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 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前后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 且循证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2.56±1.01)d、(7.56±2.21)d以及(4492.56±243.24)元, 对照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4.56±1.35)d、(9.56±2.64)d以及(6392.21±245.89)元;循证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39),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51%(8/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循证护理;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一般是冠状动脉疾病, 多为冠状动脉供血中断或急剧减少导致急性心肌缺血, 从而引起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威胁和影响[1]。循证护理是指将临床实践与基于科学证据的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以减少并发症和改善临床结果为目的的护理方式。本研究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 每组39例。循证组患者男25例, 女14例;年龄51~ 79岁, 平均年龄(65.25±4.75)岁;病程1.3~12.0 h, 平均病程(8.41±2.37)h;体重42~80 kg, 平均体重(62.24±6.75)kg;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 初中10例, 高中11例, 大专6例, 大学7例;体质量指数19~26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3.01± 1.34)kg/m2。对照组患者男26例, 女13例;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65.11±4.71)岁;病程1.3~12.0 h, 平均病程(8.21± 2.31)h;体重41~80 kg, 平均体重(62.01±7.01)kg;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 初中10例, 高中12例, 大专6例, 大学6例;体质量指数19~26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3.25±1.42)kg/m2。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护理常规。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识别循证护理问题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需要接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培训和教育, 明确循证护理问题, 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文献检索, 根据其评估实用性和有效性, 基于个体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计划。
  1. 2. 2 使用循证护理 ①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的观察, 因为心律失常发生在发病的第1~2 d, 尤其是24 h内, 应重点加强对这一阶段的监测。②良好的病房环境护理, 适当限制探视时间和人数, 减少噪音、强光干扰, 使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心肌耗氧量;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在理想水平,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③患者在排便困难的情况下, 应通知医务人员采取措施避免排便时过度屏气而增加心脏负荷。④用药干预: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 5:00~16:00是疾病的高发期, 给药过程中加强对患者黏膜、皮肤和意识等的监测, 发现并发症则立即停止用药并给予相应治疗。⑤饮 食干预:引导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避免进食过量。⑥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应对其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情绪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波动很大, 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的语气, 并积极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沟通。了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 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 耐心解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知识和心律失常的治疗, 使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更全面的了解疾病, 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心理, 并提高他們对疾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⑦康复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 应合理指导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运动反应的观察, 避免因不适导致病情加重。⑧出院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出院前, 护理人员应向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和家属说明在家中休息的预防措施, 严格遵照医生的建议, 不要加药或减药;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免疫功能, 但不能剧烈运动, 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2, 3]。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前后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39例, 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30例, 护理满意度为76.92%;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4.31±1.24)%、(93.31±3.22)次/min、(66.31±1.79)分、(65.34±2.72)分, 循证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4.24±1.24)%、(93.23±3.11)次/min、(66.24± 1.72)分、(65.11±2.22)分。护理后, 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5.21± 1.72)%、(82.56±1.01)次/min、(40.31±1.57)分、(83.34± 2.72)分, 循证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2.21±2.79)%、(75.56±1.41)次/min、(26.31±1.51)分、(93.34±3.62)分。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 且循证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 循证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2.56±1.01)d、(7.56±2.21)d以及(4492.56±243.24)元, 对照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4.56±1.35)d、(9.56±2.64)d以及(6392.21±245.89)元;循证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39),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51%(8/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2 d易发生心律失常, 对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标准化、科学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确保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 从而尽快缓解患者身体不适[4-9]。对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 可确保临床护理更加科学有针对性。以往临床上, 常规护理是在患者出现并发症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有一定的被动性。循证护理依赖于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 为具有不利条件的患者提供积极的护理, 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10-12]。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护理常规, 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显示,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數、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 且循证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心率、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2.56±1.01)d、(7.56±2.21)d以及(4492.56±243.24)元, 对照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4.56±1.35)d、(9.56±2.64)d以及(6392.21±245.89)元;循证组患者的病情逆转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39),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51%(8/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荣荣.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影响. 双足与保健, 2018, 27(18):61-62.
  [2] 刘秀灵. 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45):3, 12.
  [3] 王双.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31(11):1729-1730.
  [4] 张晶. 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43):147, 155.
  [5] 陈莺, 戴红英, 陈加林.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42):29, 40.
  [6] 王明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3):199-200.
  [7] 黄春兰, 朱辉群, 黎小惠.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评价. 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11):1441-1442.
  [8] 杨丽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4):82-83.
  [9] 高艳红.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25):160-161.
  [10] 鲁登桃. 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中外医疗, 2012, 31(35):163-164.
  [11] 闫俊文.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7(5):953-954.
  [12] 刘晓敏, 房立丽, 于大利, 等.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5(19):211-212.
  [收稿日期:2018-12-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