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章次公医案》治痹证用药特色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深入分析了《章次公医案》治痹证用药特色,总结出其辨证首分虚实,善用虫药,法随证变的治疗特色,并对重用西河柳、附子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从药理学角度分析虫类药、西河柳、附子的镇痛作用机理,为现代临床医家治疗本病辨证用药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章次公;医案;痹证;西河柳;附子
  中图分类号:11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441-02
  
  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镇江大港人。其医学师从丁甘仁、曹颖甫,国学问业于章太炎。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宅心仁厚,博学深思,求真务实,无门户之见,多创新精神,主张“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著有《药物学》、《诊余集》、《道少集》等,《章次公医案》为其弟子朱良春先生等编纂而成(简称《医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现将《医案》中痹证的用药特色浅析如下。
  
  1 首辨虚实攻补得宜
  
  《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闭也,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先生认为治疗本病当首辨虚实,病症初起,邪实体壮者当以祛邪为主,提出治痹之法,不外“祛风、散寒、逐湿、活血、通络”,因而治疗本病常用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等祛风胜湿,通经络;附子、细辛、川芎温阳散寒定痛;苍术燥湿;五加皮、防已、蚕沙、秦艽、桑枝、海风藤等利湿通络;当归、红花、赤芍、川芎、鸡血藤养血活血行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体亏损者,则卫外不能,以致风寒侵袭,深入经脉筋骨之间,则患侧酸痛无力,屈伸不能,强伸则痛。对于素体不足。久病不愈者当以益肝肾、调气血为主,同时以祛风、通络、祛瘀而治其病之症结,即所谓攻补兼施。如《医案》中治疗杜男,阳虚不足之体感受风寒湿之气而脊椎疼痛,痛有定处者,方用黄芪益气定痛,并用炮附块、细辛、羌独活温经散寒止痛,当归、芍活血行瘀,海桐皮、威灵仙祛风湿,即补气血、祛风湿同用。而对于肝肾亏损,久坐久立后疼痛加重者,先生多宗“治病必求于本”,“久病须扶正”的原则,重点在补益肝肾,祛邪反在其次,如治疗张女坐骨部常有紧束感,多发作于行走与久站以后,方以补益肝肾气血,强健筋骨为主,黄芪、金毛脊、补骨脂、川断、杜仲用量较大。先生临床常用紫河车、龟鹿二仙胶、枸杞子、桑寄生、狗脊、川断等补益气血阴阳之本,破故纸、巴戟天、肉桂、续断、鹿角霜、仙茅、杜仲等以温肾强腰健膝。
  综观先生治痹之法,当首辨虚实,初起邪实体壮者祛邪为要;素体亏虚,或病痹日久,肝肾不足者宜补益气血阴阳之本,调补肝肾或攻补兼施,方能药效卓著。
  
  2 善用虫药 疏逐剐络
  
  叶天士云:“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杂证总诀》亦有:“病初在经在气,久病人络入血,气血瘀痹而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的论述。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云:“动物之功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先生继承了叶天士等善用虫药的宝贵经验,每于补益肝肾、疏利气血、温阳通络、祛风逐湿之余,配合虫类药物,利用其飞灵走动,搜剔入络的特性,以疗病痹日久之顽疾。如《医案》中治疗雷女腰背酸楚日久,以补为主。方用紫河车、龟鹿二仙胶、枸杞子、桑寄生、狗脊、川断等补益气血阴阳之本,4味虫药娱蚣、全蝎、地鳖虫、蕲蛇祛风通络,散肿止痛,又治疗张女坐骨、腰背及两臂关节酸痛,无论阴晴皆然,再以党参、当归、续断、甘草扶正的同时重用全蝎、蜈蚣、蜂房治痹定痛,收到较好效果。
  《医案》中治疗痹症所用虫类药包括娱蚣、全蝎、地鳖虫、露蜂房、蕲蛇、炙僵蚕6种。蕲蛇祛风通络,透骨搜风,可治风湿痹痛等症,《本草纲目》云:“蕲蛇用于诸风顽痹,皮肤不仁”。据章先生临床经验,蕲蛇治风湿痛在腰部者最佳;蜈蚣、全蝎走窜以祛风通络,其中全蝎有良好的止痛功能,治风湿病疗效卓著。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云:“全蝎色青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蜈蚣开瘀通络,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本草思辨录》谓:“僵蚕,味辛气温而性燥,故主湿胜之风痰”。露蜂房具有祛风攻毒、散肿止痛之功。风寒湿邪入侵之痹痛,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经久不愈,日久则人络成瘀,患者往往气血虚损,精髓不足,运用这些虫类药不仅能增强解痉镇痛之功,又可加强活血化瘀之力。先生医案中虫类药的运用为我们临床治疗本病及其他日久成瘀,缠绵难愈之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看,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全蝎、蜈蚣、白僵蚕均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作用。此外全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能够抗血栓形成;蜈蚣能够增加蟾蜍下肢血流量,直接扩张血管;白僵蚕对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促进大鼠血浆凝块完全溶解。表现出较强的抗纤溶活性。地鳖虫能显著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率、抗血栓形成;药理实验也证实地鳖虫能使6-酮-PGF1。明显升高,TXB2下降,调节PGI2及TXB2的平衡;实验研究表明蜂房水提液6.6-9.9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对慢性疼痛有效。
  
  3 重用西河柳 炮附子 法随证变
  
  西河柳又名柽柳,性味辛凉,功能发表透疹,祛风除湿。先生经验重用西河柳,如治疗“杨男,先是颈项酸楚,而后关节肿痛,天气阴寒,所苦益甚”。方中西河柳用至30g,在原有组方的基础上独其用量之大远超过其他药物,说明先生之治病之法灵活辨证,不拘一格。其按语谓“其含有水杨酸钠,对风湿病具有明显的发汗止痛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西河柳煎剂能明显降低小鼠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抗二甲苯所致的鼠耳化学性炎症,在按50g/kg灌胃给药时有明显镇痛作用,并且对人工发热家兔有一定的退热作用。
  先生在治疗痹证的21案中,有13案用到了附子,并常与养血活血药如当归、鸡血藤等同用以温养气血,或与温阳散寒药如细辛、羌活等同用,以增强止痛之力,三是常与虫类药同用如蜈蚣、全蝎等以搜剔脉络,活血化瘀而止痛。
  祖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素问・痹论》指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又云:“寒气胜者为痛痹”。这说明肿痛与寒湿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附子辛温走窜,可温通经脉而止痛。因而在治疗关节肿痛阴寒偏胜的寒湿痹痛,常用附子配辛温发散的麻黄、桂枝、细辛等辛通温散,祛风胜湿,也可加用川芎,取其活血,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如“杨男,先是颈项酸楚,而后关节肿痛,天气阴寒,所苦益甚。生麻黄、川桂枝、独活、西河柳、细辛炮附块、白芷、川芎”。又治“张女,气候转变剧烈,臀腰腹部之痛更剧。此肌肉风湿之甚者。方用附子温阳定痛,配麻黄、桂枝、防风、羌、独活温经散寒,宣痹定痛”。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附子中含有的乌头碱是其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成分,有人通过对慢性关节炎疼痛大鼠模型0.5g/kg灌胃,其疼痛阈值没有明显变化,而剂量增加至1g/kg时,其痛阐明显增高,研究表明附子能增加脊髓后角强啡呔的释放,通过K-阿片受体介导,而发挥镇痛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5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