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控制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管理的发展,建筑业管理方面在蓬勃发展。现代建设管理公开招标方式是建设项目招标组织遵循的路径,建筑企业应重点分析市场竞争等具体情况投标,并根据中标情况进行精细化成本管控,从而有效保证企业实现长期发展。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booming. Moder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pen bidding mode is the path followed by the bidding organiz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other specific conditions of bidding, and carry out fine cost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winning situ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ensur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成本控制
  【Key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s; bidding quotation;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0-0120-02
  1 引言
  项目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保证自身利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技巧、成本控制为重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和抉择提供参考。
  2 常见投标策略
  2.1 选择评标最高分投标策略
  投标企业要实现评标最高分就要投标前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内容,分析评标办法中评分标准,同时要积极了解工程项目所在行业市场行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些行业市场,评标是以报价最低者为基准的,这时如果是竞争激烈的项目或企业想开发更多战略性项目或进入新市场,就需要投标企业具有较好的资金支付能力和企业声誉,采取低成本的奖励策略来实现低报价中标,赢得评标最高分。
  2.2 利润最大化原则报价策略
  在一些建设项目中,施工进度、技术要求标准高,工程条件艰苦、困难重重,这种情况建设单位更需要一个技术可靠、专业、有影响力的建筑企业。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逐步在减少,拥有高科技、高管理水平的建筑施工企业就可以利用高价中标战略实现利润最大化。
  2.3 多种方案投标策略
  投标企业应在综合风险评估范围内组织评估,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评审,从而使投标方案更加可行,引起建设单位的重视,并加强技术经济论证。如果招标文件允许,可以提交多个投标书,修改一个条款,就有可能降低投标总价。但要注意的是,投标企业对投标方案的建议不宜过于具体,应保留方案的基本技术内容,避免技术信息的传播。
  3 投标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与相关方的关系。投标过程中,要尽力与建设单位及同行投标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取更准确、更有利的商业信息。第二,施工组织设计。高水平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直接关系到投标单位能否中标。因此,在相关各专业人员的参与下,施工组织设计准备工作对投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拟议预算。拟议预算是提交投标书的一个重要基准,准确的编制有助于在投标中突显出建筑企业的经验。第四,投标报价决策。报价决策是投标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事项,其反映投标企业的智慧、战略和综合能力,有利于中标后合同的签订,正确决策投标报价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4 投标报价技巧的阐述
  4.1 选择投标方式,做好报价准备
  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投标方式,才能增加中标的可能性。在整个投标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选择何种投标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
  4.2 投标文件的评审
  投标文件的评审应在投标过程中整体、系统地仔细审查。审查前要充分了解招标文件中开标、评标以及项目招标范围、质量要求、工期、价款支付、奖罚等相关情况,这样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审查文件。在审核投标报价时先对整个招标项目的直接成本进行详细审查,如人工、机器、材料成本以及包括间接成本、利润、税金在内的施工成本估算,以及工程保险费和企业所得税等,均应具有足够的可预测性,这样就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4.3 低成本奖励策略
  低价中标策略的基本原则就是尽量降低报价,抢占价格优势。在建设市场的招投标过程中,尤其是公路建设市场的招投标,通常是以报价最低的投标单位为基础评价其他单位的施工組织设计、财务、质量安全等指标的依据。因此,在投标竞争激烈或大型的项目中,投标企业可以考虑内部低成本奖励策略控制方式,以实现低报价中标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4.4 不平衡报价的合理运用
  根据项目进度计划的计算模型,在对招标项目的工程量清单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单价的基础上,投标人可以合理采用工程量清单“缺陷”进行不平衡报价的方法,就是投标企业在投标阶段报价时,根据招标文件中相关程序,是可以通过提高项目工程量清单上某些清单项的综合单价,相应降低其他清单项的综合单价,并在相同总价的基础上可以调整这些清单项的总价,从而控制报价。招标工程量清单,投标企业是不得对其进行修改的,只能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由于各种因素,工程量清单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缺陷”。投标企业要善于研究发现并可以合理利用这些“缺陷”来编制投标报价文件,从而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更有效地控制造价。
  5 成本控制
  5.1 招投标阶段
  建设单位招标程序必须公平合理,在招投标阶段得到充分控制,而投标文件最基本的编制要求就是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报价。要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并编制相应的招标文件,在满足相关条件后,在招标文件中选择并说明合同价格的形式、明确条件。评标时应当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可以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过程中实行严格管制,保证评标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保证评审质量,避免不公平竞争的发生。建筑施工单位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对项目背景以及招标文件要求的调查与研究,灵活运用报价相关技巧,进行投标决策、方案拟定、成本预测、报价决策进行造价管控。
  5.2 项目施工实施阶段
  在项目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应按比例分摊工程造价。以上设计阶段是按比例估算费用的;在投标阶段,是根据成本预测确定投标报价;在项目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非常重要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的是控制施工成本可以节约整个建设项目成本,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需要通过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管理机制、控制施工阶段各组成成本等方面来实现,注重监督、重视工程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企业人员应注意对工程合同中初始造价及清单进行认真分析,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并经常进行经济活动分析,随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在施工结束前要进行结算前分析准备,目的是将工程成本控制住,以尽可能地确保项目利润。
  5.3 项目结算与决算阶段
  随着建设项目的结束,实施期的成本将充分反映整个建设阶段的成本。一般来说,工程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施工过程的重要标准,也是施工效率的依据。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此阶段是竣工结算的重要阶段,应在工程的过程结算基础上,收集整理有利依据,把握好最终结算的机会,为企业盈利做最后的努力。
  5.4 动态项目成本管控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多方合作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建设工程量的增加以及工程造价的失控。因此,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不应是静态的,而应根据项目的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管控。
  5.5 决策流程图成本管控
  项目成本管理者期望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保持一致,但施工过程中的许多意外因素可能会导致成本之间的显著差异,或是因为所提供材料的价格或是工程设计等的变化,都可能会改变施工成本,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单位应根据需要使用决策流程图来应对成本的变化。
  6 结论
  对于建筑企业,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控制工作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投标报价时,企业首先要依据自身对项目成本管控的能力,合理预测项目成本,再根据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情况等,来作是否进行投标报价、投标如何报价的决策。成本管控是中标后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成本測算、分析、纠偏,能否做到把控好过程中各环节的项目造价,是决定是否能够实现企业预期利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文静,刘庆树.浅谈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4(04):41.
  【2】王本峰.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控制探讨[J].工程管理,2016(33):58.
  【3】黄荻.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2016(3):43.
  【4】史世强.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2018(8):67-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37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