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两个指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敏

  随着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在体检时会主动要求检测骨密度,但对与骨健康密切相关的另一项检查——骨转换标志物却知之甚少。
  骨密度
  什么是骨密度  严格来讲,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者单位面积(面积密度)所含的骨量。这里不仅包含骨矿物质,还有骨胶原等其他成分。但受限于測量技术,我们常说的“骨密度”仅指骨矿物质密度,即以钙为主的矿物质成分的含量。资料显示,骨矿物质密度能够代表70%左右的骨骼强度,是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佳指标。
  如何测量骨密度  骨密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临床常用有反映骨矿物质密度的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XA)。根据测量部位,可分为中轴骨(腰椎、髋部)骨密度测量和外周骨(手臂、手指、前臂、跟骨等)骨密度测量。其中中轴骨的DXA骨密度测量的精确度高、稳定性好、辐射低,是目前公认的用于骨质疏松诊断以及随访监测的技术方法。
  如何看懂骨密度报告  DXA骨密度的报告一般使用2节以上腰椎整体和髋部(股骨颈或全髋)的T值和Z值来表示骨密度的高低。
  T值  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值与年轻人群骨密度数据相比,两者之间的标准差(SD)。对于停经后女性或50岁以上的男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此标准差,定出以下4项指标:①骨密度正常,T≤-1.0SD;②低骨密度或骨含量减少,-1.0SD>T≤-2.5SD;③骨质疏松,T<-2.5SD;④严重骨质疏松,T<-2.5SD,且伴有一处或多处骨质疏松性骨折。
  Z值  是将检查所测得的骨密度值与正常同龄人群的骨密度比较而得出的值。Z值>-2.0是骨密度在同龄人范围内,Z值≤-2.0是骨密度低于同龄人。专家推荐,对于儿童、青少年、年轻男性和绝经前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应使用Z值来表示。这类人群不应仅仅基于骨密度测试结果,还要参考Z值,由临床医生综合Z值以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综合判断。
  虽然DXA测量骨密度非常精确,但设备与设备之间存在的差异可能掩盖了或放大了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应当坚持在同一家医疗机构进行骨密度的随访测量。
  骨转换标志物
  什么是骨转换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BTMs)是骨组织本身分解与合成代谢的产物,又称“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简称“骨标志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包括碱性磷酸酶和血清1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简而言之,骨转换标志物反映的是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代表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水平。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全身骨代谢变化,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类型、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治疗是否有效,以及骨丢失、骨折的发生风险。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1OF)推荐的用于骨质疏松症监测和随访的指标。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有何特殊意义  骨密度检测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指标,只有经过至少一年的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才能在骨密度检测中有比较明显的变化。骨转换标志物是一个动态指标,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早期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骨吸收指标通常在治疗后3~6个月出现下降;骨形成指标稍落后于骨吸收,一般于治疗6~12个月出现变化。
  多个荟萃分析和临床试验发现,骨转换标志物指标下降与骨折风险下降有关。骨吸收指标下降70%,非椎体骨折风险可下降约40%;骨形成指标下降50%,非椎体骨折风险下降约44%。因而,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可有效检验治疗的有效性,提升治疗依从性,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虽然骨转换标志物不能用来直接诊断骨质疏松症,但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和评估疗效的依据。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骨密度与骨转换标志物检查“联手”,在疾病诊断、随访和疗效检测等方面缺一不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50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