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类型的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乳腺疾病患者, 根据患者乳腺导管内增生类型不同分为普通增生组(乳腺导管普通增生性病变)与原位癌增生组(乳腺导管原位癌增生性病变), 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K5/6、WT1以及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等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诊断,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以上基底型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普通增生组CK5/6阳性表达例数为26例, 占比为90%;WT1阳性表达例数为8例, 占比为28%;原位癌增生组CK5/6阳性表达例数为1例, 占比为3%;WT1阳性表达例数为23例, 占比为79%;原位癌增生组CK5/6阳性表达占比显著低于普通增生组, WT1阳性表达占比显著高于普通增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09、15.591, P=0.000、0.000<0.05)。原位癌增生组患者Cyclin D1表达水平(59.1±40.5)%显著高于普通增生组的(22.5±2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K5/6、WT1以及Cyclin D1等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患者进行相关诊断, 可有效判断患者内增生性病变类型, 这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辅助意义, 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因此, 该方法具有被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关键词】 基底型细胞角蛋白;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30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类型相对较多, 如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增生与导管原位癌导管增生类型等[1]。经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该类疾病患者之间的诊断重复性相对较差, 无法得到较为精确的诊断结果。因此, 临床对该疾病不同类型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影响, 导致治疗效果较低, 从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2]。因此, 采取相应的辅助诊断方式、有效辨别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类型对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类型疾病中的辨别应用极为广泛, 通过有效观察患者CK5/6、WT1以及Cyclin D1等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的表达情况, 可达到有效辨别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类型的效果[4]。本文主要探讨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12月在本院诊断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58例, 根据患者乳腺导管内增生类型不同分为普通增生组(乳腺导管普通增生性病变)与原位癌增生组(乳腺导管原位癌增生性病变), 各29例。普通增生组患者平均年龄(40.25±10.26)岁。原位癌增生组患者平均年龄(40.24±11.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本院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最终确诊为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患者;②对本次诊断研究知情, 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③原位癌增生组均确诊为乳腺导管原位癌增生性病变的患者, 普通增生组均确诊为乳腺导管普通增生性病变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 对本次研究意见不统一的患者;②病理切片没有蜡块的患者;③非典型乳腺增生性乳腺导管上皮增生性病变患者;④存在诊断禁忌证, 且依从性和配合性均相对较差的患者。
  1. 3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染色标记处理, 免疫组化试剂一抗(CK5/6、WT1、Cyclin D1)、试剂盒(二抗)由基因科技(上海)提供, 采用免疫组化多聚物法(GK6007)进行。具体染色步骤为:①切片常规切蜡并至水;②抗原修复方法为微波炉, EDTA+, 修复时间为20 min;③采用3%的过氧化氢对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做封闭处理, 同时进行避光处理, 需在室温下保持25 min;④采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进行洗涤处理, 次数为2次, 5 min/次;⑤滴加一抗(CK5/6、WT1、Cyclin D1), 工作稀释度为1∶100, 时间为120 min, 温度为37℃;⑥采用PBS进行洗涤处理, 次数为2次, 5 min/次;⑦ 滴加EnVision二抗工作液, 时间为40 min, 温度为37℃;⑧采用PBS进行洗涤处理, 次数为2次, 5 min/次;⑨进行DAB显色, 适当时终止显色, 并采用自來水洗涤;⑩采用苏木素进行复染, 时间为3 min, 后采用自来水冲洗;采用1%的盐酸酒精进行分化, 时间为3 s, 后采用自来水冲洗反蓝15 min;切片后常规脱水至透明;封片判断染色结果。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CK5/6、WT1以及Cyclin D1等因子的表达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CK5/6阳性和WT1阳性表达情况对比 普通增生组CK5/6阳性表达例数为26例, 占比为90%;WT1阳性表达例数为8例, 占比为28%;原位癌增生组CK5/6阳性表达例数为1例, 占比为3%;WT1阳性表达例数为23例, 占比为79%;原位癌增生组CK5/6阳性表达占比显著低于普通增生组, WT1阳性表达占比显著高于普通增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09、15.591, P=0.000、0.000<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Cyclin D1表达情况对比 原位癌增生组患者Cyclin 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增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乳腺属于性激素的靶器官, 当乳腺受到内分泌环境的影响时会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而当变化环境出现扩大或者性刺激机会增多时, 不同程度上促进“动情素”分泌, 进而造成患者雌激素增多和孕酮减少[5]。当出现这一情况时, 患者极其容易出现乳腺导管内增生, 容易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 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 因此, 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极为关注。但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类型相对较多, 且各类型判定相对复杂, 容易对治疗结果造成不良影响。而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早期临床诊断, 根据诊断结果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 可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的目的。因此, 采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患者进行疾病类型诊断、对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乳腺定向干细胞以及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目前已成为乳腺病理学上的重点研究对象。不过至今临床医学对乳腺中的细胞构成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争议, 但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疾病患者疾病类型的辅助诊断中却已取得了广大医疗学者的认同。因此, 目前临床医学上多采用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的表达情况对乳腺导管增生性疾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以此达到有效判别患者最终疾病类型, 并根据判别结果实施正确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
  在传统观念中, 正常乳腺导管主要是由外皮肌上皮和内层腺上皮构成, 在乳腺导管普通内增生性病变患者中增生成分相对复杂, 主要为肌上皮、腺上皮和大汗腺细胞混杂分布而成, 通过CK5/6、WT1以及Cyclin D1等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进行染色处理, 能够对患者正常乳腺组织以及乳腺癌组织进行有效研究, 并通过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对正常乳腺上皮中存在的CK细胞群进行表达标记[6-8]。临床医学可通过表达标记情况有效区分正常乳腺上皮与乳腺癌组织上皮情况, 进而判断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类型情况。
  采用CK5/6、WT1以及Cyclin D1等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患者进行相关诊断, 诊断效果显著。乳腺导管内普通增生性病变患者与乳腺导管原位癌增生患者比较, 原位癌增生患者WT1阳性表达占比显著高于普通增生性病变患者, CK5/6阳性表达占比显著低于普通增生性病变患者, Cyclin D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增生性病变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CK5/6、WT1以及Cyclin D1等基底型细胞角蛋白因子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患者进行相关诊断, 可有效判断患者内增生性病变类型, 这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辅助意义, 能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因此, 该方法具有被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Moriya T, Hirakawa H, Suzuki T, et al.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ndrelated lesions of the breast: recent advances in pathology practice. Breast Cancer, 2004, 11(4):325-333.
  [2] 张宇. 血清新型细胞角蛋白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4):62-65.
  [3] 何萌萌, 孙伟, 陈静, 等. 细胞角蛋白5/6、P63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安徽医药, 2019, 23(5):903-906.
  [4] 姜英, 陈杰.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5, 12(6):463-466.
  [5] 姚卫红. Ki-67、ER、PR、CK5/6在HER-2阴性Luminal型乳腺癌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智慧健康, 2019, 5(26):191-192.
  [6] 郝红素, 岳伟丽, 王新超.WT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学, 2015, 23(11):1616-1619.
  [7] 仲守泰, 李才茂, 张宝亮.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糖类抗原125水平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9, 13(4):212-216.
  [8] 王競伟, 邵先茹, 段秀庆. Cyclin D1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 医学综述, 2018, 24(4):677-681.
  [收稿日期:2020-02-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7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