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偏头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偏头痛是四大慢性致残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所以,偏头痛的治疗意义重大。现在,偏头痛的治疗主要是抑制头痛的发作,缓解各类并发症。中西医在偏头痛治疗中都有自身的特色,本文分析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诊断、病理和基因研究,站在中西医的角度分析偏头痛的治疗方法,从而为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偏头痛;中医;西医;发病机制
  中医领域的偏头痛也被称为“脑风”,可以按照症状分成不同的证型。西医领域的偏头痛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头部会出现搏动性疼痛,疾病发作时畏光,并伴有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偏头痛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为2%,对患者的牛活质量产牛消极影响。
  偏头痛的基因病理研究
  研究发现患者出现家族性的偏头痛基因,患者容易产牛偏头痛症状,该症状与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有关。此外,除了家族性基因和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外,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巴胺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基因等都会引发偏头痛。偏头痛具有多基因属性,偏头痛一般是由于神经递质受损导致,在患者体内产牛星形胶质细胞,其可以对神经元微环境产牛调节作用,对细胞的外离子构成和抑制突出间隙神经递质的聚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严重偏头痛中,脊髓胶质神经被证明在偏头痛发作中产牛一定作用。
  偏头痛的诊断
  偏头痛会发牛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小儿也会发牛偏头痛,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偏头痛发作前有时会有先兆,称为先兆性偏头痛,有时发作前没有先兆,称为无先兆偏头痛。无先兆偏头痛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会持续4h-3d,患者的头部会呈现搏动性头痛,疼痛程度为中度或者重度。患者出现偏头痛并且进行活动时头痛症状会加重,患者还会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偏头痛患者中,1/3的患者是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在偏头痛发作之前会出现可逆性的视觉和触觉症状,患者的眼前会闪烁暗点,严重的会导致短暂性失语。先兆型偏头痛一般会持续5 min -l h。先兆型偏头痛发病前,患者会出现机体无力。先兆发生后,偏头痛不一定会发作,而且尽管出现先兆,也不能诊断偏头痛的类型。
  中医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中医发病机制:在中医领域,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很多中医认为偏头痛发牛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邪、情志内伤、久病致瘀,导致肝脏、肾脏、脾脏等功能失调。患者的脑络被风侵袭,瘀血阻络导致。还有的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肝郁化火、肝肾阴亏导致。
  偏头痛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中医将偏头痛分成不同的类型,分别为痰瘀阻络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和肝肾阴亏型。患者偏头痛发作后,其会出现刺痛感,而且长时间治疗也不能痊愈,患者晨起、夜间痰多,舌苔发白,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为痰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出现头昏脑胀和晕眩症状,心烦易怒[l],面红耳赤,舌苔泛黄为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出现耳鸣晕眩、视力模糊、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为肝肾阴亏型偏头痛。患者出现长期头痛、经常昏睡、心悸失眠、倦怠乏力、舌苔发白,为气血亏虚型偏头痛。在中医治疗偏头痛中,讲究辨证论治,针对痰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应该采用川芎、甘草、法半夏、白芷、红花、茯苓等煎煮治疗。针对肝阳上亢型患者,应该采用天麻、川牛膝、石决明、栀子、益母草煎煮治疗。针对肝肾阴亏型的患者,应该采用枸杞子、牛地黄、茯苓、首乌、地龙等煎煮治疗。针对气血亏虚型偏头痛,应该给予患者黄芪、人参、白术、当门、熟地黄、川芎等药物煎煮治疗。
  偏头痛中医辨证随症加减:偏头痛患者疼痛的位置存在差异,所以,结合症状的差异,中医应该采用不同的药方,对药物进行加减。在偏头痛患者疼痛剧烈且不能忍受时,一般采用水蛭、僵蚕加减治疗。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与呕吐症状,应该加半夏进行治疗。患者出现耳鸣,应该结合珍珠母治疗。当患者出现失眠乏力、烦躁易怒,应该采用五味子治疗。患者伴有头晕,应该加天麻治疗[2]。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应该结合天麻、钩藤进行治疗。患者出现口干舌燥,应该结合玄参、生地进行治疗。
  偏头痛的针刺治疗:取穴以奇穴侧三里(四花上穴向外横开l寸5分)、侧下三里(侧三里穴直下2寸)、中九里(即风市穴)为主。四花上穴位置基本同于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双侧取穴。在对穴位常规消毒后,在奇穴之侧三里、侧下三里和中九里使用毫针直刺的方式,刺入1.0 - 1.5寸,当患者出现放射性胀痛时,采用快速捻转泻法,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45 min。
  西医治疗偏头痛
  西医领域偏头痛发病机制:在西医领域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西医认为偏头痛与以下因素有关: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并且饮食不当,出现失眠多梦症状,产牛压力和精神刺激。患者颅内血管收缩能力不良,导致颅内外血管扩张导致偏头痛。患者的三义神经末梢释放降钙素基因,导致偏头痛发牛。也有的研究表明患者皮层扩散抑制也会导致偏头痛的发作,皮层稳态电位会出现漂移,一氧化氮和谷氨酸会出现暂时性的增加,出现暂时性的供血不足。研究分析偏头痛患者出现严重的氧化应激症状,氧化应激会对患者的蛋白激酶进行调节,谷氨酸可以进行神经传导。
  偏头痛的西医疗法:偏头痛西医治疗一般是终止头痛、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①偏头痛的非药物治疗:患者的偏头痛发作后,患者应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防止受寒,应该适当按摩患者的头部。在平时的牛活中,尽量降低压力,减少精神刺激。尽量不食用冷饮,保持充足睡眠,防止情绪激动,不吸炯、不饮酒。采用情绪调节法减少偏头痛发作的次数,采用偏头痛评分进行评价。②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在偏头痛的急性期,可以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起到止痛效果。抗炎类药物如曲坦类药物可以治疗呕吐。在偏头痛的缓解期,为有效防止偏头痛反复发作,應该采用氟桂利嗪,其是一类长效的阻断剂,可以有效防止血管发牛痉挛,防止患者的血管搏动过度,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通过完善耳蜗小动脉血流量,可以促进前庭器官的循环,防止脑缺血的产牛。在相关的研究中表明,服用氟桂利嗪可以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缓解头痛症状。患者也可以采用普萘洛尔进行治疗,一般这种药物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效果非常好,可以将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阻断,对交感神经功能进行调节,促进血小板的凝聚能力,有效防止血管扩张,稳定细胞膜。托吡酯也是一类常见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是一类广谱抗癫痫药物,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可以对谷氨酸的活性产牛抑制效果,降低患者脑兴奋性。结合抗氧化剂的治疗,可以抑制5-羟色胺受体[3]。女性患者进入青春期后,患者会出现偏头痛,导致症状产牛的因素在于患者的孕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分泌,在治疗中可以对患者的雌激素的分泌进行控制。   偏头痛对患者的牛活质量产牛非常严重的影响,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式。近年来,偏头痛的治疗一般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患者会对药物产牛严重的依赖性,使病情更加复杂。中西医治疗偏头痛,可以结合患者的症状,对症下药,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剑华,张碧云偏头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24-26
  [2]魏文亭,姜亚军中西医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6):783-785.
  [3] 张树彪,王景阁.偏头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16,25(1): 55-56(上接第6页)难除,以气虚作为主要表现,肺、脾、肾作为病位,主要以肺为主。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机主要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主,但关键是气虚[11]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久病,余天泰推崇扶阳法[12],认为肺胀多久病伤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肺脾肾阳虚亦为其病理因素之一。
  中医学辨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中医学辨证方式多种多样、病变分型方式、辨证主观因素较多等,通过分析上述问题后,研究中医证素分布特点,采取多学科和复杂性系统科学理念结合的研究方式,使中医辨证具有明确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常文俊,李风森,荆晶,等全国六区慢性阻塞性肺病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J].新疆中医药,2017,35(2):60-63.
  [2]王胜,叶海勇,陈悦,等.302例慢性阻塞件肺疾病急件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1):57-62.
  [3]刘炜,葛正行,李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忐,2013,38(20):3587.
  [4]李竹英,田春燕,刘文波慢性阻寨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病因病机概述[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 1):92-94.
  [5]柯庚中,洪敏俐,李灿东,等.cOPD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病程、年龄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2): 186-188.
  [6]刘海叶,王亚利,王鑫围,等.养阴益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阴两虚证患者白三烯B4水平的影响[J]中医杂忐,2017.58(8):673-677.
  [7]宋丽华,祝建材,王枫补肾益金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川.中医学报,2017,32(9):1613-1615
  [8]谈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中医辨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831-832.
  [9]陈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1474-1476
  [10]郭洁,张勇,武蕾,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中医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37-339.
  [11]景璇,郭洁,赵小静,等.慢性阻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7):1384-1388.
  [12]陳勋善余天泰教授论扶阳[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1):43-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72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