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阮舒华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在增加。心脑血管病在我国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处于第一位。而高血压,又是最常见病种之一。因此,治疗和护理对减少其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在医生的指导和病员的配合下,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共60例,年龄66~78岁,其中男40例,女20例;合并糖尿病24例,合并高脂血症20例,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25例;连续随访4个月。
  1.2 治疗方法。服用药物均为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其他扩血管剂等药物。可以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采用单剂或联合应用。
  1.3 诊断标准。老年年龄以65岁为界限。老年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收缩压应≥140mmHg,舒张压应≥90mmHg。
  
  2 结 果
  
  在经过我们的耐心指导和精心护理下,所有患者的血压都得到理想的控制。由治疗前收缩压166.4±14.9mmHg,舒张压98.7±15.3mmHg,心率73.7±11.6次/min,降至收缩压130.8±10.1mmHg,舒张压81.2±8.5mmHg,心率70.3±9.6次/min。
  
  3 讨 论
  
  我国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岁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55~64岁、65~74岁和≥75岁3个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9.4%、41.9%和51.2%,且其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如何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和控制率,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的体会是:
  3.1 教育和鼓励老年人经常去社区或医院测量血压,做到早期检出高血压。以便能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3.2 老年人高血压在治疗时[1],所有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此后在调整剂量时也应该缓慢。某种降压药物一旦从小剂量开始后,即使效果欠佳也应应等待1周再缓慢增加剂量,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所有反应机制均较缓慢之故。
  3.3 尽量联合用药,单一用药需用剂量大,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经常应用联合用药的组合如: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
  3.4 有糖尿病并存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β受体阻断剂或选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如血糖控制困难或不稳时尽量避免利尿剂的应用。
  3.5 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血压应控制在120/80mmHg水平。最好能选用长效制剂,当然同时要考虑患者本身所能承受的费用。
  3.6 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中枢性降压药物最好避免使用,以免引起健忘、多梦、忧郁等。
  3.7 老年人应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注意避免超重和肥胖[2]、少或尽量不饮酒、采用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饱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适当的户外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波动,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睡眠,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
  3.8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于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家属也应给患者以理解、宽容与支持。
  3.9 患者及家属应知道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书面材料。服药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教会患者或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复查。若血压控制不满意或有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应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29~1454
  2 金耀林.老年高血压.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25~3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0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