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腕踝针对下肢骨折术后切口疼痛干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实施腕踝针技术对下肢骨折术后切口疼痛干预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骨折术后切口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腕踝针埋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30min、2h、6h后的疼痛情况进行再次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腕踝针疗法可以明显减轻下肢骨折术后切口疼痛,提升病人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折;手术;切口疼痛;腕踝针
  【中图分类号】  R197.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271-01
  骨科病人手术大部分伤及肌肉、肌腱、关节、骨膜等感受器,术后疼痛严重,特别是下肢骨折术后病人,早期需要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活动度小。疼痛刺激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疼痛的性质为深部痛,是一种酸胀、定位比较弥散的疼痛。术后疼痛还可以抑制免疫功能,使伤口容易感染,不利康复[1]。腕踝针属于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是20世纪70年代第二军医大学张心曙教授发现并广泛运用于临床[2],针刺部位僅限于上肢的腕部和下肢的踝部,采用皮下浅刺法治疗身体的一些疾病,尤其是各系统的痛证,以其操作简便,安全,起效迅速、完全而得到广泛的运用。本研究为我科下肢骨折术后切口疼痛患者实施腕踝针疗法,减轻疼痛,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膝踝骨科2017年8月—2017年12月下肢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标准:对术后切口疼痛(根据数字评分法[3]评分4分及4分以上)甚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拒绝接受腕踝针治疗的患者;②既往有针灸晕针史患者;③研究者认为不适合腕踝针治疗者;④局部皮肤有破溃、出血者;⑤术后使用镇痛泵。将100例下肢骨折术后出现切口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髌骨骨折24例,跖骨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5例,趾骨骨折2例,跟骨骨折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髌骨骨折18例,跖骨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7例,趾骨骨折3例,跟骨骨折2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按照骨科术后护理常规给予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术后患者主诉疼痛时(NRS评分4分及4分以上)遵医嘱予以0.9%NS250ml加注射液氯诺昔康16mg静脉滴注,40滴/分。观察组在不予静滴镇痛药物,遵医嘱给予腕踝针埋针治疗。
  1.2.2 腕踝针技术操作方法 ① 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临床症状、既往史、操作方法;评估患者的主要症状、病史、舌质与舌苔。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局部皮肤有无破溃、出血、肿胀及疤痕等。② 告知患者及家属腕踝针治疗目的、针刺局部感觉及配合方法。强调患者及家属出血任何不适及时告知。③ 准备物品:选择0.25mm*25mm毫针,75%的酒精、一次性棉签、一次性无菌敷贴、手消剂、污物杯。④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疼痛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注意保暖。按腕踝针分区及选穴原则选择正确的针刺部位。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取下3、4区,跖骨骨折取下2、5区,趾骨骨折取下6区,足舟骨骨折取下3.4区。⑤ 再次确认针刺部位,消毒皮肤,检查毫针的有效期、有无弯折,针尖有无带勾等情况,一手固定针刺点下部,一手持针柄,针尖朝向患部。针身与皮肤呈30°角快速刺入皮下浅层,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浅层刺入,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度,患者无酸麻胀痛感,行针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若有酸麻胀痛感,及时调整针的深度及方向。用无菌敷贴固定针柄。⑥观察有无弯针、晕针、折针及皮下出血等情况。询问留针后有无不适;告知患者可适当活动留针测肢体,出血任何不适及时告知。一般留针6小时,不超过24小时。⑦ 再次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情况起针,记录留针部位、时间、患者反应、疗效。
  1.3 效果评价
  1.3.1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进行评定 术前均教会患者如何使用NRS量表对疼痛情况进行正确评定,患者在实施疼痛护理措施后30min、2h、6h进行疼痛评分,责任护士将评估结果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临床评定以0~3分为显效,4~6分为有效,≥7分为无效。
  1.3.2 疼痛护理满意度评估 满意为患者对疼痛护理工作满意,且疼痛控制在可忍受的范围内,睡眠不受影响;基本满意为患者对疼痛护理工作整体满意,但疼痛影响睡眠;不满意为偶尔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睡眠、焦虑不安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一般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 两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0min、2h、6h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疼痛作为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正日益受到医学界及患者的广泛关注[4]
  3.2 腕踝针的适应范围广,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如神经、内科、妇科、五官科及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的各种痛症。对于腕踝针的镇痛机理很多学者做过研究,也有人用经络学说的皮部理论解释腕踝针镇痛机理。对腕踝针镇痛疗效已有不少报道;欧阳氏[5]运用腕踝针治疗615例痛症,有效率为85.7%,田氏[6]通过腕踝针对2875例功能性疼痛病例的治疗,并与脉冲电疗法对照,获得有效率为97%以上,优于对照组(74.15%)。腕踝针通过针刺皮布,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功能,促使气血运行通畅,所谓“通则不痛”,但付中华[7]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有牵强附会之嫌。从中医角度讲,伤口疼痛源于手术创伤引起的气血不通、经络受阻,根据中医“气行血行,气滞血凝,通则不痛”的理论,针刺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同时针刺可激活脑内镇痛机能系统而实现针刺镇痛。现代科学在针刺镇痛中认为,针刺深度仅在皮下,而此皮下富含神经末梢、化学和牵张感受器、血管和淋巴管等,针刺激活了手腕及足踝部的皮下感受器,而产生的针刺信号发生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也激活了内源性镇痛系统,从而阻断了通信号的继续传递,发挥镇痛效应[8]。
  3.3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针刺治疗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的需要,也是现代护理飞速发展的需要[9]。从本疗法目前在我科室开展情况来看,用于术后镇痛能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提高镇痛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也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明确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0-151
  [2] 张心曙,凌昌全,周庆辉.实用腕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27
  [3] 王曙红. 临床护理评价量表及应用[M]第1版.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0
  [4]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438
  [5] 欧阳群.腕踝针治疗痛症615例体会[J],人民军医,1993;(1):56
  [6] 田佩林.腕踝针治疗功能性疼痛2872例疗效小结[J]。中国针灸。1994:14(4):17
  [7] 付仲华.腕踝针镇痛机理思考[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12
  [8] 施雪筠.生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3-316
  [9] 张广清.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84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