米,袒胸,上身披帛,帛带绕双臂飘垂于身体两侧,下身着裙,左臂屈肘上举,左手似持物,右臂残,立于束腰仰莲座上。座高0.4米,宽0.3米。右侧菩萨高0.95米,两肩披帛,帛带绕双臂飘垂于身体两侧,双臂屈肘,双手持物,所持物的一端斜搭在右肩上,立于束腰仰莲座上。座高0.45米,宽0.26米。
  北壁左侧上方雕坐佛像三尊,均高0.17米,着垂领通肩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座高0.04米,宽0.09米。右侧上方雕人物像一尊,通高0.34米,像高0.2米,沙弥相,双手持锤形物,行走在云头上。
  2.东壁
  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造像可分为三组,由北向南依次为自在观音像、文殊菩萨像和地藏菩萨像;下层雕十冥王像和六罗汉像。造像头部均残失(图五)。
  (1)上层
  自在观音像雕于圆拱形山石龛内,龛高1.05米,宽0.67米。观音高0.75米,头戴宝冠,披发,宝缯垂肩,袒上身,胸前佩璎珞珠串,斜披腋络,两肩披帛,帛带一端绕左手沿长方形座自然下垂,另一端绕右臂飘垂,下身着裙。左手撑于座上,右手置于屈起的右膝上,左腿自然下垂,自在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跣足,左脚踩单莲台。须弥座高0.48米,宽0.5米。观音像右側上方雕杨柳净瓶一只,通高0.17米。净瓶下方雕一人立于祥云上,高0.28米,着交领长袍,腰系绦带,双手抱拳于胸前。人物像下方雕白马驮经,通高0.4米,马身长0.29米,高0.22米。马作行走状,头部及前腿残失,马背仰莲座上置包裹经书的包袱,包袱飘带上扬。观音像左侧下方雕一立于云头的弟子,高0.26米,着交领广袖长袍,双手置于胸前。弟子像下方雕世俗人物像两身,左为侍女,右为男性老者,均高0.26米,风化严重,着广袖长袍,双手置于胸前,站立于祥云之上。
  文殊菩萨像菩萨像残高0.48米,上身残损严重,可辨头发散垂于左肩,胸前佩璎珞珠串,斜披腋络,披帛由左肩绕左臂垂于座上,左手残,下身着裙,结跏趺坐于由狮子承托的仰莲座上。座高0.2米,宽0.25米。狮子呈行走状,长0.63米,高0.56米,仰头,左前腿直立,右前腿残失,两后腿弯曲撑立,卷尾上翘。狮身佩绶带,系有铃铛和缨穗。狮奴高0.33米,侧身贴于狮身站立,着长袍,足蹬靴,双臂屈肘,双手紧拉套在狮头上的缰绳。狮头前立三人,分两排立于云头上。前排为善财童子,高0.28米,袒上身,披帛,双手合十,下着裙,跣足。后排左为佛陀波利,高0.41米,着交领广袖长袍,双手合十;右为文殊化现老人,高0.28米,颌下胡须较浓,着广袖长袍,腰系绦带,右手持杖,杖上端斜倚于右肩。
  地藏菩萨像像高0.55米。菩萨头戴披帽,着右衽僧衣,袖手,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仰莲座下为双层覆斗形基座。座通高0.3米,宽0.32米。菩萨两侧各侍立一弟子。左侧弟子像残高0.46米,着右衽广袖僧衣,右臂残,左手执锡杖,立于方形须弥座上,座高0.12米,宽0.16米,锡杖残高0.61米;右侧弟子像高0.48米,着右衽广袖僧衣,双手捧摩尼宝珠于胸前,立于方形须弥座上,座高0.14米,宽0.15米。地藏菩萨像左侧上方有发愿文题记一方,阴刻楷书,共4行,满行8字,共计24字,内容为:“□子施主」刘成打造罗汉主」三十七身,愿合家安」□,大小无灾。”(图六)   (2)下层
  由北向南依次雕六罗汉像和十冥王像,呈“一”字形排列,风化残损严重。
  六罗汉像雕于长方形龛内,其中一尊位于北壁与东壁交角处,龛宽1.2米。像高0.32~0.4米,均着右衽广袖僧衣,姿态各异,有跏趺坐、倚坐、自在坐等,袖手、双手抚膝、单手持物或单手结印。龛下方偏南雕力士立像一尊,像高0.21米,双手抱拳置于胸前。
  十冥王像雕于长方形龛内,宽1.85米,高0.44米。其中九尊雕于东壁下端,另一尊雕于南壁下端。像高0.32~0.4米,均为倚坐,着广袖长袍,腰系绦带,绦带下垂至脚面,脚踏长方形踏座。踏座宽0.12米,高0.04米。
  3.西壁
  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造像可分为5组,由南至北依次为佛塔、一佛三胁侍、普贤菩萨像、三世佛和一菩萨四胁侍;下层雕十罗汉像(图七)。
  (1)上层
  佛塔共十三级,上五层残毁,残高0.8米,塔基宽0.6米。塔基处原有图案,因风化严重,已不可辨识。
  一佛三胁侍像雕于拱形龛内。主尊佛像高0.22米,着右衽袈裟,袖手,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座高0.7米,底部有几案承托。左侧一胁侍高0.27米,高发髻,着圆领长袍,双手捧物于胸前,右臂搭帛带,帛带垂至膝部。右侧二胁侍高0.25米,均着圆领广袖長袍,双手捧物于胸前。主尊佛像左上方有发愿文题记一方,阴刻楷书1行,共5字:“室主和尝张”(图八)。
  普贤菩萨像像高0.36米,头和手均残损。菩萨披发,上身外罩僧袍,两肩披帛,帛带由双肩绕双臂垂于座上,胸前佩璎珞珠串,下着裙,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座高0.2米,宽0.26米。仰莲座下承托之物残损严重,残宽0.3米,因此造像与东壁骑狮的文殊菩萨相对,推测或为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按对称原则,白象为头南尾北。象奴高0.32米,双手持缰,亦残损严重。象奴后侧有立像一尊,高0.48米,着右衽广袖长袍,袖手,似为普贤化现人物。菩萨像右侧下方为并排立于云头的木叉和弟子。木叉高0.26米,右侧身残,可辨袒上身,披帛,帛带由左肩绕左臂垂于膝下,双手合十,下着裙;弟子高0.38米,着广袖长袍,双手合十。
  三世佛拱形龛内雕坐佛三尊。中间佛像高0.2米,着通肩袈裟,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座高0.11米,宽0.08米。两侧佛像高0.18米,均着通肩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座高0.11米,宽0.07米。佛像左上方有发愿文题记一方,阴刻楷书,共2行,满行5字,共计9字,内容为:“三尊子佛」施主刘僧见”(图九)。
  一菩萨四胁侍像菩萨像高0.56米,披发,上身披袈裟,胸前佩璎珞珠串,斜披腋络,披帛绕肩,帛带绕两臂垂于座面,双手残失,似作持物状,所持物斜搭于右肩,下着裙,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须弥座上。座高0.32米,宽0.19米。须弥座束腰处雕一动物,似为象,宽0.08米。菩萨两侧各有二胁侍,像均高0.5米,着右衽广袖长袍,双手捧物,立于方形座上,座高0.07米,宽0.12米。
  (2)下层
  十罗汉像呈“一”字形排列,像高0.35~ 0.41米。均着右衽广袖袈裟,姿态各异,有跏趺坐、倚坐、自在坐等,袖手或双手抚膝。
  4.南壁
  释迦涅槃图位于南壁西侧上部拐角处,雕于长方形龛内,龛长0.9米,宽0.6米,进深0.07米,上、下两端刻斜线纹。释迦身长0.35米,头朝西,面向北,侧卧于床上,床侧搭有帷幔。床四周雕刻十大弟子,像高0.12~0.2米,均着右衽广袖袈裟,姿态各异,或低头哀悼,或掩面哭泣,或轻抚佛身。龛外下方雕舞蹈人物两尊,高0.25~0.28米,均束高发髻,上身着长袖短袍,下身着长裤,腰系带,足蹬靴,两臂弯曲上举(图一〇)。
  (二)2号石窟
  长方形窟门,宽0.79米,高1.53米。窟门上方有“人”字形窟檐槽和圆形椽窝,宽1.23米,下方阴刻楷书“石佛堂”三字。窟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15米,宽1.98米,高1.98米。窟室为平顶,顶部中间为棋格式藻井,四周满饰线刻波浪纹。北壁前侧有长方形台基,长2.15米,宽0.65米,高0.3米。
  1.北壁
  雕一佛二弟子像,头部均残失,佛像头部用水泥补塑,整体风化严重(图一一)。主尊高0.65米,着通肩袈裟,左手抚膝,右臂前举,右手残失,似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须弥座上,基座底部有几案承托。座高0.75米,宽0.57米。佛像头部两侧各雕一身飞天,仅存轮廓。左侧飞天像身残长0.3米,高0.18米,残损严重;右侧飞天通长0.43米,像身长0.26米,高0.21米,可辨姿势为右卧侧身。主尊两侧各立一弟子。左侧弟子残高1.1米,着广袖长袍,左臂残,右臂平置于胸前,跣足,立于仰莲座上。座高0.24米,宽0.34米。右侧弟子残高1.15米,立于圆形座上,座高0.22米,宽0.37米。
  北壁右上方开一长方形龛,宽0.75米,高0.4米,龛内雕四尊造像,仅存轮廓,残高0.24~0.35米。   2.东壁
  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造像可分为5组,由北向南依次为菩萨立像、文殊菩萨像、十方佛、弥勒像和地藏菩萨像;下层雕十冥王像。造像头部均残失,文殊菩萨像头部用水泥补塑(图一二)。
  (1)上层
  菩萨立像残高0.88米。风化严重,可辨双手置于腹前。
  文殊菩萨像菩萨高0.36米,披发,胸前佩璎珞珠串,斜披腋络,披帛绕肩,双手残失,似持物,半跏趺坐于由狮子承托的仰莲座上,跣足,左脚踩单莲台。座高0.27米,宽0.15米。狮子呈站立状,残宽0.6米,高0.45米,狮头右昂,口微张,前肢直立,后肢残,狮尾上翘,狮身绶带上饰铃铛和缨穗。狮子后侧驭狮者高0.4米,着窄袖长袍,右手叉腰,左手紧握缰绳,左腿残失,右腿直立。菩萨像两侧各有一尊立于云头的人像。左侧为文殊化现老人,高0.34米,着广袖长袍,右臂自然下垂,左手执杖;右侧为佛陀波利,高0.2米,上身着交领广袖长袍,下着裙,双手捧物于胸前。
  十方佛雕于长方形龛内,其中6尊雕于东壁,4尊雕于南壁。像高0.23~0.63米,均着垂领通肩式袈裟,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
  弥勒像像高0.34米,风化严重,仅存轮廓,可辨呈坐姿,右臂残,右手持物。
  地藏菩萨像方形龛内雕地藏菩萨和二弟子像,龛高0.75米,宽0.87米。菩萨高0.46米,头戴披帽,着右衽广袖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座高0.27米,宽0.3米。菩萨两侧各侍立一弟子。左侧弟子残高0.57米,左臂残,右手持锡杖,立于方形座上,座高0.11米,宽0.17米。右侧弟子高0.45米,着右衽广袖袈裟,双手捧摩尼宝珠于胸前,站立于方形座上,座高0.18米,宽0.12米。
  (2)下层
  十冥王像雕于长方形龛内,龛高0.75米,宽0.87米。像高0.23~0.63米,宽0.12米,呈“一”字形排列。均为倚坐,着交领长袍,袖手,腰系绦带,绦带下垂至脚面,足蹬靴,踏于长方形踏座上。踏座高0.03米。
  3.西壁
  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造像可分为4组,由南向北依次为释迦涅槃图、自在观音像、普贤菩萨像和菩萨立像;下层雕十六罗汉像。造像头部均残失,普贤菩萨像头部用水泥补塑(图一三)。
  (1)上层
  释迦涅槃图释迦身长0.33米,头南足北,面朝东,头枕圆枕,侧卧于床上,上身着垂领袈裟,下着裙,跣足。床上挂有帷幔,床后围绕六名弟子,床下方有四名弟子。弟子像高0.13~0.21米,均着右衽广袖僧袍,姿态各异,或轻抚佛身,或掩面痛哭,或昏厥倒地。弟子像下方雕人物两尊,高0.23~0.25米,均上著广袖长袍,下着长裤,足蹬靴,挥舞长袖作舞蹈状(图一四)。
  自在观音像雕于拱形山石龛内,龛高0.73米,宽1.18米,左侧山石有浮雕装饰。观音像高0.75米,袒上身,胸前佩璎珞珠串,斜披腋络,下着裙,珠串和裙带下端均搭垂在座上。左手撑于座上,右臂置于屈起的右膝上,左腿自然下垂,自在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跣足,左脚踩单莲台。束腰须弥座高0.56米,座宽0.45米,顶面刻叶脉纹,束腰处浮雕扭结成麻花状的莲茎。观音像右侧雕杨柳净瓶一只,通高0.19米,瓶身高0.13米。净瓶右侧雕一人立于祥云之上,高0.28米,上身着交领窄袖长袍,下着裙,双手抱拳于胸前。人像下雕白马驮经,通高0.44米,马身长0.34米,高0.26米。马作行走状,马头及右前腿残,马背上的仰莲座上置由包袱包裹的卷状经书,包袱飘带上扬。观音像左侧下方雕一立于云头上的弟子,像高0.31米,上身着交领广袖长袍,下着裙,双手捧物于胸前。弟子像下方雕两身立于云头上的供养人像,残高0.21米。左为男性老者,其后为侍女,均上身着右衽广袖长袍,下着裙,双手捧物于胸前。
  普贤菩萨像菩萨高0.36米,项戴璎珞,胸佩珠串,斜披腋络,披帛绕肩,下着裙,跣足,右脚踏莲台,半跏趺坐于白象承托的仰莲座上。座高0.16米,宽0.22米。白象长0.56米,高0.35米,垂头大耳,睁目,四肢直立,鼻部和尾部残失。象奴高0.31米,头及左臂残失,右手握缰绳,双腿微屈。菩萨像右侧有木叉和弟子像,均立于如意云头之上。木叉高 0.22米,两肩披帛,双手合十,跣足;弟子高0.36米,上身着交领长袍,下着裙,双手抱拳于胸前,右臂搭帛带。菩萨像左侧雕一老者立于如意云头上,为普贤化现人物,高0.34米,风化严重,着广袖长袍,左手自然下垂,右手置于胸前,似执杖。
  菩萨像菩萨高0.87米,上身着广袖长袍,下着裙,双手握念珠,立于仰莲座上。座高0.1米,宽0.32米。
  (2)下层
  十六罗汉像雕于长方形龛内,其中14尊雕于西壁,2尊雕于南壁,龛高0.5米,长2.4米。像呈“一”字形排列,均高0.24米,着右衽袈裟,姿态各异,有结跏趺坐、半跏趺坐、倚坐等,袖手或双手抚膝。
  4.南壁
  佛塔窟门西侧壁面浮雕十三级佛塔,残高1.25米,塔基宽0.44米。宝珠形塔刹,塔身下部雕舍利棺,高0.15米,宽0.13米,两侧各雕半跪人物像一尊,均高0.16米。
  二、相关内容分析
  (一)石窟题记和开窟年代
  石窑石窟1号窟窟门外有“张义,男张俊,施主通川谷砌地[北?],崇庆元年二月十七日记”的题记。其中,“通川”应为今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谷砌地[北?]”的含义尚有待考证;“崇庆”为金卫绍王完颜永济的第一个年号,时间为1212—1213年。据此可知,1号石窟可能是张义、张俊父子于1212年请匠人开凿的。   关于2号窟的开凿时代,因无纪年题记,也无相关史料记载,只能通过比较分析来判断。从造像风格来看,此窟造像身材匀称,体态端庄挺拔,人物比例协调,服饰质感较强,衣褶流畅,刀法细腻,显示出北宋晚期至金代早期的造像特征,与延安地区宣和元年(1119)开凿的石寺河1号石窟[2]282、北宋晚期开凿的新茂台石窟[3]、熙宁元年(1068)开凿的清凉山11号窟(万佛洞)[2]208、金皇统元年(1141)开凿的石泓寺石窟7号窟[4]及邻近的甘肃合水金大定十八年(1178)开凿的安定寺石窟[5]等在造像及服饰风格上极为相似。同时,与1号窟的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总体上较为相近,但2号窟造像整体姿态更显随意,衣饰表现自然,线条流畅,显示出更早的造像特征。由此笔者推测,2号窟的开凿年代略早于1号窟,为北宋晚期至金初期。
  兩窟均未发现官方和军方题记,结合1号窟外壁东侧“□子施主刘成打造罗汉主三十七身,愿合家安乐,大小无灾”的题记可知,石窑石窟应为民间开凿的小型石窟,开凿者可能为信奉佛教的普通民众,开窟目的是祈求家人身体安康,生活平安。
  (二)造像题材
  石窑石窟1、2号窟的造像题材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四种组合,基本反映了陕北地区独特的佛教信仰内涵。
  1.文殊、普贤菩萨像。两窟东西两壁均雕刻对称的文殊、普贤菩萨像,其布局与延安地区钟山10号窟和清凉山12号窟的造像组合极为相似[2]194,220,表明宋金时期文殊、普贤菩萨信仰已在陕北民众中得到认可。同时,两窟均出现了文殊菩萨化现老人的图像,说明这一时期文殊化现老人的故事[6]已在当地流传。
  2.地藏菩萨和十王像。据笔者调查,延安地区宋金石窟中共发现地藏菩萨与十王造像组合11例[7],包括樊庄2号窟、柳园石窟[1]639,921、石寺河1号窟[7]220、新茂台石窟[3]28、钟山10号窟[7]220、清凉山11号窟(图一五)[1]389等。地藏菩萨多作披帽僧形象,两侧分别雕弟子、狮子或闵公、道明造像。十王多位于地藏菩萨下方或两侧,均着广袖儒袍,腰系带,袖手、拱手或双手持笏板。李静杰先生曾对陕北地区地藏菩萨造像的特点进行总结,认为其多作沙门像或声闻像[8],张总先生则提出地藏菩萨的服饰有所变化,“最重要就是沙门形僧人像式戴上了风帽,所执法器以锡杖与宝珠为主”[9]。此外,在陕北延安地区的石窟中,地藏菩萨像还常与自在观音像组合,如钟山10号窟前壁[7]51、贺家沟石窟左壁[1]946以及本次调查所见石窑石窟1号窟东壁等所刻图像,反映了陕北地区以自在观音为现世救度者、以地藏菩萨为死后救度者的信仰观念。
  3.释迦涅槃图和佛塔。延安地区的双龙千佛洞石窟[2]321、樊庄2号窟[1]857、石寺河1号窟[1]647,648等均出现了释迦涅槃图和佛塔的图像组合,且均雕刻有乐舞者。石窑石窟两窟中释迦涅槃图的下方均刻有外道乐舞两身,与石寺河1号窟[2]284、钟山4号窟[10]12等石窟涅槃图中的乐舞者造型相似。石建刚先生认为乐舞者与释迦涅槃图的组合是外道乐舞庆佛涅槃故事的表现[10]。笔者认为该图像组合意在通过释迦牟尼的涅槃提醒佛教弟子遵守法度,具有传法、护法的思想。佛塔同样含有传法的含义,外道通过乐舞来庆贺佛涅槃,并以佛塔供养舍利,代表佛法永存,如唐代僧人若那跋陀译《大般涅槃经后分》所说:“供养舍利即是佛宝,见佛即见法身。”[11]此外,延安地区宋金时期石窟中的释迦涅槃图、佛塔又常与地藏菩萨、十王像组合,如清凉山11号窟(万佛洞)的屏柱面[2]210和樊庄2号窟后壁[1]638等,反映了地藏菩萨受佛祖的嘱托救度众生、传法护法的思想。
  4.十六罗汉像。石窑石窟1号窟东壁下层的6尊罗汉像和西壁下层的10尊罗汉像共同组成十六罗汉像,2号窟西壁下层也刻有十六罗汉像。罗汉像头部均残,姿态不同,有倚坐、跏趺坐、半跏趺坐等。十六罗汉是陕北地区宋金石窟中较为流行的题材,以延安清凉山石窟[2]219以及子长县钟山石窟[1]829—832、富县石泓寺石窟[2]268—269等石窟的雕像最为出色。同时,在甘肃与陕北交界地域,如甘肃庆阳北石窟寺[12]25、安定寺石窟[5]48—49、瓦窑背石窟[13]57—58等,也有相似的十六罗汉题材组合,表明宋金时期十六罗汉信仰在陕北、甘肃陇东一带较为流行,并形成了固定的组合模式。
  综上,石窑石窟的文殊与普贤菩萨像、地藏菩萨与十王像、释迦涅槃图与佛塔、十六罗汉像等图像组合,已在延安地区宋金时期的石窟中较为流行。这些题材是因供养人的信仰需求而出现的,体现了供养人希望通过信仰神灵来祈求家人安乐,亡者超度的美好心愿。
  三、结语
  延安古称延州、肤施[14],处于延河和汾川河的交汇处,南通长安,北通边塞,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是北宋抗击西夏的前沿阵地。石窑石窟位于延河流域杏子河和西川河支流一带,这里是宋金时期军事防御的重点地区。据清道光《鄜州志》“西夏入侵鄜延金明(今延安安塞金明寨)以南二百里间相继不绝”[15]的记载可知,金明寨在宋金时期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而石窑石窟所在地距其仅有10公里,同样受到了战乱的影响。身处战争坏境中,民众只能把安居的希望寄托到神佛的身上,祈望借助菩萨和罗汉的法力来结束战乱,恢复和平、安宁的生活,因此,石窑石窟的造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浓厚的世俗化气息,体现出鲜明的地方佛教文化和信仰特色。
  石窑石窟的发现,为研究陕北地区宋金时期的造像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与延安及甘陕交界地区的其他石窟相比,石窑石窟造像的时代、题材、图像组合和雕刻技法,既有相似之处,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为研究佛教的发展和佛教文化与艺术的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陕西石窟内容总录编撰委员会.陕西石窟内容总录:延安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2]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延安石窟菁华[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3]冉万里.陕西安塞新茂台石窟调查简报[J].文博,2003(6).
  [4]贠安志.陕西富县石泓寺勘察报告[J].文博,1986(6).
  [5]董广强,魏文斌.甘肃合水安定寺石窟调查简报[J].敦煌研究,2010(4).
  [6]冀培然.五台山与文殊信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4).
  [7]石建刚,杨军.延安宋金石窟地藏造像的考察与研究[J].敦煌研究,2018(6).
  [8]李静杰.陕北宋金石窟佛教图像的类型与组合分析[J].故宫学刊,2014(1).
  [9]张总.风帽地藏像的由来与演进[J].世界宗教文化,2012(1).
  [10]石建刚,贾延财,杨军.延安地区北宋石窟涅槃造像中的乐舞图像考察[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5).
  [11]大般涅槃经后分大正藏:第12册[M].若那跋陀,译.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903b.
  [12]甘肃省博物馆,庆阳北石窟文物保管所.庆阳北石窟·泾川南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3]臧全红,董广强.甘肃省合水县几处晚期石窟调查简报[J].敦煌研究,2009(5).
  [14]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宝塔文物[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4.
  [15]吴鸣捷,谭瑀,徐效陵,等.道光鄜州志[M].道光十三年版影印版,1833.
  〔编辑:张晓虹;责任编辑:谷丽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2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