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护理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安萍 金凤艳

  摘 要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特点。方法:观察6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前后抑郁症改变情况。结果:男女抑郁症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男性脑卒中患者HAMD抑郁总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迟缓、睡眠障碍经治疗后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女性脑卒中患者HAMD抑郁总评分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减轻、睡眠障碍较重经治疗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男性女性抑郁症患者症状有不同特点,康复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男性患者要注重焦虑躯体化、饮食护理、迟缓、睡眠障碍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女性患者应加强睡眠障碍、饮食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重点是睡眠和饮食护理。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脑卒中后抑郁 康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13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组疾病,卒中后抑郁(PSD)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1]。脑卒中后患者除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外,还常有情感障碍。情感障碍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其中抑郁将使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增加3倍[2]。脑卒中后抑郁(PSD)障碍程度轻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睡眠紊乱、早醒、食欲丧失、体重减轻及对自身缺乏信心等。程度较重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迟滞现象及躯体不适[3]。本研究对PSD患者实施的康复治疗、康复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症状,使其主动接受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2010年收治患者65例,所有患者全部经CT或MRI检查确诊,并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符合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8分)者65例中,男44例,年龄43~86岁,平均65.98±9.70岁;女21例,年龄44~84岁,平均69.77±9.30岁。患者神志清楚,肢体有不同程度残障,排除既往有精神病病史、智力障碍及明显失语者。
  方法:患者入院24小时内由分管床位的住院医师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定,作为初评,平均康复治疗1个月,出院前该医师再为患者做上述评定,作为末评。①治疗及康复训练: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供血、治疗并发症;物理治疗(PT),维持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提高平衡步态等训练;作业治疗(OT),上肢精细动作、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语言治疗,改善失语、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等;理疗,提高肌力、减轻肌痉挛、关节疼痛、肿胀的辅助治疗等。②康复护理:向患者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足下垂等并发症。指导正确的坐、卧、站、行走的姿势,将患侧肢体保持在最佳功能位置。与治疗师同步,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主动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提高肌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应用抗抑郁药物的护理,护士应向患者宣教有关药物的性质、用法、剂量及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③心理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性格及沟通技巧;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护士要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表明自己的想法,减轻心理压力。实施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发病机理、危险因素、病程进展、治疗、预后等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减轻心理负担;康复训练过程中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对其治疗过程中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及鼓励,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44例男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护理前后HAMD抑郁总评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迟缓、睡眠障碍较严重,经康复后评分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21例女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护理前后HAMD抑郁总评分明显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经康复后评分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PSD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状改善起很大作用。结果见表1、2。
  讨 论
  脑卒中作为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发病较急,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躯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日常生活自理困难难以接受,加上对预后的害怕和担心,产生恐惧、消极、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4]。患抑郁症的脑卒中患者往往绝望、抑郁、缺乏主动性,生活上过度依赖他人,对治疗丧失信心,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应该配合医生加强护理。
  本研究对患者实施了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心理护理后,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可能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后,脑神经功能改善,残障肢体功能逐步提高,抑郁状态也得到改善。笔者认为PSD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状改善起很大作用。本研究显示,男女抑郁症患者症状均有改善,HAMD抑郁总评分明显下降;其中,男性脑卒中患者以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迟缓、睡眠障碍较重,经治疗后有显著好转,女性脑卒中患者体重减轻、睡眠障碍较重,经治疗也有显著好转;脑卒中男女性抑郁症患者症状有不同特点,康复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康复中男性患者要注重焦虑躯体化、饮食、迟缓、睡眠障碍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女性患者应加强睡眠障碍、饮食护理。我们认为睡眠障碍、饮食护理在PSD中是心理护理干预重点。
  体重减轻是脑卒中后抑郁的一个显著变化。脑卒中后部分患者可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假性球麻痹症状,以及悲观失望、自卑、自责等抑郁情绪,可使患者拒食,甚至拒绝治疗。所以,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必要时给予喂食或鼻饲,以保证热量供给。本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加显著,这可能与脑卒中患者中独自生活的老年女性缺乏照顾者有关。护士对女性患者饮食上的照顾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宜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了解其口味及喜好,给予饮食上的指导,以保持充沛的体力,积极投入康复训练。
  本研究还显示睡眠障碍是常见症状,以早醒多见,常伴有睡眠不深与多梦。护士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积极帮助其解决失眠问题,建议患者午后和傍晚适当运动以促进夜间睡眠,睡前不宜多想令人压抑和担心的事情,保持轻松的心情,睡前听音乐、看书对睡眠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次研究为观察性的临床调查研究,康复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评定由分管床位的医生进行,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足可说明PSD患者的症状特点。笔者针对上述症状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与医生配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康复效果。据此今后还可做进一步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忠.缺血性脑血管病[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9.
  2 何小英.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方法的探讨[J].现代康复,2001,5(8):34.
  3 祈琪君.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2):124-125.
  4 李春燕,方岩,杨青松.脑卒中后抑郁症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2007,29:349-3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2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