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晓琴

  自古文人似乎更偏好洞庭湖,常用“八百里洞庭湖”来形容它的宽广,但实际上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更是烟波浩淼、一望无垠。据说当年拍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便选择在鄱阳湖中拍外景,在镜头里鄱阳湖成了“西洋”,鄱阳湖之大可见一斑。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属长江九江河段南段,它分别接纳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都江等五大水系,由鄱阳湖北端的湖口(江西省通往长江水上运输的唯一门户)注入长江,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系过水性湖泊),洪水期面积达 3841平方公里,容积为260亿立方米。[1]随着地质变迁、江水荣枯、围堰垦荒活动,鄱阳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沧桑巨变,有一个由无到有并且面积不断涨缩的演变过程。
  鄱阳湖平原即由上述修、赣、抚、信、都五大水系冲击而成,并成为江西省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包括波阳县、余干县、都昌县、进贤县和南昌市的部分地区)。鄱阳湖地区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宋代诗词名家姜夔(波阳人)、昆曲创始人魏良辅(南昌人)等。与此同时,作为江西省的鱼米之乡和水运要道,鄱阳湖周边地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量反映湖区渔业、农业、水运业生产以及服务于节日、民俗仪式的传统生产技艺和民间艺术,它们有的已经成为国家级、江西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进贤县的民间舞蹈“二塘泼蛇灯”、“李渡车仂灯”和民间音乐“二塘长工山歌”、南昌瓷板画、鄱阳渔鼓(曲艺)等等。
  在鄱阳湖周边地区中,地处鄱阳湖东岸的波阳县不但面积大、人口多(百万人口),而且与鄱阳湖一样有着浓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畔的水产大县,波阳县湖区的渔业生产技术和渔业文化也十分发达,就其中的音乐而言则是劳动号子(特别是水上号子)、山歌、渔歌、风俗歌(例如《朝莲华山》,波阳西南的莲华山地藏王庙)的广泛流传,其中前三种比较突出。
  劳动号子产生于生产劳动过程,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同的劳动有不同节奏的号子。波阳县的有水上号子和陆上号子两种。水上号子又称渔民号子,波阳的水上号子反映了波阳县水上生产的各个方面,如大篙网[2]吆号子、撑船号子、扯牵号子、撑蒿号子、拖船号子、起锚号子、提钩号子。波阳县的陆地号子有打石号子、运石号子、驳运号子、打夯号子、打碾号子、排工号子、搬运号子、打硪号子等等。波阳县的水上号子有渔乡特色,像《大篙网吆号子》[3]的节奏非常短小,旋律素材只有两个小节,全曲通过对这两小节材料的不断反复、扩展和压缩很好地将围网打渔时的劳动节奏统一起来;《篙网老虎号子》的节奏自由,力度较强,当渔民网到了鱼时便高兴吆喝,学着老虎叫,而没有网到鱼时,便打趣地模仿猫叫(用假嗓子,舌根与上颚压出来的声音,音发出粗狂有力);船工号子《撑篙》4运用大量的衬词,每一句的末尾都采用延长音演唱来衬托出撑篙动作的舒展;此外,比较典型的水上号子还有鄱阳镇的《撑篙号子》(也叫排工号子)和莲湖的《拖船过圩号子》。波阳县的水上号子演唱虽然形式多种多样(有一领众和的多人唱、有对比呼应的二人唱,有教自由的个人唱),但以一领众合为主,它们与劳动的力度强弱、动作的节奏快慢相关,其生活气息浓郁,透出波阳船工质朴豪放的性格特征。波阳的陆上号子与江西其他地区的路上号子并无特别之处,其与水上号子相比的不同之处是韵味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劳动的场所和劳动的种类不同使音调和节奏产生相应的变化,例如鄱阳镇搬运号子和打夯号子。
  渔歌形式短小精悍,节奏自由明快,内容健康、乐观,具有进取精神。“鄱阳湖里水飘飘,日起东山风光好,渔民生来真强干,每日打鱼乐陶陶”就体现了波阳渔歌的本质特征。波阳县的渔歌分为行船类歌曲(开船歌、行船歌、划船歌、荐船歌、荡桨歌、走风歌、撑篙歌)和捕鱼采摘类歌曲(采莲歌、放鸭歌、织网歌、牵扯歌、单放鸬鹚、群放鸬鹚、放卡子、放丝网等),其中前者以男性演唱为主,后者则没有性别的限制,比较典型的有开船歌《南风起时郎船开》、荐船歌《造起船头好放马》、走风歌《问声我郎几时归》、荡桨歌《每日打渔乐陶陶》、行船走风歌《我想情哥日落山》、划船歌《一网渔虾一网粮》、行船歌《野鸭过湖尾巴长》等等。虽说都是渔歌,上述歌曲却具有各自不同的音调和特点,例如走风歌《问声我郎几时归》(女声独唱)的旋律起伏大,加之句中有“嘿嘿嘿嘿”衬字的连用,有行船呼风之感,多在开船后走风时唱。与走风歌《问声我郎几时归》相类似的还有《我靠打渔去营生》(男声独唱)、《红红雨子东北风》都是行船走风时必唱的,其音调明快有力,更具雄性气势。开船歌、行船歌、划船歌由于劳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有不同,造成了它们各具自己的特点和节奏给人的感受不一样,因之用音乐形式表现出来时的韵味也不同。
  捕鱼采摘类歌曲也有很多。在湖区,渔民捕鱼的方式有的还比较传统,如利用鸬鹚鸟捕鱼;放卡子、放丝网 (卡子用竹子削成两头扁尖);各种鱼钩等,都是波阳县辖的管驿前、姚公渡、双港等滨湖地区传统的捕鱼工具所产,具有浓郁的湖区特色,它们在渔歌中也经常有所反映。例如渔歌《放卡子声调》中的甲乙对唱:(甲)来(乙)哦(甲)来(乙)哦(甲)搭子(乙)哦(甲)撬子(乙)哦(甲)撬子(乙)哦(甲)荡(乙)哦(甲)有鱼(乙)啵……甲是荡船者,在船的尾部,黑夜行船收卡子者在船头,互相示意,简单对话,声音小而清晰,表现了劳作的默契,协作而得快慰。放丝网、钩网捕鱼音调“嗬嗬嗬嗬”是渔民赶鱼的吆喝声,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它可以自由变化,“咯咯咯咯”是敲击船板赶鱼的声音,真切自然。这两种渔歌音调节奏各异,效果也不同(见下方放丝网、钩网捕鱼音调的谱例):
  有许多捕鱼采摘类歌曲是男女老少都可唱的,例如《水中捞月一场空》,其节奏舒缓随意,且并不在湖中不唱,而是多用于岸边的晒网、织网、修船或在室内干某些渔事时所唱,演唱时声音凄楚悲伤,歌词内容则是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渔民休闲时也时常唱一些情歌,如《我想情歌日落山》多在行船走风时演唱,此歌必须用假声演唱,别具一番韵味;又如《半斤不上钩》(是一种很小的鱼类,鄱阳湖的特产)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歌词如下:“男声→唱个山歌,我牵头哇,我是湖边钓鱼钩哇,千斤个鲤鱼都钓得起呀,半斤哟不上钩;女声→细细鲤鱼细细鳞仂,细细菩萨降大神仂,细细鼓哩呀是乒乒响,细细秤砣压千斤。这首情歌寓意深切,比喻恰当,它把男性比喻成钓鱼钩,女性比喻成,任你千斤鲤鱼钓得起,我半斤就是不上钩,突显了盎然的情趣。
  波阳县分为上下波阳两个地区,山歌、田歌主要流唱于上波阳的山区、丘陵地带,如谢家滩、响水滩、鱼山、油墩街、下山岛、马墩、莳山地带。山歌的特点是以对唱形式居多,有放牛对歌、卖柴歌、油墩对歌等。例如流传于谢滩、鸭鹊湖、银宝湖等地的《油墩对歌》属于波阳民歌中一种情歌,它是乡民们在割草、砍柴、下地时演唱的;其演唱形式为一人唱众人合,歌词往往四言八句,且多即兴编造;旋律反复出现,曲调分男腔宫调、女腔徽调;结构新颖可自由发挥。特别是《油墩对歌》的乐句中还用“11”的音型连接,并且下句紧咬上句结尾两个字,使旋律层层推进。这种对歌形式,在湖畔邻县湖口、九江、都昌一带也有,只不过结构、旋律多有不同。山歌、田歌还有《日头哥哥快下山》、《半斤油麻撒满天》、《耕草下田二面光》、《送郎歌》、《打碾歌》、《家无祖业打长工》、《细细雨朦朦天》等等比较典型。

  波阳县的民歌几乎完全采用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流传方式。由于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不使用曲谱将其版本固定,在演唱时歌手经常根据自身水平和情绪的不同或即兴编词或改换曲调,歌曲的词和曲调往往会产生多种变化,因此波阳民歌在世世代代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凝结着历代波阳人集体的智慧,它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自由、奔放的音乐性格。
  众所周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音乐类)是与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属于“皮”与“毛”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世界经济越来越走向全球化,地球村显得越来越小,世界各种文化越来越接近(尤其是西方文化对非西方地区的冲击和渗透),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世界各地丰富多样的文化样式正在不断消失,就像生物物种的不断消亡一样。在此时代背景下,已经有许多非西方地区的民族音乐受到侵蚀、发生变异。就中国境内而言,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前大陆没有与世界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但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人口的激增、对开发自然的某种错误认识和举措,都不断地蚕食着民间音乐的领地(包括波阳民歌在内)。例如,随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对鄱阳湖的围垦,湖区面积已经大幅缩小,有的小一些的湖泊已经和鄱阳湖主体分离,甚至进一步淤塞转变成耕地,而生产方式的变革(例如机网捕鱼、网箱养鱼、机械化装卸)更是加速着生产方式这张“皮”的退化,否则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也不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榜上有名”。于此相对应的是,波阳县的民间歌手在经过了几代人之后已经渐渐淡忘了曾经伴随他们生活的民间歌曲(特别是渔歌和水上号子)。波阳县民间歌曲的民间歌手是民歌传承的主要载体,是民歌生存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民间歌手数量的多少必然直接影响了民歌的命运与前途。同几十年前相比,波阳县的民间歌手不但数量逐渐减少,歌手老龄化问题严重,男女民间歌手比例严重失调,而且现在的民间歌手演唱成就不如以往。面对这样的局面,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措施:其一,政府部门还应当对波阳传统民歌进行了搜集、录制的工作,确保存留住波阳民歌的基因种子,制定了进一步保护的实施方案,一方面征集波阳民歌以及口述资料进行笔录、录音、录像,另一方面广泛收集相关的实物资料。其二,开展原生态民间歌曲演唱和创作比赛,因为传统的民歌的内容已经与当下的生活产生了脱节的现象,应当在保持节奏、旋律以及调式、调性等音乐材料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新的音乐元素(但这种添加不应以破坏原来的韵味为代价)并结合新的生活,唯有此才又可能吸引年轻一代的去欣赏和传承。
  
  注释
  [1]魏高山,肖华忠:《都阳湖流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第1页。
  [2] 大篙网是捕鱼时的大围网,一网可以捕万斤鱼。
  [3] 乐谱见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上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第76页。
  [4] 同上。
  
  徐晓琴: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
  责任编辑:张慧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9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