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急诊科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就诊的106例病情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编号,选取奇数号为常规组,有53例使用常规转运与护理干预,偶数号为研究组,有53例,使用安全转运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家属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转运所耗时间与检查等候时间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的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4.33%、100%均明显高于常规组81.13%、86.7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纠纷发生率、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分别为0%、(11.15±3.24)min、(1.24±0.11)min均明显低于常规组13.21%、(18.56±4.25)min、(4.54±0.34)min,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转运护理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科;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护理
  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主要起到抢救病重患者的作用,但为了确保更准确、更有效的治疗,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及检查,因此,对患者进行各科室的转运是必须的[1]。在转运中,会受到医护人员操作方法或其他方面的影响,易使患者出现不安全的事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2],故此,加强对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基本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我院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对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使用奇偶法抽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就诊的106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53例。常规组有男27例,女26例,其年龄为17~74岁,平均年龄(46.24±5.24)岁;体重为36~74kg,平均(58.64±10.57)kg;其中病性为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外伤、严重的创伤性休克及骨折的各有14例、16例、6例、13例、4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12例、26例、15例。研究组有男26例,女25例,其年龄为17~73岁,平均年龄(46.87±5.67)岁;體重为37~75kg,平均(58.64±10.24)kg;其中病性为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外伤、严重的创伤性休克及骨折的各有13例、15例、7例、12例、6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14例、27例、12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其临床资料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使用常规的转运与护理的方法,研究组使用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2.1 转运前风险评估
  转运前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转运安全进行评估,对其转运中风险因素做简单的推测,并告知家属转运中应注意的风险,同时与需要检查的各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各部门能够密切配合急诊科转运检查,以此减少转运检查等待时间,提高转运管理安全。
  1.2.2 转运前基础准备
  在转运中,由急诊科的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行转运,准备好氧气瓶、利多卡因、起搏器及呼吸机等必备的常规急救器械与物品,保证电源与电能充足,确保途中不会出现机器故障。
  1.2.3 转运监察
  转运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心跳频率等进行监测,一旦发生变化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此避免患者因呕吐造成窒息,一旦患者发生呕吐,要及时清除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同时保持患者静脉通道畅通,对管道加强管理,避免患者因体位变化导致而导致脱管或管道堵塞,可以使用约束带固定管道。注意对患者的保暖,避免其肢体的过分暴露,转运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1.2.4 心理护理
  对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检查的原因与流程,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慌与紧张感,满足其正常的需求,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转运与检查。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值为0-100分,60分以下即满意度为差,60-80分即满意度为良,80-100分即满意度为优。总满意度=优评率+良评率[3]。
  (2)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发生纠纷的几率;
  (3)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时间与检查等候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53例患者中,护理后满意度为优的有28例,占比52.83%,满意度为良有22例,占比41.51%,满意度为差的有3例,占比5.67%,总护理满意度为94.33%;常规组53例患者中,护理后满意度为优的有20例,占比37.74%,满意度为良的有23例,占比43.39%,满意度为差的有10例,占比18.87%,总护理满意度为81.1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纠纷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有53例,抢救成功率为100%,纠纷发生的次数为0次,纠纷发生率为0%;常规组中抢救成功的有46例,抢救成功率为86.79%,纠纷发生的次数为7次,纠纷发生率为13.21%。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其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转运时间与检查等候时间
  研究组患者转运时间与检查等候时间分别为(11.15±3.24)min、(1.24±0.11)min,常规组患者转运时间与检查等候时间分别为(18.56±4.25)min、(4.54±0.34)min,研究组患者转运时间与检查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进行转运时会有很多的风险,主要表现有呼吸骤停、气管插管脱落或供氧不足、脏器二次出血等[4-5]。若是在转运前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氧气等准备不充分会延误患者抢救时机,严重时导致患者转运中死亡[6]。同時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或经验欠缺、转运设备硬件条件较弱等原因都会导致患者转运中出现风险。
  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是急诊工作不可缺乏的重要部分,加强对转运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7]。转运前,护理人员及主治医生应该做好转运的相关准备工作,而在转运中,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转运的风险评估方案,如此才能有效的降低转运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转运的安全性。同时,转运中要做到及时、快速、平稳转运,以此保障患者的安全,为其争取抢救时间[8]。
  本研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了常规的转运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使用安全转运护理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的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纠纷发生率、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见,安全转运护理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安全转运护理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可以有效的节约转运时间,建议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戴亚琴.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风险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6):110-111.
  [2]赵跃.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235-236.
  [3]朱晨晨.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策略[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47-49.
  [4]石颖,吴靖,麦咏欢.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7):184-186.
  [5]钱婷婷.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3):164-165.
  [6]韦志飞.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护理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3):231-232.
  [7]温谦,王晓林.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8):136.
  [8]杨莉瑕.急诊科危重病患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1):136-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14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