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肢骨折儿童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儿童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84例四肢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CSDC)调查患儿的心理应激状态, 分析影响因素, 并发放《四肢骨折患儿家长骨折知识调查问卷》测试患儿家长对骨折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84例患儿CSDC总评分为(7.21±0.46)分, 其中急性反应评分为(5.32±1.37)分, 近期反应评分为(2.45±0.43)分。2~7岁患儿的急性反应评分(5.67±0.62)分明显高于年龄>7~14岁患儿的(4.41±0.4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岁与>7~14岁患儿近期反应评分、CSDC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的急性反应评分(5.56±1.42)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的(4.43±1.29)分, 再体验评分(0.27±0.06)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的(2.42±0.53)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患儿CSDC总评分、近期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骨折知识正确回答道数≥4道与<4道患儿CSDC总评分、急性反应评分、近期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儿童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 医务人员需使患儿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促进其快速康复。
  【关键词】 四肢骨折;儿童;心理应激状态;影响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32
  儿童意外创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 据统计每年有26.1%左右的儿童发生过意外创伤, 其中10.0%~33.5%的儿童出现严重意外创伤, 从而造成四肢骨折[1, 2]。在围手术期, 儿童意外创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已越来越高。四肢骨折患儿不仅忍受着生理疼痛, 还由于意外创伤的毫无预警性及突发性特点, 在其心理上也带来严重影响, 主要表现为进入陌生环境(如医院)所导致的恐惧不安等心理情绪与疼痛带来的焦虑情绪[3, 4]。发生四肢骨折后, 学龄前患儿多数会哭闹不安, 而学龄期儿童则一般会拒绝执行医嘱与拒绝和医务人员交流沟通等, 同时大部分患儿随着社会功能与心理情况的恢复, 不会出现长时间的不良心理情绪, 但有部分患儿可发展成创伤性应激反应[5, 6]。因此, 了解四肢骨折儿童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 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child stress disorders checklist, CSDC)属于一个较佳评估儿童发生应激事件后的近期及急性反應工具, 其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存在紧密关联, 适用于2~18岁人群[7], 本文采用CSDC中文版对四肢骨折儿童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四肢骨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女比51:33, 年龄2~14岁, 平均年龄(7.23±2.26)岁。纳入标准:①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意外创伤所致的单一四肢骨折;② 所有研究对象的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 年龄2~14岁;④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儿为孤儿;②存在心理疾病的患儿。
  1. 2 方法 采用CSDC中文版对患儿的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发放《四肢骨折患儿家长骨折知识调查问卷》测试患儿家长对骨折知识的掌握程度。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患儿的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评定标准[8]:CSDC中文版包含近期反应、急性反应及创伤事件3个维度, 共有36个条目, 其中近期反应有30个条目, 以评定儿童发生创伤后1个月内的行为情况, 包括功能性损害(4条)、警觉性增高
  (6条)、麻木和解离(8条)、回避(5条)及再体验(7条);急性反应有5个条目, 以评定儿童发生创伤后立即表现的行为与情绪;创伤事件有1个条目, 以描述创伤事件的发生。各条目均采取3级评分, 即0~2分, 总分0~60分, 应激反应与分数呈正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年龄段的CSDC评分比较 84例患儿CSDC
  总评分为(7.21±0.46)分, 其中急性反应评分为(5.32±
  1.37)分, 近期反应评分为(2.45±0.43)分。年龄2~7岁患儿39例, CSDC总评分为(7.35±0.51)分, 其中急性反应评分为(5.67±0.62)分、近期反应评分为(2.56±
  0.42)分;年龄7~14岁患儿45例, CSDC总评分为(7.28±
  0.44)分, 其中急性反应评分为(4.41±0.49)分、近期反应评分为(2.49±0.44)分。2~7岁患儿的急性反应评分明显高于年龄7~14岁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95, P=0.000<0.05);年龄2~7岁与7~14岁患儿近期反应评分、CSDC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43、0.675, P=0.460、0.501>0.05)。
  2. 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CSDC评分比较 独生子女49例, 其CSDC总评分为(7.20±0.43)分、急性反应评分为(5.56±1.42)分、近期反应评分为(2.39±
  0.48)分、近期反应中的再体验评分为(0.27±0.06)分;   非独生子女35例, 其CSDC总评分为(7.22±0.48)分、急性反应评分为(4.43±1.29)分、近期反应评分为(2.42±0.53)分、近期反应中的再体验评分为(1.39±
  0.58)分。独生子女的急性反应评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 再体验评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33、13.449, P=0.000、0.000<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患儿CSDC总评分、近期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0、0.270, P=0.788、0.842>0.05)。
  2. 3 掌握不同骨折知識患儿家长的CSDC评分比
  较 患儿家长骨折知识正确回答道数≥4道49例, 其CSDC总评分为(6.68±1.39)分、急性反应评分为(5.26±
  1.25)分、近期反应评分为(2.53±0.61)分;患儿家长骨折知识正确回答道数<4道35例, 其CSDC总评分为(7.21±1.42)分、急性反应评分为(5.43±1.28)分、近期反应评分为(2.62±0.66)分。家长骨折知识正确回答道数≥4道与<4道患儿CSDC总评分、急性反应评分、近期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07、0.608、0.644, P=0.092、0.545、0.521>0.05)。
  3 讨论
  3. 1 年龄对四肢骨折儿童的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相
  关研究显示[9]:60%左右的儿童或与青少年存在≥1次
  的意外创伤事件, 主要包括受虐待、烧伤及骨折等, 并亟需一个有效的干预处理措施。虽然多数儿童在出现意外创伤事件后, 可随着社会功能与心理情绪的恢复, 不会长时间存在不良心理情绪, 但仍存在少数儿童发展成创伤性应激反应, 从而造成其出现心理障碍, 甚至还可延续到青少年及成人时期。儿童处在不同的年龄段时, 其对相似或相同意外创伤事件的认知并不是一致的, 在心理与身体反应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有学者在研究烧伤儿童的心理状态时指出, 年龄越大的儿童, 其对于意外创伤事件具有更好的耐受力, 且PTSD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所有减轻[10]。本文研究发现:年龄2~7岁患儿的急性反应评分明显高于年龄7~14岁患儿(P<0.05), 提示年龄7~14岁患儿的急性反应情况要明显优于年龄2~7岁患儿。这是由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其承受能力要明显强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所以在年龄较大的儿童面对意外创伤事件时, 其表现要普遍好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3. 2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四肢骨折儿童的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 本文研究亦发现:独生子女的急性反应评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 再体验评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 提示独生子女的急性反应情况明显不如非独生子女, 但独生子女近期反应中的再体验情况要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这是由于非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 不是孤单的一人, 其有哥哥、弟弟或姐姐、妹妹相伴, 在处理事情的能力方面相对较强, 故非独生子女面对意外创伤事件后的急性反应要好于独生子女, 但由于非独生子的日常生活中, 其父母还有其他孩子需要照顾, 难以时时刻刻的照顾四肢骨折患儿, 加上患儿在遭受创伤后其心理更为脆弱、敏感, 故非独生子女患儿的“再体验”症状会表现的较为明显。因此, 护理人员需在日常护理中针对这类情况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沟通。
  3. 3 患儿家长骨折知识掌握程度对四肢骨折儿童的心理应激状态影响 本文研究还发现:家长骨折知识正确回答道数≥4道与<4道患儿的CSDC总评分、急性反应评分、近期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可能和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有关, 需进一步纳入大量样本以证实。若患儿家长能很好的掌握骨折知识, 其在照护患儿时就可冷静、沉着的应对, 而这种心理状态可对患儿产生一定影响, 从而改善患儿的心理情况, 故护理人员可针对性的给予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以加强患儿家长掌握骨折知识的程度, 提高功能锻炼的有效性, 大幅度改善患儿在创伤后的心理应激状态, 进而促进患儿身心康复。
  另外, 由于四肢骨折儿童对病区环境十分敏感, 而患儿的应激反应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适应环
  境[9, 10], 故护理人员需针对患儿的心理应激状态影响因素及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 最大限度的降低骨折对患儿所产生的影响, 有效缓解其心理应激状态, 改善心理情绪, 从而促进患儿身心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 四肢骨折儿童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 医务人员需使患儿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促进其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艳君, 俞群, 汪斐, 等. 四肢骨折患儿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海军医学杂志, 2018, 39(1):75-78, 84.
  [2] 潘芳.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6):61-62.
  [3] 李淑平, 韩影, 周丽园, 等. 社会支持及文化程度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态度及心理应激情况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3(15):
  146-148.
  [4] 朱婉婷, 郑丽明, 连美升, 等. 一体化急救护理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心理应激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29):110-112.
  [5] 赵艳君, 俞群, 朱婷, 等. 四肢骨折患儿心理应激状态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 13(1):
  78-83.
  [6] 赵艳君, 朱婷, 陈燕, 等. 拟动物化情景剧视频对四肢骨折患儿心理状况的影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 26(12):1102-1106.
  [7] 陈雪, 魏兵, 李秋菊, 等. 人性化急救护理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 5(7):377-380.
  [8] 孔艳婷, 张劲松, 帅澜, 等. 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中文版的效度、信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6):452-457.
  [9] 李佩娜, 席福梅, 翁永彩.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作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3(24):32-34.
  [10] 孙媛, 王颖, 江玉军, 等. 五岁及以下烧伤儿童出院后躯体和心理社会问题的系统评价. 中华烧伤杂志, 2019, 35(5):371-378.
  [收稿日期:2020-03-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86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