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时期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创新和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在第一时间了解我国关于创业的各项政策法规,以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减少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阻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
  高校教育是为学生提供高等学习场所,也是向国家以及和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现如今我国国内各个产业已经处于饱和发展状态,需要新型思想带动和活跃传统产业,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也要响应国家人才需求,借助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以创业教育为基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国家整体创业者的思想政治心态,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素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使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科学地应对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下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错误。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在创业中充分发挥自我价值的重要意义,从而促进学生以社会及国家发展作为重要责任,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二,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交流能力、专业素质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还可以加强学生创业的洞察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创业,从而取得创业的成功。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全面客观地分析创业形势和政策
  就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讲,教师几乎不会分析当前的创业环境以及创业政策。这就造成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估现阶段的形势,无法结合基层的具体情况对个人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在创新过程中出现很多阻碍。还有很多创业者都选择到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发展,很少到三线或者四线城市,然而,尽管在大城市的创业机会相当多,却要面临着很多竞争压力。那么,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观,让其可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得不到稳定发展;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防止其出现犯罪行为。
  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要根据周围的现实情况以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对创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促使学生合理地制定創业目标,让学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容易受到地方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与学生一起认真地解读创业政策,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有关形势政策的内容当做关键点,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对国家文化及政治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显著地减少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碰到的风险。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融性,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坚定创业的信心
  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规范作用和转化作用全面地发挥出来,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斗志,鼓励学生在创业中勇于克服困难,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创业就业中具备更多的个人竞争优势。
  首先,当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都来自班级辅导员。对此,学校应积极组织有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因为辅导员不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对心理教育知识掌握得很少,而创新创业教育对心理专业知识有相当高的要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因此,学校应该要积极地组织有关的专业教育培训,使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了解最基本的心理教育方式。教师只有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创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高校要加强学生创业的心理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创业中的心理疏导,要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艰难困境,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教师和朋友交流,对于他人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尝试着采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最后,高校要深入调查学生各方面的心理情况。高校应该积极地开展对各专业、各类型、各籍贯的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工作,尤其是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特定心理情况,要迅速地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辅导,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高效性,保障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成功创业。
  三、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点
  (一)始终坚持创业教育理论
  (1)实现教育方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出眼界广度决定了创业质量,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视角。
  (2)实现教育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需要包含职业精神培养、专业精神培养以及传承精神培养,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衡量观念。
  (3)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采取弹性教学手段,尽可能调动现代化思维来调动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物质判断观念。
  (4)实现教育评价机制创新。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中融入创业教育理念,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的完善,教育评价机制转变为能够衡量双重教育结果的评价机制,准确评价高校教育质量。
  (二)始终坚持创业育人模式
  传统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育模式为主,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夯实,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团队需要将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转变,转变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的理论教育古板印象。此外创业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突出场外教育的重要性,避免固定场所教育过多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因此需尽可能多开展场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教育模式中感受到创业精神。   四、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视域下的教育教学理念,需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内融入时代发展特征,突出创业教育对于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高校思政教育者需始终坚持创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人才培养方向。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创业人才培养中培养其正确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标杆,只有创业教育内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理念,才能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政治思想统一下进一步发展,让大学生在社会创业进程中思想偏离情况发生机率降至最低。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高校内部的思政教育队伍需要与院校内部的创业与团队进行合作,通过教育理念融合下的创业指导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受教育需求进行教育内容调整。创业教育理念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指导理念,思政教育者主要负责对大学生的思想理念进行引导,创业教育者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实现提供实践途径,在创业指导中心内需要保证不同教师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范围。如高校内部已经出现一名具备创业意识并拟定好创业计划的大学生,创业教师需要对该名大学生的创业计划进行查看,确保大学生的创业计划以及大学生个人能力满足创业标准时,创业教师可将大学生送至下一阶段的创业思政教育培养工作,对于思想政治存在问题、创业方向存在违法倾向的大学生,需将教育工作上升至思想教育层次,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性对该名大学生进行思想状态引导。确保每一名大学生在经由创业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后,都能以良好正确的思想状态步入社会发展之中。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
  (1)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招聘方面入手。通過提升高校招聘思政教师的招聘门槛,确保高校招聘到的思政教师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教育能力,具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历。
  (2)可对高校现有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二次教育。通过对高校已存思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开通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板块
  在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可选择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以微课形式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便捷自由的教育可能。借助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构建“网络视频+实体项目”的教学结构。微视频是需要教师进行自主创作教育内容,制定的教育内容需要贴合当下思政教育实际需求。实体项目方案的设计需要保证学生在自主开展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实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观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后学生的思想层面不会出现明显性错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自发思想。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创新创业方式,避免在创业中出现方向错误的问题,从而科学地引导学生创业。同时,教师还要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国家政策和形势,从而将创业风险降低到最小化。并且,教师必须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融性,正确引导大学生坚定创业的信心。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从而将更多的新鲜血液输入到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中。
  参考文献
  [1] 易宏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提升路径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32):14,20.
  [2] 刘艳华.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7-9.
  [3] 布敏.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1):122-123.
  作者简介:王甜甜(1989- ),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测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52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