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的2015年辽宁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如期举行。来我院进行讲座的三位老师是业界的专家。首先是郑勤砚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欧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先进经验,以及她前往欧美国家交流考察的所见所感。我对其中讲到的创造力的培养十分感兴趣。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在社会中,创造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经济如此,文化亦然,在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了。龙念南老师擅长少儿童美术教育。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后任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美术教师至今。龙老师讲课生动有趣,他用一个心理测试告诉了我们,视觉的重要性,人是离不开视觉的。美术课堂教学更是如此。侯令老师所讲的如何设计一堂课,生活中处处都有设计,设计是无处不在的。三位老师的讲座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有了灵感和受到很大启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产生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创造力视觉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
  美术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它鼓励学生作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当代教育更注重强调通过对话、交流、启发,唤醒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持续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突出创造力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好的教育一定是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学生的创造力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2)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像力。处于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的特点,喜欢漫无目的的想像,遨游在畅想的世界,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教师要用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这一特性,以便更好的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指导。
  (3)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与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讲解新知识后,应在学生活动和练习中,给学生自由地发挥空间,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至关重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下来的精华,是很多祖祖辈辈在历史长河下沉淀下来的瑰宝。在美术教学中,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引导,不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扩大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开拓出了一片学生从未踏足和接触的领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创造力也是如此,很多影响时代的创新都是基于对于传统的思考与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创造力的开发起着至关的重要作用。从美术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进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后,学生尽情创作。教师负责正确引导,学生负责尽情创造,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学生作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中视觉文化的培养
  图像与画面带来的冲击与记忆的持久性远远超过平铺直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应将视觉文化的理念放在首位。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作品的欣赏,来引出非物质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可以通过影像资料与实地考察的画面,让学生更加客观的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中的脚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影响。通过视觉上的感受,结合教师的深刻的讲解与精辟入里的分析。
  美术更是图像为主要传播途径,在美术教学中视觉文化更是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应从视觉入手,通过视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能力,视觉是最直观的,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手段,尤其是美术学习,更是视觉图像的解读和理解。要想更好的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知识,从视觉入手更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视觉带来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不是物质的,不能依靠学生感觉去认识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是依靠视觉带给学生的冲击力引起学生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头传说和民族故事,如东北传统彩绘、油饰就是沈阳地区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对所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解,深入研究其相关知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代表性的、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用一种强烈的视觉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带领学生参观沈阳故宫,在欣赏建筑艺术的同时,讲解观看建筑上的漂亮绚丽的传统彩绘。通过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具有很强的带入性,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进入到环境中,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课程的展开。
  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田野考察的照片和一些视频资料带给学生,把自己搜集和发现的有趣的点放大与展开,引起学生的更多关注,这些都是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把握。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中设计教学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践与教学设计,这是一个需要所有教师去思考去探索的问题。如何既满足课标的要求,又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教学完美的结合起来,或许这会是美术教学中又一次创新性的革命。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并不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是通过美术教学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了解,进而达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扬灵魂工程师的觉悟,积极探索,不断深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用实践修正理论,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在美术教育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下去,传播下去。而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与反馈,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实践应用的反馈,究竟效果如何,更多的还是要取决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与速度。只要不断的探索,做到知行合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教学中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这里说的设计是对课程的设计,如何设计一堂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普及是至关重要的。灵感与创意来自于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发扬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壁垒,创造性地展开教育工作。将创新精神与不断探索出来的设计灵感应用在课堂设计与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积极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爱好,同时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一笔。
  罗恩菲德提出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艺术本身,而在于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获得创造力。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要从培养学生创造力入手,通过非物质文化本身的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力视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具备足丰富的美学理论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知识,教师掌握一手资料,田野得来的资料更有说服力,对学生也更有吸引力,教师积累的相关资料都为设计一堂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为上一堂好课做准备。设计一堂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学生诉求,首先所选择的课程资源一定要与学生生活相关联,与学生已有的只是贮备相关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优先。其次教师应该充分田野,尽可能多的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善于发现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课堂教学要以视觉图像为主要引导方式,创作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力,通过视觉感染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设计一堂有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要美术教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心上,时刻以传承文化为己任,了解学生内心之所想,钻研课程设计之所需,不断实践,开拓创新,我相信文化的传承的号角必将吹响,民族精髓的魅力定将绽放!
  (责任编辑文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26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