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疗效。方法 76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是否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预后。结果 实验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2±0.42)、(2.51±0.41)、(4.03±1.08)d, 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2.28±0.45)、(3.59± 0.43)、(5.95±1.2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72 h后, 实验组患儿中显效20例(52.63%), 有效16例(42.11%), 无效2例(5.26%), 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儿中显效17例(44.74%), 有效13例 (34.21%), 无效8例(21.05%), 总有效率为78.95%;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与常规护理相比, 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整体护理干预;常规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86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于小儿临床较为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类型,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儿感染轮状病毒, 从而致使患儿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若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护理干预, 可致患儿脱水, 甚至休克。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补液、止泻, 但是由于患儿普遍年龄小且配合意识低,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诊疗护理干预效果[1]。本次研究比较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38例 实施常规护理患儿与38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患儿单位时间内的预后情况, 从而论证了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预后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是否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8例。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10∶9(20∶18), 年龄最小3个月, 最大5岁, 平均年龄(2.12±0.96)岁, 病程最短3 h, 最长18 h, 平均病程(6.14± 3.96)h。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1∶8(22∶16), 年龄最小3个月, 最大5岁, 平均年龄(2.11±0.97)岁, 病程最短3 h, 最长18 h, 平均病程(6.13±3.97)h。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均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粪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 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少量脂肪滴与白细胞, 轮状病毒检测为阳性, 患儿均符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排除感染其他病原体致腹痛、腹泻、发热、呕吐症状患儿;②排除重度脱水患儿;③排除在参与本次研究前使用其他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患儿。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具体为:①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监测患儿体温、脉搏, 嘱患儿增加饮水量, 并给予患儿冰袋物理降温, 除此之外, 给予患儿输液, 纠正患儿水-电解质紊乱, 叮嘱患儿家长不要擅自调整静脉给药速度, 从而预防患儿因静脉给药速度过快而出现呼吸加快、烦躁等症状。②为患儿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 患儿居住病房应每天给予紫外线消毒。
  1. 3. 2 实验组 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 具体为: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家长讲解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原因, 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传染路径为粪-口传播, 了解患儿日常饮食、喂养方式, 嘱患儿家长对家庭室内进行消毒。②饮食护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应嘱患儿家长为患儿提供清淡饮食, 每天使用浓度为3.0%的苏打水漱口2次, 从而做好口腔清洁护理。③皮肤护理:患儿皮肤娇嫩, 患儿家长应为患儿穿纯棉布衣服, 患儿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或尿不湿, 防止粪便长期刺激患儿臀部, 使患儿出现红臀, 损伤肛周皮肤, 致使患儿发生肛周感染。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②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72 h后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 显效:患儿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完全消失, 各项检查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儿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明显改善, 各项检查均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甚至患儿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統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 验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护理干预72 h后的治疗效果比较 护理干预72 h后, 实验组患儿中显效20例(52.63%), 有效16例(42.11%), 无效2例(5.26%), 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儿中显效17例(44.74%), 有效13例(34.21%), 无效8例(21.05%), 总有效率为78.95%;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 本病好发于秋冬两季,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儿感染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进入患儿体内直接侵袭小肠黏膜, 促使肠黏膜发生水肿、充血等病理改变, 降低微绒毛吸收能力和肠道内乳双糖酶降解能力, 从而促使患儿出现腹痛、腹泻症状, 若未及时纠正患儿病情, 患儿可发展为慢性肠炎, 从而影响患儿正常发育[2-4]。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儿年龄小、临床耐受能力较低, 常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忽视患儿主体, 单纯循医嘱实施临床护理操作, 未探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病因[5-7]。与常规护理相比, 整体护理干预结合患儿居住环境, 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 增强患儿家长对该病基础知识的了解, 给予患儿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护理模式, 从而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给予患儿家长健康教育, 可提升患儿家长对患儿病情的了解, 稳定患儿情绪,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由于年龄小、耐受能力差, 入院时往往对临床治疗存在抗拒心理, 家长情绪的稳定对稳定患儿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有效降低患儿对临床护理操作的抗拒。除此之外, 给予患儿皮肤护理与饮食护理, 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的改善, 预防病情恶化。许如华[8]的临床研究显示, 整体护理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平均退热时间(1.50±0.50)d、止泻时间(2.50± 0.50)d、住院时间(4.00±1.00)d, 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的(2.25±0.50)、(3.50±0.50)、(5.50±1.25)d,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速度快, 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本次研究在既往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72 h内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实验组患儿单位时间内病情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
  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媛.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53):10563-10564.
  [2] 何静.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及护理干预. 医药前沿, 2015, 15(21):226-227.
  [3] 李艳芳.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及护理干预.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5, 26(15):473.
  [4] 付晓玲. 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探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1):127-128.
  [5] 黄晓凤.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心理医生, 2016, 22(14):211-212.
  [6] 王英. 102例小兒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护理体会. 中国伤残医学, 2014(5):264-265.
  [7] 刘菊芳. 细节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观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3):128-129.
  [8] 许如华. 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29(21):3299-3300.
  [收稿日期:2018-1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