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庆安韩瓶考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新天

   [摘 要]庆安古镇近年出土了相传为宋朝名将韩世忠军队行军所用的军用水壶--韩瓶。本文对韩瓶的起源、发展及演变做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韩瓶;韩世忠;天威军官瓶
  韩瓶是一种外形粗拙修长、小口鼓腹、通体弦纹、平底有系的陶制器物,质地低档,多为就地取材烧制。相传,它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军队行军打仗时携带的军用水壶,近年来在我市庆安古镇的古河道、古井以及古窑址中时有出土,在江浙一带的其他区域亦多有所见,有时数量竟以百计。如此之多的韩瓶,历史文献却鲜有明确、直接的记载。民国著名史学家邓之诚所著《骨董琐记》记述:“康熙丁亥,有渔人掘得瓷罂数百……或谓此韩瓶也,韩蕲王(即抗金名将韩世忠―笔者著)所遗,得者遂珍之。”这是目前可见的唯一一条与韩瓶有关的较早的文字记录。
  然而,传说毕竟还是传说,在其真实性得以证实之前,尚不足以为据。邓之诚的《骨董琐记》中关于韩瓶的零星记述,亦未能完全解开读者心中的种种疑惑,即作为一种在江浙一带大量出土的器物――韩瓶――在历史上究竟曾经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关于它的正式起源、使用年代及功用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均未见有确切的、详细的记载,本文试图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对韩瓶作一番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韩瓶与韩世忠
  关于韩瓶与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关系,在镇江丹徒岳超墓葬被发掘之前,仅见于民间传说,即认为它是韩世忠的军队行军打仗时随身携带的一种军用水壶,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故名之曰“韩瓶”。这种说法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流传甚广,尤其是在我市庆安一带,除了庆安地名的起源,本身即源于韩世忠抗金这一史实,以及庆安至今尚留有韩世忠抗金旧址如服拎山等遗存外,流传得更多的,则是关于韩瓶的典故。撇开民间传说不谈,我们先来看看历史的相关记载。据《江阴县志》及《常昭合志》记载:建炎三年(1129年),金巫术南侵,刘光世、韩世忠驻军今江阴至常熟福山一线。至今在我市今杨舍镇的庆安、塘桥镇的马嘶桥、韩墩以及凤凰镇的部分地段,即当年沿长江岸线一带的古河道、古井、古窑址中,时有韩瓶出土,其中尤以庆安古镇地域居多,其分布与韩世忠驻军线路基本一致。上海市西郊嘉定区的封浜镇,史载南宋时韩世忠曾驻军于此,1977年也出土过一批韩瓶,从而映证了史上的记载。事实上,大凡韩世忠曾驻军之处,包括现江苏、上海、浙江的一些地方,或多或少都有韩瓶这种特殊的器物出土。如果说上述所述纯属巧合、尚不足以为据的话,那么,以下事实则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2002年12月11日,江苏镇江市丹徒镇一建设工地发现一宋代石室墓,墓中出土了韩瓶一只、还有打仗用的石弹数枚及其他一些器物。墓志表明,此墓墓主为死后被追封为“清远军节度使”的南宋抗金将领岳超。墓志还记载了岳超曾跟随韩世忠抗击金兵、后因病去世,葬于润州丹徒的事迹。该墓中出土的器物,应是当年岳超打仗时随身携带的一些物品,它用无声的语言清楚无误地向世人解读了韩瓶与韩世忠的关系。
  历史记载结合考古发现,使得起源于我市庆安一带且流传甚广的韩瓶与韩世忠的故事得到了映证,说明了民间传说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着相当的事实依据的。最起码,韩世忠及其部下确曾把韩瓶作为一种行军、作战装备运用于当时的部队之中,这一点当属不容置疑。
  二、韩瓶的发展演变
  韩瓶与韩世忠的关系从民间传说和考古两个角度均已得到了清晰的确认。正如历史上很多其他器物的产生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一样,在韩瓶之前,是否也有类似形制和功用的器物存在?换句话说,韩瓶是否从其他类似器物发展演变而来?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上一个世纪的民国初期。1915年夏,河北井陉县一所小学在整治操场掘开一个土埠时,发现一古屋遗址,在一堆破碎的瓷片之下见有十余个陶瓶,瓶高为35―45厘米,形状细长,通体弦纹,烧制得很粗拙,瓶肩上划刻着铭文“天威军官瓶”五字。查阅宋代相关地理资料,可知当时北宋河北郡的地理格局是府四、州九、军六等,当时河北郡西部有天威军等六军,而天威军属井陉县辖。当时属“军”的地名,应该与军队在那儿驻扎较多有关。据此可以推断天威军官瓶应是供驻扎天威军的军官们使用的专用的器物。考察井陉县地属山区,年降雨量较少,雨水多集中在春夏之交,平时用水较困难。由此推断,天威军官瓶的功用,应是以储水为多。类似的瓶子在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
  翻阅《宋史志》,我们知道:北宋末年,金兵南犯。河北的石家庄一带,当时为真定辖地,是双方开始时争夺的主要战场。而井陉县位于石家庄西南部,“天下险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126年金兵分东西两路攻宋,东路完颜宗望于9月26日,破宋军于井陉,取天威军,克真定(今河北正定),随后就发生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韩世忠亦一度率领宋军在井陉抗击金军,后随宋高宗南下,任浙西制置使,继续从事抗金大业。
  上述事实令我们想到天威军官瓶与韩瓶似乎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一个使用于北方,一个使用于南方,但不妨碍我们将二者作一番外观上的比对:首先,从器型上看,二者高宽几乎相同,都是35―45厘米左右,腹径10―15厘米之间,瓶体粗糙修长,通体弦纹(亦称为瓦垄纹),素面,少数施釉,且都是用于宋朝的军队之中,稍有不同之处是天威军官瓶口小,而韩瓶口略大、有四系,仅此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条重要线索,值得我们的关注:一、韩世忠曾率军在河北井陉抗金,而当时驻守井陉的北宋军队叫天威军;二、天威军普遍使用一种特制的叫“天威军官瓶”的陶制盛水器物;三、从外形和材质上来看,天威军官瓶和庆安出土的韩瓶有着惊人的相同和相似之处。四、韩世忠率军在井陉抗击金军后,随宋高宗南下,升任浙西制置使,也就是到了江苏、浙江一带,继续率军抗击金军。
  将上述线索串联起来,并结合天威军官瓶与韩瓶产生、使用的年代及功用,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联性,并从中推测出韩瓶产生的一段发展演变历程。我们不妨大胆设想:韩瓶其实就是由北宋河北井陉天威军使用的天威军官瓶发展演变而来。北宋末,金兵南犯,北方抗金军队纷纷南撤,将他们以前在部队中常用的天威军官瓶携带到了南方,但由于战事频繁,经常长途奔波,天威军官瓶极易破损,于是,韩世忠下令根据原来天威军官瓶的形制,就地取材重新烧制,并结合南方天气炎热、士兵用水量大的需要对器型进行了适当的改动,这便是韩瓶的由来。至于天威军官瓶为什么口沿小,而韩瓶的口沿大,笔者分析,井陉县地属北方山区,年降雨量较少,雨水多集中在春夏之交,平时用水较为困难,士兵取水往往需要长途跋涉,口沿小的瓶子装满水后不易洒泼,且较易于长期存放。而在江南水乡泽国之地,气候炎热,士兵用水量大,将口沿扩大,加装四系,便于穿上绳子随时从河道及井里汲水,且随取随用。也就是说,天威军官瓶与韩瓶在外形上的差别,与两地气候、地理环境的绝然不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作为一种质地粗糙、低档的器物,韩瓶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烧制,这一点和烧造瓷器完全不一样。瓷器的烧造首先要求使用一种专用原料――高岭土,并且对于烧造的火候以及工艺的掌握要求非常高,众所周知,高岭土只产于我国某些特定的区域,并非随处可见之物。而韩瓶是一种陶器,其质地为普通的粘土,对材质以及烧造的火候及工艺上并无太大的要求,况且作为一种陶器,韩瓶极易破损,再加上作为减少部队辎重的考虑,士兵们身背一个韩瓶,带来带去进行长途行军跋涉,并非明智之举。因此,就地取材烧制是较为可能的选择,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各地均有大量韩瓶出土的一个重要原因。1974年12月,就在韩世忠当年驻军的庆安镇不远处,即当年的塘桥镇滩里村就曾发现一保存完好的古窑址,并于1984年8月由当时文化馆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发掘。据记载:当时发现大量韩瓶层层排列,下面有大量木炭及木头,经鉴定年代为宋代(见《张家港古遗址登记》,张家港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该窑址距当时的庆安镇中心区域不远,我们完全可以合乎情理地推断出这是韩世忠驻军部队烧造韩瓶的窑址,从而也再一次从考古的角度映证了韩世忠驻军庆安抗金的历史事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将韩瓶与韩世忠的关系、韩瓶的起源、使用年代、功用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韩瓶实际是由北宋北方地区的天威军官瓶发展演变而来。北宋末,韩世忠率领北方军队撤退到了南方,其部队根据行军作战的需要,在天威军官瓶外形的基础上,就地取材,烧制出了韩瓶这种器物,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军队之中,作为一种多用途的部队行军装备。民间传说有关韩瓶与韩世忠关系的说法,已经从现有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充分的映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6748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