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满藏寨羌山 感动古老阿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谷运贵 陈 岗

  俗话说:义学是有闲人手中的玩偶。有闲暇方才有雅趣,有雅趣才会有真意,有真意自胸中流淌,才会有意海情天,笔墨酣畅的美文传唱于世。但是,闲者自闲,忙者自忙,而文学恰似一位娇美的少女,谁钟情于她,她就对谁投怀送抱,哪管你是忙人还是闲人。现在,我手中正捧读的一本散文集,它的作者是一位多年来不知“闲暇”为何物的人,繁忙一直是他的作息时间表,他曾是一位县长、一位副州长、一位州委常委,更是一位情真意切、使命如山的壮士,一位情满藏寨羌山,感动阿坝大地的痴情男儿,他就是著名羌族作家谷运龙先生,因为他的痴情,文学这位美少女倒也特别青睐他。
  仔细读过《谷运龙散文选》之后,思绪良多,教益不少,但感触最深的还是他的情真意切,亲情、友情、乡情,并在这众多感情烘托下对祖国、对阿坝、对家乡的挚诚之爱,以及作者常常感到的触手可及的、要使家乡人民、阿坝大地改天换地、同奔致富路的沉重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
  
  《一个民族的背影》,读之沉重多于轻悦,使命重于泰山。曾在历史的广阔天地里驰骋疆场,“气吞万里如虎”的尔玛人(羌民族),何以在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衰微、最后只得在岷江河谷的夹岸山峦上找到一片栖身之地,对历史反思的沉重,对民族英魂追寻的诸多启迪,对现实生活的几多祝福和向往,折射出作者对羌民族父老乡亲深沉而执著的爱,浮现在文字之上的全是一片深情。
  “多累的阿奶、多累的尔玛女人。你们勤劳的美德衬托出绝伦的美貌,如蓝天的白云般相得益彰:你们贤淑柔婉的爱情之树永远开不败尔玛人溢香的玫瑰花”。《尔玛女人》中秀外惠中、勤劳善良、用女性稚嫩肩膀扛起一个民族艰难跋涉在历史山梁上的尔玛女人,作者是发自肺腑的山衷的赞美,向她们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作者本人也正是攀附在这些柔弱肩膀上的众多精灵中的一个,他深爱着自己的母亲,深爱着众多像自己母亲一样的尔玛女人,更因热爱而敬重她们品格的高洁、道德的崇高、业绩的宏伟、功勋的卓著。读之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丛生,对那些辛勤劳作在羌山羌寨的尔玛女人,顿生仰慕崇敬之情,实在值得一读,本文也是作者对乡情亲情的一种真诚直白的流露。
  《岷江河、母亲河》,波翻浪涌的岷江河从遥远的山巅走来,在播撒下无数生命的种子,给藏羌人民带来年复一年的丰稔之后,又匆匆地流去了。“流去了,流去了四十年前藏羌人民几千年的悲伤;流去了,流去了三十多年桃花般的红颜和亭亭玉立的身段;流去了,流去了一种形将老去的岁月:流来和将要流来的玉粒金珠,是一种春的年少。”作者魂牵梦绕的是家乡人民的悲欢离合,是父老乡亲的饱暖饥寒,是藏寨羌山的物阜年丰,是山川沟梁的繁荣发展。作者背负的使命,在本书收集的众多篇章里,像沉重的十字架一样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你,不仅作者背负的沉重触手可及,就是作为读者的你我也常会感到肩背负重的蹒跚。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意呢?这正是作者深深挚爱着阿坝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将以赤子之心予以回报的拳拳真情。
  《草原驶来红帆船》、《挂在苹果树上的幽灵》、《通车那天我到小茅坪》等篇章,既看到了作者对家乡新貌的欢欣,更展现其对现实与发展的忧思,透过这些文字,在“一枝一叶总关情”中表达了作者深爱这片热土和它养育了的人民。
  
  二
  
  在《谷运龙散文选》里,不仅仅是弥漫了沉重的使命感,使人读之大气难伸,也常常因高原山川的秀美、高原人民的勤劳智慧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因此使父老乡亲日益富足,扬眉吐气,而令作者在其锦心绣口间洋溢着豪迈的欢娱,澎湃的激情和高扬的熟诚,并以其挚诚之爱,勃郁之情,热切的希望、激扬的鼓励,令藏羌儿女感奋,令古老阿坝感动。比如,在《扎西德勒、圣地啊坝》中,作者这样描写道:阿坝大地,“哪怕是一滴水都有五色的光环,哪怕是一棵树都有婆娑的诗意,哪怕是一尾草都有灿烂的春天,哪怕是一片叶都有缤纷的秋阳……”“九寨沟把人间的万种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黄龙寺把世上的千般蜜意幻化得无比酣畅。花卷天字的草,云鸢雪拥的四姑娘山,波撼野谷的江河。”何其秀丽的山水,何其壮美的山川,是造物主的精心描绘,还是大自然特意的恩赐,阿坝大地上绝美的风景曾多少次感动着作者,更不知多少次令作者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艰苦创业、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更加富足、更加幸福呢?
  阿坝的美好更多的是造物主的恩赐,但也不全然是轻快激越的小步舞曲,更有黄钟大吕般令人振聋发聩的警世之音,那些潜藏的危机常令作者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虽然,“这是一方博大的土地。这是一方深情的土地。这是一方美艳的土地。这又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这更是一方神圣的土地。”但是,“到1999年,阿坝州的土地已沙化3000万亩,是1981年的3倍,其中草原沙化区达2000万亩,并且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递增,危及l1个县123个乡镇385个村50万人,年经济损失高达数亿。无论是沙化还是潜在沙化,均以每年11.8%的速度递增。”在《扎西德勒、圣洁阿坝》中,没有对家乡热土倾情地爱恋,没有对历史和现实担负起沉重使命的人,是难以对这片热土关注如此之深,情寄如此之切的。由此可见,作者对家乡和父老乡亲的挚爱,绝不是只停留在纯朴的亲情和友情之中,应该说他所倾注的爱更深沉、更博大、更热烈、更厚重。
  不热爱自己家乡的人,很难说他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因为,那个曾给予他一腔热血的处所于他都没了怀恋的意义,那么,浩瀚的神州大地就更难激起他燃烧的乡情了。作者不仅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父老乡亲,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家园,他甚至在《山外的世界里》,对我们伟大的祖国,都倾注了博大而宽广的热爱。作者在《感悟北京的辉煌与忧伤》里,对代表华夏文明的长城进行了幽远的追思:“一万多里的蜿蜒、一万多里的腾飞、一万多里的雄奇、一万多里的悲壮、一万多里沉沉滚雷、一万多里粼粼波涛。一种文明的物化,一种物化的文明”。作者以歌颂的笔触在赞美那段雄伟的历史和文明的时候,从心底里涌起的是对华夏沧桑历史的崇敬之情,恰似诗人何其芳的独自:“为什么我的眼里常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者就是这样一位背负着沉重使命感的艰难跋涉者。
  
  三
  
  世代繁衍生息在阿坝大地上的符族人民,不仅心灵手巧,勤劳朴实,更是一群充满智慧,富于创造的智者。作者在《西羌古堡》中所描述的巍巍耸立的雕楼、相依为用的羌寨、纵横交错的水渠、“留眼搭木,靠墙立柱”的房舍,无不折射出这个民族巧夺天工的智慧之光和自主创新精神:还有“不用换气”而进行完整吹奏的悠悠羌笛,开口便唱、抬腿即舞的藏羌锅庄,独具特色的高原饮食文化,如此等等,正应了作者的一句总结语:“文明是一种无限的延续,智慧是一种无边的浸润”。在此,作者优美的文笔、多彩的思绪、闪光的智慧、何尝又不是一座傲立的山峰、一处高耸的雕楼、一溪奔涌的流泉、一束斗艳的山花呢!作者正是他所颂扬的挺立山巅的一株红桦,或是一茎苍松,水远树立着的一面生命的旗帜。
  《谷运龙散文选》共收集作者近年来的代表作43篇,共分为三辑,第一辑:《一个民族的背影》,凡14篇短文;第二辑:《孤独的乡愁》,辑文21篇;第三辑:《山外的世界》,收录短文8篇。扪心自问,让我们这些山间小草般的人物,读过几篇谷运龙先生的锦绣文章,就想站出来饶舌一番,实在有些力不从心,或说是自不量力。但目遇之即可诵,心感之而欣悦,读过《谷运龙散文选》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不写几行文字聊表衷曲,实在心有不甘,于是才成就了上面这些不吐不快的内容。倘要从这些挂一漏万的文字里见识作者横溢的才华,超人的智慧,实在难以达到目的,只有请朋友们去亲口尝一尝谷运龙先生精心培植的香梨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32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