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冬季不可滥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厚平

  冬季进补宜补肾温阳
  传统医学认为冬季天寒,寒邪易伤肾阳,宜食温性食物。而肾是人体的根本所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它滋五脏的阴气,发五脏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调养摄取食物当以补肾温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
  冬季调养摄取的食物宜温性,常以鹿肉、狗肉、羊肉、韭菜、虾仁、栗子、胡桃仁来温补肾阳;以海参、龟肉、芝麻、黑豆等填精补髓。
  按照现代营养学的观点,冬季温补类的食品含热量较高,营养丰富,滋养作用强,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脂肪、糖、矿物质等。
  冬季进补前宜调脾胃
  冬令进补前应先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补。首先,一些肠胃功能不佳、舌苔厚腻、消化不良、经常腹胀的朋友,若直接服用滋补膏方,必然加重上述症状。对这些人,要先给予“开路药”,用陈皮、半夏、厚朴、枳壳、神曲、山楂等药,煎汤服用,以理气化湿、改善脾胃运化功能。
  其次,正在患病的朋友应首先将疾病彻底治愈。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咳痰等,则应先将感冒咳嗽治愈,方能进补。
  否则,如同“闭门留寇”,非但达不到补益的效果,而且会使感冒、咳嗽等绵延不愈。
  冬季进补膏方宜辨清体质
  一年四季,人体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冬季是人体机能休整的最佳时机。大病、慢性疾病等出现的各种虚弱等症,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以及中年人出现的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等状况也可以用膏方进行滋补。膏方因人们体质的差异能做到一人一方,而逐渐成为冬季进补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重视人的体质状态,在防病治病上,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干预措施,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特色。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开创的中医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特禀质。膏方的中心就是针对人的虚症,调和阴阳。也就是主要针对上面所说九种体质中的三种: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同时还要注意虚症的性质和程度、原有的旧病。辨清体质,才能对症下药。
  膏方是传统医学的精华,是历代名医临床经验的结晶,它是中医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质施补,量体裁衣,定身精制的具有个性化的滋补方,在不同的人体发挥不同的作用,使无病者早防、有疾者早治。
  膏方作为一种内服剂型,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专家提醒,人们应该找专业人士熬制膏方,并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膏方,而且要服用适量。膏方一般在冬至前一周至立春前服用。
  冬季进补六戒
  戒乱进补
  首先,应该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属于何脏何腑有虚。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
  但具体到个人,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阴阳共虚等不同,要认真分析,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医生指导下判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犯虚虚实实之戒。
  补而戒腻
  对于身体状态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来说,首先是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否则服再多的补物也是无用。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于滋腻厚味,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补而戒偏
  中医认为,气与血、阴与阳虽然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又互为生长。冬令进补时也要注意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防止过偏反而引发它疾。
  外感戒补
  在患有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戒以贵贱论英雄
  对于如何进补,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补药,不要抱着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
  戒惟补药而补
  对于想健身长寿者来说,光靠补药不是好办法。还要注意适当的运动锻炼、饮食调整、多用大脑、避邪就静等,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冬季进补形式多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中医养生学说的基本原则为顺应自然,形神兼养,保精护肾及调养脾胃。亦即适寒温,畅情志,慎起居,节饮食与勤运动等。其具体方法有动形、静神、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之分。
  如《寿亲养老新书・保养》早就有:“安乐之道惟善保养者得之。一者少言语养内,二者戒色欲养精,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精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真道。”
  故应从诸多方面去养护身心,祛病延年,以良好的健康状态和最佳之生活质量而尽享天年。
  古今中外大量的详细资料证明,进食滋补药物不等于养生保健。许多长寿者多居深山老林、荒野孤村,他们都是粗茶淡饭(能宽胃养气),劳作苦难一生而大力者大寿,谁有条件进补?诸多帝王山珍海味、丰食恣补(多伤胃碍脾),放荡形骸身心而命短者多。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神补不如锻炼。食补、神补与锻炼三者结合诚乃养生保健、强身壮体之根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692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