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与保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 健 张 斌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根据有无黄疸而分成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肝炎,病程一般为2~4周。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肝功能异常和血清抗HAV-IgM特异性标志阳性。
  对甲肝的中西药物治疗及保健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中、西成药治疗
  (1)维生素类。维生素C,每次1~2片,一日3次,口服;复合维生素B,一次2片,一日3次,口服。
  (2)保肝中成药。如当飞利肝宁(又名肝勃宁,主要组成:当药、水飞蓟),每次4粒,一日3次,口服;或益肝灵(主要组成:水飞蓟),每次2片,一日3次,口服。这些药物具有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
  (3)垂盆草冲剂,每次1包,一日3次,冲服;或联苯双酯滴丸,每次10粒,一日3次,口服;或甘利欣注射液(甘草提取物)每次30毫升,一日1次,静脉滴注;或强力宁注射液(甘草提取物)每次100毫升,一日1次,静脉滴注。这些药物适用于肝功能异常(血清ALT,AST活性升高)者,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一般选用垂盆草冲剂即可,如血清ALT过高且病情缠绵、病程过长时,可酌用其他的药物。
  (4)黄疸茵陈冲剂,每次1包,一日3次,冲服;或茵栀黄注射液,每次20毫升,一日1次,静脉滴注;适用于黄疸型肝炎而见巩膜、皮肤发黄者。
  其他如鸡骨草胶囊、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丹、熊胆胶囊等也可酌情使用。
  2.中药辨证治疗中医认为甲肝主要因感受湿热或饮食失当所致,因此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清热、解毒、化湿、疏肝、和胃、健脾等几个方面。
  (1)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于巩膜、皮肤发黄,小便黄赤等黄疸型肝炎者。用茵陈蒿汤或茵陈四苓散治疗,常用药物有茵陈、栀子、大黄、黄芩、金钱草、田基黄、黄柏、郁金、连翘、虎杖、车前子等。
  (2)祛湿化浊、健脾和胃。适用于症见身体困重、恶心、纳食减少、脘腹满闷、腹泻之无黄疸者。用甘露消毒丹治疗,常用药物有藿香、厚朴、薏苡仁、炒扁豆、茯苓、橘皮、竹茹、白蔻仁、石菖蒲、木通、滑石、黄芩、连翘等。
  (3)疏肝理气。适用于肝区疼痛,胸闷不舒,纳差口苦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香附、枳壳、川楝子、延胡索、郁金、青皮、陈皮、川芎、芍药、甘草等。
  煎中药时,将药置砂锅中,加水淹过药物,浸泡20分钟左右,煮沸后微火煎熬20分钟,用纱布滤出第1煎,再加水适量煎煮,用纱布滤出第2煎,两次合并后再分成2或3次,空腹温服。
  注意不要滥用保肝药物,一是因为甲肝是急性自限性疾病,二是因为许多药物都要经肝脏代谢,这会加重肝脏负担。
  3.注意休息急性肝炎的早期,应在住院隔离治疗的同时卧床休息。直到症状明显消退,方可起床逐渐活动。活动量一般以不觉疲乏为度。卧床休息能减少机体热量消耗,并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但又不能过分强调卧床休息,以免活动太少加上营养过度而形成脂肪肝。
  4.合理饮食急性期应以流质、半流质或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量多餐,适量进食糖类食品。恢复期注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蛋白质补充按一日1.5~1.8克/千克,对脂肪不必严格限制。中医非常讲究饮食宜忌,宜新鲜蔬菜,瘦肉,河鱼,鸡蛋及豆制品;忌蟹,虾,公鸡,牛羊狗兔肉及辛辣刺激品,并少食肥肉和油炸食品。禁酒。可适当用一些食疗方法,如:(1)河鱼250克,绿豆120克,陈皮6克,炖烂,吃豆及鱼,喝汤。(2)黄花菜10克,玉米须20克,茅根30克,煎水服,连服10日。
  5.保持心情愉快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其中与肝脏的关系尤其密切。情绪舒畅有助于肝病早日痊愈,否则对肝病的康复极为不利。
  6.针灸与气功针灸治疗病毒性肝炎确有一定疗效,对中、轻型患者疗效尤佳,但对病情较重的急性肝炎,针灸只能作为辅助疗法。最常用的是毫针治疗,此外电针、激光针灸、穴位药物注射、穴位超声波刺激、穴位磁珠疗法也可酌情选用。练功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法,确实能够起到增强人体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是目前社会上流传功法很多,鱼龙混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蒋健为副主任医师,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有消化内科门诊。张斌为副主任医师,每周二下午、周三上午有肝科门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771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