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公共法律服务路径优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海南自贸港建设对公共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立足于海南省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现状,针对实践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的路径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自贸港建设;公共法律服务;路径优化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目标要求,而公共法律服务是实现法治现代化必要前提和基础。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建设海南自贸港这一重大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公共法律服务的有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选择三亚市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口,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和个案访调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一手调研资料,以此为基础对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侧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查找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输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进而提出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路径的对策和建议。
  一、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一)基础布局与平台建设
  1.实体覆盖加网络热线。三亚市整合了律师公证、法律顾问、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各项法律服务资源和功能,建成了覆盖市、区、村三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154个,覆盖1个地级市、4个行政区、1个生态区和149个村(社区)平台,为群众提供了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法律服务区域供给不平衡,供给水平低的问题。同时在政务媒体进入“3.0时代”,大力打造“三亚司法”微信公众号,将其整合成为集新闻宣传和业务拓展为一体的宣传服务主阵地。
  2.公共法律资源的区域分布。三亚市共设置法律服务中心5个,各区设置各1个,实现了全覆盖;律师事务所21家,其中天涯区12家,吉阳区9家。目前崖州区、海棠区、育才生态区尚无律师事务所进驻;基层法律事务所3家,天涯区、崖州区、海棠区各1家;公证处3个,全都集中在吉阳区;人民调解组织173个,天涯区47个、吉阳区57个、崖州区33个、海棠区24个、育才生态区12个;法治宣传基地9个,天涯区2个、吉阳区3个、崖州区1个、海棠区2个、育才生态区1个.
  (二)产品供给和服务
  三亚市组建三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探索建立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模式,设立三亚市第一家合作制公证处——三亚凤凰公证处,并重点引进国内金杜、德恒、竞天公诚、广东华商等高端律所,依托顶尖律所的优质法律资源处理律所处理本地大型企业破产重组、股权转让、海外并购等复杂案件。此外,三亚探索“1名法律顾问+1名法律事务联络员+1个法律顾问服务团”的“1+1+1”法律顾问服务新模式,实现全市149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三)供给效果和社会效应
  1.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宣传到位,成效明显。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知晓度较高,有70.8%的群众表示知道该平台的存在,高达76%的群众知道“12345”热线平台,且有近一半群众拨打过该热线电话以求解决问题。
  2.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较高,社会效果发挥良好。问卷数据显示,群众对村(社区)律师工作的满意度高达80.2%,对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的整体满意度高达96.9%,表明这项以人民为中心的惠民工程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3.“三亚司法”微信公众号关注度高。从公众号的后台数据分析发现,目前累积关注公众号人数有12260人,有1051万人次已通过这一平台获得专业法律咨询,其中法律咨询和线上公证两个板块的被访问数量较高。“三亚司法”微信公众号提供的线上法律咨询和公证办理的功能,突出实现了极大地方便群众的目的,有效达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眾少跑腿”的服务效果。
  二、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服务资源还未实现布局最优化
  如三亚市崖州区承担着崖州湾科技城这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导性项目,海棠区也是三亚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行政区,然而这两个区至今仍未有高端律所、公证处和法律服务中心进驻,承接高端法律业务的能力有限,在处理伴随着当地经济产业转型而来的一系列金融、消费、知识产权法律纠纷事务时,无法实现有能力的法律服务主体提前介入并且提供相匹配的服务。
  (二)尚未精准抓住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的差异化
  当前三亚土地房产纠纷、劳动社保纠纷和婚姻家庭纠纷法律服务需求排在前三位,但从问卷调查来看,有31.7%的人认为法律服务业务受理范围比较有限,18.3%的人认为法律服务的形式单一,大部分群众接触公共法律服务局限于法治宣传活动,这说明目前的法律服务产品还未能完全精确定位群众需求,供给和需求出现部分错位,供给产品还不够丰富全面。
  (三)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参与度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有80.5%的群众更愿意选择在实体平台面对面咨询,20.8%的群众认为热情服务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有超过一半的群众认为在法律服务中心办事程序不够简易,等待时间长,而有31.1%的人更看重服务时办事程序便捷。
  (四)高端法律服务人才匮乏
  三亚市的法律服务机构规模偏小,品牌竞争力偏弱。本地律所及律师的业务集中在较为传统的诉讼领域,自贸港建设和总部经济产业引领下所需的金融贸易、知识产权、海洋海事等非诉业务较少,距离形成国际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队伍尚有较大的落差。
  (五)智能化的法律服务不够成熟
  数据显示,仅有2.4%的人在寻求法律帮助时采用网络咨询方式,且三亚市各大景区、园区等智能化法律服务终端系统还未完全到位,表明当前三亚市的智能化、信息化法律服务不够成熟,法律服务人工智能投入不足,群众使用率不高,对于法律服务的数据整合能力不够强,可视化分析不透彻,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数据联动。   三、公共法律服务路径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三亚市应该以海南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结合自由贸易港的法治化要素指标,进一步完善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规划,不断优化三亚市公共法律服务路径。
  (一)高质量开展基础布点
  重新绘制三亚“法治地图”,解决法律服务职能碎片化、条线分割等瓶颈。通过突破地域和行政管辖限制,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统一调度,拉近市民与法治资源的距离,培养市民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习惯,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和高效运行。首先,在实现“市—区—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各大景区等设立集律师、公证、商事调解等法律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站,投入使用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服务器,服务三亚市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次,瞄准行政区划定位,输入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引进高端律所在海棠区、崖州区设分所,满足海棠区国家海岸建设、崖州区的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力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发挥“大三亚”经济圈南部片区对东西部的辐射作用。第三,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法律服务机构设置。设立集知识产权、民商事、涉外法律服务等为一体的三亚自贸港法律服务中心(加挂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牌子),与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加强合作,对知识产权实现从权利产生、确认、交易及纠纷解决的服务与保护的全流程覆盖,提供更集中、更全面、更專业的知识产权综合法律服务。
  (二)充分满足服务需求差异化
  在对投资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模式下,未来可能会有一些企业投资于未在原有名录中列明的产业,这些市场主体在设立和经营过程中将遇到以往没有发现的法律困惑,需要开辟这一方面的法律服务领域,及时补充服务供给。同时,通过建立旅游纠纷集中审理机制、设立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知识产权法庭、建立商事仲裁等措施,努力营造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服务环境。三亚市正重点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迫切需要用高科技助力执法、司法,打造三亚成为“科技+法治”的法治智慧之城。例如,目前崖州湾中心渔港正积极开展与京东商城、京东物流合作,改变传统的渔货交易方式,通过透明比价进行网上交易,这将产生涉及到网络消费、物流活动等新的法律关系。法律服务应该率先预见这些潜在的法律争议,做好提前介入,掌握风险化解的主动权。
  (三)以人为本、以“智”为纲提升服务水平
  在互联网法律服务进入“3.0时代”,回应群众对于人性化法律服务的朴实呼声显得尤为重要。法律服务供给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给末端的因素,而人的服务和科技的服务无疑是核心。
  一方面,要打造优质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提升法律服务质量。着力培育转变本地律师的执业方向,拓展在金融、知识产权、IPO、土地投资开发等领域的非诉业务,鼓励引导公证机构参与涉外、涉侨、体育、文化等领域的公证服务。继续引进国内高端律所,设立合作制公证处,培育品牌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机构。整合三亚市司法行政资源和本地高校学术资源,通过与高校联合共建的方式,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法律服务人员执业水平和执业道德。逐渐引导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创设法律服务民非组织、社会团体等,如支持设立三亚凤凰公证研究院、三亚致知法律培训中心等专业法律智库机构,让法律服务提供的主体更加多元化,服务更加专业化。
  另外一方面,还要建构“智慧司法”体系和启用外部智库。积极研发具有三亚司法行政特色的信息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三亚市律师信息管理平台、“智慧调解”等程序,加快推进三亚市“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与深圳蓝海外国法律查明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中心等机构合作,探索建立外国法查明法律服务机制,为政府部门、裁判机构、外向型企业、准备域外诉讼的当事人等提供外国法专家咨询、智库调研、法律信息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加大数据归集整合,广泛集成仲裁、诉讼、信访、行政复议以及互联网、服务窗口等渠道获取的矛盾纠纷信息,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数据库,筑牢矛盾纠纷预警防范数据基础。
  四、结语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海南的重要任务,我们应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合理布局、优化产品、培养人才,构建数量充足,覆盖广泛、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法律服务体系,增强全省公共法律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焕彬.公共法律服务驻在式调研报告[J].中国司法,2019(5).
  [2] 陈德强.关于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供给侧结构的探索[J].管理论坛,2019(9).
  [3]姜田龙.辽宁自贸区法律服务市场的新变化及应对[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
  [4] 蒋思佳.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公共法律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法制与社会(上),2019(2).
  作者简介:王伟(1970- ),男,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刑法学、教育法治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70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