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4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以及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 观察组IgG、IgA、IgM分别为(19.8±3.4)、(2.7±0.5)、(2.9±0.6)g/L, 均高于对照组的(12.0±3.1)、(1.9±0.3)、(1.6±0.8)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PTA分别为(298.4±157.6)μmol/L、(28.3±2.6)%, 与对照组的(90.6±157.6)μmol/L、(55.6±2.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反映出肝细胞损伤程度,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血清免疫球蛋白;慢性乙型肝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20
  慢性乙型肝病可引发脂肪肝、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肝硬化等疾病, 因其疾病潜伏期较长, 有效监测手段在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肝脏代谢与蛋白质代谢之间具有直接关系, 免疫蛋白与抗体均具有抗体活性, 两者结合后可更好发挥免疫效果, 因此, 通过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可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本次研究, 选取43例慢性乙型肝炎和43例身体健康受检者, 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和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检测, 对比后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反应肝脏损伤程度的作用,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研究支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 男25例、女18例;年龄25~66岁, 平均年龄(45.5±19.3)岁。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心、肾、肝功能异常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近期服用免疫调节或抗菌药物者。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3例作为对照组, 男22例、女21例;年龄24~66岁, 平均年龄(45.3±19.6)岁。所有受检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文件,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空腹状态下于无菌环境抽取静脉血5 ml, 放置抗凝管中经4000 r/min的离心处理下持续5 min, 分离血清后在20℃环境下保存,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AU58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械注进20152401623)检测IgG、IgA、IgM以及总胆红素。采用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PUN-2048系列半自动凝血分析仪[京药监械(准)字2009第2400203号]检测PTA。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检测流程, 保证每一步骤的规范性, 避免错误操作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得出数据后记录并对比所得结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总胆红素、PTA。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值范围:IgG:8.1~16.1 g/L, IgA:0.7~3.4 g/L, IgM:0.6~2.2 g/L。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较 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1。
  2. 2 两组总胆红素、PTA水平比较 观察组总胆红素、PTA分别为(298.4±157.6)μmol/L、(28.3±2.6)%;对照组总胆红素、PTA分别为(90.6±157.6)μmol/L、(55.6±2.3)%。观察组总胆红素高于对照组, PTA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并导致的肝脏炎性病变, 在病毒长期作用下发展成为全身组织器官损害[1, 2]。研究显示, 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脏后, 病毒抗原在肝脏细胞内持续存在, 并激活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从而患者体内可产生与浆细胞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如 IgG、IgM、IgA 等, 它们是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免疫球蛋白由抗体和膜免疫球蛋白两部分组成[3], 在机体组织受到感染或病毒侵害时, 可与病毒细胞特异性结合, 抑制病毒复制和靶细胞感染, 从而发挥免疫作用。因此, 当机体感染后免疫球蛋白为抑制病毒复制其会显著提升[4-6], 随着肝硬化病情的进展, 机体对抗原清除作用减弱, 最终导致免疫球蛋白不断升高, 因此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程度检测的指标之一。
  衰老红细胞在释放血清蛋白时会释放血清总胆红素, 肝脏会摄取、代谢胆红素, 乙型肝炎患者在炎症作用刺激肝功能下降[7, 8], 胆红素正常代谢循环受阻, 胆红素水平随疾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除此之外, 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功能出现障碍会引发凝血系统功能下降, 直接导致PTA指标异常, 因此认为总胆红素、PTA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密不可分, 可作为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标准或判定肝功能损伤程度的标准[9]。
  本次研究显示, 观察组IgG、IgA、IgM分别为(19.8±3.4)、(2.7±0.5)、(2.9±0.6)g/L, 均高于对照组的(12.0±3.1)、(1.9±0.3)、(1.6±0.8)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PTA分别为(298.4±157.6)μmol/L、(28.3±2.6)%, 与对照组的(90.6±157.6)μmol/L、(55.6±2.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病情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且高于健康人群。当肝脏因疾病受损导致肝功能降低时, 病情发展越严重, 血清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发挥抑制细菌复制、阻止靶细胞感染等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因需消除病毒导致含量持续升高, 因此, 血清免疫球蛋白也可作为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10, 11]。   综合上述,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因此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型的一项重要诊断标准, 医师可根据该结果判定肝功能损伤程度, 从而更好的对病情进行评估, 以便对症治疗, 改善预后。但本次研究不足之处在于, 病例数较少、研究时间较短、未进一步分析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 致使本次研究结果普片性有所缺乏, 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研究, 从而取得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损伤的最佳关系。
  参考文献
  [1] 黄坤, 倪艇.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的檢测对慢性乙肝肝衰竭预后评估的影响.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1):8040-8041.
  [2] 张惠菊.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凝血酶原检测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0):1512-1513.
  [3] Martin CS, Sirbu AE, Betivoiu MA, et al. Serum immunoglobulin G4 levels and Graves’ disease phenotype. Endocrine, 2016, 55(2):1-7.
  [4] 林孟新, 苏智军, 郭如意.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检测的意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5, 18(2):182-183.
  [5] 杨永, 严广, 胥琳琳.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24):3120-3122.
  [6] 陈丹.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9):50-51.
  [7] 宋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 2013, 24(23):3509-3511.
  [8] 陈满红.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4(36):160-162.
  [9] 宋晓东.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6):52-53.
  [10] 于春波.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治中的价值分析.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4):235-236.
  [11] 纪小霞, 邢军, 彭小婉. 关于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意义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95):114.
  [收稿日期:2018-09-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