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手性药物在现代药物中所占比例较大,手性药物的拆分对近现代的医学药物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中,色谱技术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因此本文特将一些主流的色谱技术进行罗列,并分析其在手性药物拆分中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 手性药物;色谱技术;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223-02
  前言:
  手性药物主要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中心具有手性特征的药物,比较常见的有维生素、甾体、生物碱类药物,这些药物的分子立体结构无法与自身镜像重合,因而被称为手性药物。手性药物分解难度大,而为了更好的了解手性药物特性,必须要完成其拆分工作,为此,研究人员发明出了多种拆分方法,包括生物拆分、晶体拆分、机械拆分、色谱拆分等,其中尤以色谱拆分法最为理想。
  1 手性药物色谱拆分的意义
  手性药物自身先天条件特殊,因此在药理活性、机体循环方面有别于其他药物且各自差异较大[1]。手性新药与人民群众的用药关系密切,因而其研发与生产必须要做到安全稳定,这就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要快速准确的了解手性药物成分特征,而色谱技术便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完成药物分析工作,提高药物质量与安全性[2]。现阶段,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种类较多,包括薄层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等,这些技术彼此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还能够做到优缺互补。
  2 色谱拆分法罗列
  2.1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技术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医学的进步,该技术已发展为高效薄层色谱、离心薄层色谱技术、梯度展开技术等,在手性药物拆分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薄层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中具有诸多优势,包括色谱参数调整简易、分析速度快、效率高、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等,因而在手性药物拆分中应用较多[3]。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仍有着灵敏度偏低的缺陷,因此在使用范围上仍局限于定性分析手性药物。薄层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方法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手性固定相法、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手性试剂衍生化法。其中,手性固定相法主要以手性试剂浸渍性固定相、手性氨基酸金属配体交换、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等为主,国外有学者以微晶三乙酰纤维素作为薄层板对卡洛芬、苯氧布洛芬、氟比洛芬等药进行拆分。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主要以添加手性离子对试剂及其衍生物为主,国外有学者将含有樟脑酸铵的对试剂为展开剂,对含苯基-α-氨基醇的8类药物进行了拆分。
  2.2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较薄层色谱技术晚了四十年,但在手性药物拆分的应用范围上却要广于波层色谱技术,并在当今已发展为应用最广的手性药物拆分技术[4]。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拆分药物上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直接拆分类型,包括手性固定相法和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另一种则是间接类型,只有一种,即手性衍生化试剂法。这三种方法在拆分原理上各不相同,其中手性固定相法和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是把不对称中心置入分子之间,而手性衍生化试剂法是把不对称中心引入分子内部。
  2.2.1 手性固定相法:
  手性固定相法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方便,并且不需要高光学纯度的衍生化试剂,但是在通用性上稍显不足,因而有时会将样品进行柱前衍生化处理,以确保拆分效果。手性固定相法的构成为单体键合高光学纯度的手性异构体,在进行拆分时,手性异构体会同对映体产生反应,其中一个便会生成不稳定对应体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的存在时间较短,正是因此才能够使两种物质因存在时间不同而完成分离[5]。现代的研究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手性固定相法有以下几类:冠醚类固定相、蛋白质键合固定相、纤维素及多糖衍生物固定相、环糊精类固定相。
  2.2.2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同样属于直接拆分类型,因而在操作上亦较为便捷,在拆分期间很少会出现消旋化,可用的添加剂范围也比较宽泛,并且能够从柱后洗脱中回收一定量的纯对映体,但相应的,该种技术所需要的添加剂剂量较大,要保证系统长时间处于平衡状态。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是把手性试剂加入流动相中,使其能够与溶质生成以金属离子配位键、氢键的非对应体缔合物,随后施以常规的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在现代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以以下几类为主,手性诱导吸附、手性包含复合、手性离子对、蛋白质复合物、手性配合交换[6]。
  2.2.3 手性衍生化试剂法
  手性衍生化试剂法属于间接拆分型,对分离条件要求不高,并且分离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较为麻烦,在分离时还需要纯度较高的衍生化试剂,并且容易出现消旋化现象。手性衍生化试剂法是把药物对映体进行衍生,使其生成非对映异构体,然后再实施色谱分离[7]。
  2.3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技术在拆分手性药物上应用较早,它需要选择合适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这些吸附剂一般都具有手性特征,这样便能够有选择性的进行吸附,故而在分离效率上表现较好,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在面对一些易挥发的手性药物时能够保持更高的分离效率,但相应的,在面对一些不具热稳定或挥发性的手性药物时无法达到最佳分离效率,因而对样品类型有着一定的要求。比较常见的气相色谱拆分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环糊精衍生物固定相、手性金属配合物固定相、氢键手性固定相,在这三种类型中,尤以环糊精衍生物固定相的發展速度最快、适用范围更广。气相色谱技术在进行手性药物拆分时,需要先合成合格的手性试剂,然后制柱,再使样品衍生化,随后为其设定准确的色谱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气相色谱技术在进行手性药物的拆分时容易受到一些条件的影响,如色谱条件选择、样品衍生方法差异、手性固定相差异等。   2.4 超临界流体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发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比较前沿的对映体拆分技术,它的流动相是临近或超过临界压力、温度的高压流体。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的拆分上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达到与梯度淋洗相似的效果,它的流动相是超临界流体,在粘度上与气体较为接近,因此在分离阻力上相对较小,同时还能够以细长色谱柱来提高柱效,另外,超临界流体密度同液体无较大差别,溶解能力表现十分良好,因此对于热稳定性差以及难挥发的手性物质也能够起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除此以外,超临界流体色谱在手性药物拆分上还拥有高效、便捷、操作条件要求简单的优点,能够很好的完成多种手性药物的拆分工作。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依照手性选择剂的种类差异可以分为多种分离形式,分别是多糖型手性固定相、环糊精型键合固定相、氨基酸和酰胺类手性固定相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分离技术可以满足不同手性药物的分离要求。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现阶段正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关于流动相构成、流动相密度、压力、温度等参数对分离结果的影响仍需要深入研究,不过人们可以将过往的波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作为参照,研制出不同类型的流动相,以丰富和发展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为不同手性药物的拆分提供恰当的技术支持。
  3 结束语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药物质量和药物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手性药物作为与人们关系比较密切的一类药物,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手性药物的研发与药物分析都离不开拆分技术的发展,色谱拆分作为主流拆分选择,一直都是研发机构的关注重点,通过对几项色谱拆分技术进行罗列可以知道,各个色谱拆分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正确认识每一项技术的
  适用范围,合理科学的应用,以确保手性药物拆分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英杰,赵楠,高立娣.色谱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7,29(11):1622-1627.
  [2] 刘文,邓楠.手性固定相法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1):2265-2268.
  [3] 刘育坚,陈果林, 许志刚. 反相手性液相色谱法在对映体拆分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试剂, 2016,38(7):595-601.
  [4] 徐中其,叶峰,王永乐.毛细管电泳-压力辅助电动进样技术对药物西酞普兰的高灵敏检测及手性拆分(英文)[J]. 色谱, 2015, 33(9):988-994.
  [5] 杜江波,陈笑艳,钟大放.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手性拆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5, 46(10):1122-1130.
  [6] 梁娴,王慧文.手性拆分剂及其手性药物色谱拆分技术的应用进展[J]. 安徽医药,2013,17(1):142-144.
  [7] 袁瑞娟,王雄飛,詹雪艳,et al.磺酸化β-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3,41(4):559-5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7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