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陪护护理的措施,有效降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方法:选取79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予以全面无陪护护理干预,分析护理要点,对比护理前风险事故发生率。结果:护理前风险事故发生率15.19%;护理后风险事故发生率3.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陪护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關键词】精神分裂症;无陪护护理;长期住院
  【中图分类号】R4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1--02
  精神分裂属于精神类疾病的一种,它的症状在临床中比较普遍,但至今未找到确切的病因。然而,该病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病,患者容易出现情绪、认知等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和社会认同感[1]。目前,医学上一般采用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进行常规治疗,但效果不稳定,甚至引发更重的病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诸多原因,家属能够陪护患者的时间较少,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较单一,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不适合长期入院的无陪护患者。无陪护护理指患者住院期间无需家属陪护照顾,仅由护士施护的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受患者认知障碍影响,对护理水平也有着更高要求,为提高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质量,为此,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陪护护理的措施,有效降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具有优越性,先将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7年2月~2018年6月于我院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79例,男40例,女39例,年龄37.5~79.4岁,平均(56.42±11.38)岁,病程3.5~11.4年,平均(6.17±2.03)年,其中具有生活自理能力患者21例,生活自理困难41例,生活完全无法自理17例,患者家属均为例监管。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无陪护护理,①生活护理:本研究中,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受年龄影响,患者生理机能多处于衰退阶段,大部分患者自理能力将受到一定限制,其日常生活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支持,因此生活护理为无陪护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日常生活中投入较大精力,耐心指导、帮助患者完成洗漱、更衣、进食、运动等基本生活工作,并在科室内设立护理监护岗位,为患者体用全天候、细节生活护理干预。②用药指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往往需要通过持续服用药物控制、纠正病症发展,患者用药种类较多,且药物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极易诱发各种不良反应;加之患者体质较弱,多伴有消化系统等病症,将进一步提供药物影响作用;因此护士需严格遵医嘱予以患者合理用药,并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恢复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加强用药监控,对于出现异常反应患者,需及时告知医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③安全管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加强临床安全管理是无陪护护理的最基本要求。首先需完善院内安全监控系统,加装安全监控设备,并为病症特别严重患者提供具有特殊标志服饰,做区分对待;此外,需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能力、病症观察专业技能,培养其安全意识,全面防控意外事故发生情况。④心理疏导:大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因对社会正常治安造成影响入院,加之长期住院影响,使患者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易加重加重临床病症;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予以患者心理疏导,满足其心理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获得患者信任;也可通过组织户外、团队活动方式,丰富患者生活,保证其心理健康。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干预前后6月内出现攻击行为、自残、擅自离院等风险事故发生率。
  1.4 统计学 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5例(6.33%)患者发生攻击行为,4例(5.06%)发生自残行为,3例(3.80%)出现擅自离院情况,发生率15.19%(12/79);护理后,发生攻击行为患者2例(2.53%),私自离院患者1例(1.27%),未见自残患者,发生率3.80%(3/79),明显低于护理前15.19%(12/79),差异显著(x2=7.548,P=0.006;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智能正常、意识基本清楚,但该病症极易反复迁延发作,导致患者发生精神衰退、精神残疾,通过科学治疗护理干预后,仍可有效保证病症痊愈,因此需进一步规范患者临床护理流程、要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健康。无陪护护理主要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整合目前综合护理、全程护理模式中诸多优点[2],予以患者有计划、有目的的全面护理措施,以全面提升长期住院患者生活质量[3]。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对护理水平要求更高;本次我院借助无陪护护理方式,针对本组患者生理、病症等特点,加强生活质量护理监控,对其日常生活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特点,加强临床用药监控,提高用药合理性,并严格记录患者用药后反应情况,可进一步保证用药安全[4];同时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护理能力,提升其安全防护意识,可有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此外,通过合理分析患者心理精神需求,在日常护理中予以患者尊重,加强医患间沟通,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控制病症恶化,通过以上措施干预,患者自残、自主攻击等行为均得到有效控制(P<0.05)。
  综上所述,通过规范无陪护护理措施,加强要点控制,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对保障患者安全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丁春红.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3):64-66.
  徐敬.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8):229-230.
  郭萍, 陈星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策略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16):90-92.
  丛燕, 周晓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8):220-2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23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