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对预防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对预防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对预防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33例行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217例)和对照组(2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为主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营养功能指标[生长激素(GH)、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GH、PA、ALB、TRF水平分别为(140.56±8.93)ng/L、(224.51±17.83)mg/L、(41.32±2.81)g/L、(2.11±0.20)g/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32±8.82)ng/L、(186.42±15.72)mg/L、(33.18±2.73)g/L、(1.77±0.21)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腹胀13例、肛门排气10例、排便9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腹胀33例、肛门排气25例、排便21例;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14.75%(32/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57%(79/2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对预防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不仅有助于改善炎症及胃肠营养功能指标, 而且降低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保证了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胃肠道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65
  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后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方法, 受长时间体外循环影响, 机体血液下降, 置换术后应用抗菌药物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1], 运用止痛药物损害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休养, 胃肠蠕动功能较弱, 因此会导致胃肠道并发症出现。上述因素容易造成患者消化液分泌减少, 胃肠蠕动缓慢, 使电解质紊乱, 严重影响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2]。因此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出现是医师关注的重点问题, 需要在短时间内促进患者胃肠道消化, 合理安排饮食。为进一步准确评价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预防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43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433例行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风湿性心脏病确诊标准[3], 临床上表现为心悸、气短及唇部发绀等症状, 辅助动态心电图及彩色超声结果确诊。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17例)和对照组(21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21例, 女95例;年龄32~71岁, 平均年龄(45.72±8.43)岁;平均病程(1.54±1.36)年;心功能分级Ⅲ级134例, Ⅳ级8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21例, 女95例;年龄31~70岁, 平均年龄(45.28±8.71)岁;平均病程(1.56±1.41)年;心功能分级Ⅲ级130例, Ⅳ级8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排除非风湿性心脏病症状者、术后循环异常者及存在手术禁忌证者。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 獲得研究权限, 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书。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术后服用抗菌药物防止感染, 同时装置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为主中医治疗, 配方主要由党参20 g、当归10 g、白术10 g、红花10 g、牛膝10 g、
  柴胡10 g、黄芪30 g、丹参15 g、赤药15 g、炙甘草15 g、升麻6 g和陈皮6 g组成。温水煎服1剂/d, 留汁200 ml, 分早晚2次服用。术后次日开始服下, 辅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 推拿按摩约15 min/次, 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d观察效果。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营养功能指标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营养功能指标包括GH、PA、ALB、TRF等[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营养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GH、PA、ALB、TRF水平分别为(140.56±8.93)ng/L、(224.51±17.83)mg/L、(41.32±2.81)g/L、(2.11±0.20)g/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32±8.82)ng/L、(186.42±15.72)mg/L、
  (33.18±2.73)g/L、(1.77±0.21)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腹胀13例、肛门排气10例、排便9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腹胀33例、肛门排气25例、排便21例;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14.75%(32/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57%(79/2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中医角度看, 脾胃是人之根本, 直接影响到整个机体功能的运行, 若先天性不足, 则会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发生。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对患者机体带来较大创伤, 消耗大量正气, 患者长时间内需要卧床休养, 因此脾胃功能被削弱, 气血不畅通, 引发多种胃肠道并发症出现, 体虚气喘使得血运乏力, 瘀血阻滞机体运通[5]。置换术操作需要在低温环境且患者全身麻醉条件下进行, 阻断时间较长, 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发生障碍、气血亏损, 脾胃肠道功能失调, 整个机体紊乱, 因此风湿性心脏病置换术胃肠道并发症中医上属于脾胃气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应遵守扶正驱邪为首要治疗原则。   补中益气汤成分中的黄芪具有开阳固表、气血畅通的功效, 味甘温和, 易入脾肺经;党参、白术和甘草等是益气温阳的首选药材, 具有强健脾胃, 益气精身的作用;当归、红花具有补血活血的功能, 配合陈皮能够滋养脾胃、温气补身, 诸药合用发挥出更佳效果;丹参和赤药能够活血化瘀, 缓解患者疼痛, 该药方中药材共用补气益气、止痛健脾。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 补中益气汤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创伤后的应激状态[6], 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为患者保证及时的营养供给。此外配合中医传统的穴位推拿按摩, 以脾胃穴位为主穴, 增强了患者体质, 调节脾胃, 循经按摩通经活络, 有效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 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GH、PA、ALB、TRF水平分别为(140.56±8.93)ng/L、(224.51±17.83)mg/L、(41.32±2.81)g/L、(2.11±0.20)g/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32±8.82)ng/L、(186.42±15.72)mg/L、(33.18±2.73)g/L、(1.77±0.21)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14.75%(32/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57%(79/2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 采用补中益气汤为主中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胃肠营养功能指标, 且使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 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对预防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 不仅有助于改善炎症及胃肠营养功能指标, 而且降低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保证了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蒙裕国, 张赋, 文志诚. 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临床研究. 陕西中医, 2017, 38(2):152-153.
  [2] 蒙裕国, 张赋. 八珍汤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4):120-121.
  [3] 范永峰, 张大国, 向道康, 等. 胺碘酮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5(4):29-30.
  [4] 王登峰, 张超, 韩冬, 等. 生脉散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持续性房颤疗效研究. 陕西中医, 2018, 39(8):1029-1032.
  [5] 郑勇, 汤昔康, 黄震, 等.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3):3011-3013.
  [6] 潘友民, 潘铁成, 申正义, 等.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4):256-2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09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