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健康教育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健康教育事业,是发挥有限卫生资源最大效益的首要选择,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直接体现。笔者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契机,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促进个人和不同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居民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总结了部分经验,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有益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居民自身健康状况。本文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浅析,以便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好服务。
  【关键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生活方式;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中图分类号】R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1
  近年来,笔者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契机,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以促进个人和不同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为出发点,在基层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发展健康教育事业,是发挥有限卫生资源最大效益的首要选择,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直接体现。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有组织的让辖区内的居民掌握与身心健康相关的知识,并通过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预防为主,自我保健的意识,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在此项工作中,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同时也需要动员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1 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居民缺乏预防保健知识和意识:广大群众普遍缺乏预防疾病的意識,缺乏健康生活的理念。对很多传染性疾病缺乏必要的防范,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生活方式干预也缺少必要的、基本的了解。
  1.2 相关健康教育专门人才紧缺: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专门从事健康教育的人才更是紧缺,往往都是临时从护理人员中抽调到公共卫生科从事健康教育工作,这从根本上就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工作。
  1.3 政府重视程度不足:领导层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时开展此类活动时,得不到足够的人力、财力的支持,这会让所做的工作流于形式,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1.4 开展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各个基层医疗机构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管理科室,平时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也不明确,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程序步骤并不规范,使得相关工作难以开展和落实。
  2 对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
  2.1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要求“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国外研究证明,高血压的发病与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2],所以每个人都要了解自身及所处环境存在的危害因素,时刻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中对重点人群实行健康管理制度,就是对重点人群中个体或某部分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目的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3]。
  2.2 以基层医护人员为骨干,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和网格化管理[4]:按照相关制度设计,家庭医生最终的理想模式是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全程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起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机制;通过定期的社区诊断来掌握服务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针对居民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使家庭医生成为医保经费使用的代理人,在比较固定的签约服务关系的基础上,把医保经费按照签约人头预付给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管理。组建由临床医师(包括全科医生、中医师等)、公共卫生医师、注册护士等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将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手段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紧密结合,特别是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维护、随访管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家庭医生在能力(综合知识、人际交流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开展对居民耐心、细致的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干预治疗工作,有利于增加医患之间的交流与了解,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2.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全民健康教育体系: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健康教育在各地区间发展还存在着差异,在组织机构、人力和物力投入、教育普及程度上都有不足之处[5]。我们在工作中经多方协调,本地政府对于健康教育事业高度重视,近几年来,资金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保护,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与医疗卫生机构密切合作,多部门联合行动,让群体居民真正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
  按照我国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规划和方案[6-7]将预防的重心前移,加强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关注和保护,展开健康教育与危险因素干预。健康教育是通过宣传教育卫生知识,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有益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工作,是连接健康知识与身心健康的桥梁[8]。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应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为尽早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马卫景. 农村基层百姓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不同传播方式对其影响力分析[J]. 河北医药, 2013(22):3480-3481.
  王文.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S].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学科学院.2009.
  黄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98-300
  励艳艳. 明楼契约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23):129-130.
  潘耀东,姚芳,黄桥梁等.苏州市健康城市示范路健康促进活动效果评价[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16
  吴凡.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方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8:5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糖尿病防治方案[EB/OL].
  李玉芝. 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认识[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6(13):107-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57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