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与科技碰撞 绽放文保创新之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3月中旬,安徽省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主持召开了“文物科技鉴定培训暨专家座谈会”。安徽省文物鉴定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各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等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和座谈。
  培训邀请了著名的红外摄影专家和微痕鉴定专家讲解了《红外摄影与文物鉴定》和《文物微痕鉴定》知识。课程结束后,参培人员对此次培训的反响非常热烈。作为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文博人员,课时虽短却“打开了一扇窗”。如何解决日常工作中鉴别文物的“刚需”和传统鉴定“水太深”“不好说”的矛盾,学习和借鉴现代科技手段,是当前形势下文物工作者应该着眼、着力的紧要课题。
  座谈会围绕“文物科技鉴定”,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广宁率领的专家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德才教授的团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大家结合实际工作,均发表了自身见解,虽各抒己见,却殊途同归;虽互有碰撞,却高度统一。与会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和文博工作者均表示文物鉴定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绝不对立,而应互通互融,相得益彰。
  传统鉴定与科技结合,是科技强国形势下的必然所为。对文物事业而言,当下可谓“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文物鉴定与反鉴定、鉴真与作伪,时刻在博弈。作伪手段紧跟科技脚步,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赝品未泛滥之时,传统鉴定的成功率较高。但今时不同往日,文物鉴定已没有理由不引入自然科学手段,也到了非引入不可的地步。随着科技考古研究的不断进步,曾让文物工作者最纠结的有损分析,已经发展出更多有效的无损方法,从宏观到微观角度对器物的成分、材料、工艺、年代等给出量化证据,结合器型学和感官判断,两者相互支撑,提高鉴定的准确率。
  传统鉴定与科技结合,有利于文物鉴定人才的队伍培养。太平必有象,盛世重收藏。在抢救性发掘逐步减少,各级各类博物馆大力发展的今天,各级文物部门理应给国家把关,帮老百姓把关,做好出入境、征集、涉案、流散文物的鉴定工作。传统的目鉴、眼学、“望闻问切”,以几十年在海量文物中耳濡目染为基础,才造就和培养出火眼金睛的“少数派”。在当前文物流通市场真品罕见、较难接触馆藏的情况下,广大文博从业人员虽身处本行,却难言鉴定;博物馆对征集文物慎之又慎,仍难免走眼,主要原因还是传统方法的难以复制和量化。而所谓科技,核心即可重复、可验证。将已经研究论证过的有效科技鉴定手段和传统器物类型学相结合,可以缩短文物鉴定人才的培养周期。鉴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得以解决,青黄不接的局面得以缓解,各级文物部门征集、鉴定文物的水平和渠道也将大为改观。
  传统鉴定与科技结合,需要建立“大数据”。目前传统与科技结合的瓶颈,原因包括人才知识结构的差异,文博人员无法掌握理化检测手段,并根据分析数据得出鉴定结论;两者资源互通的空白,科技考古大部分运用于理论研究和教学,科技鉴定试验花重金买不到大量的样品,大量可供研究的藏品深锁文物库房。但如果能够建立如传统标型学一样可供比对的科技鉴定“大数据”,可按门类横向和纵向检索,传统鉴定便可“得其门而入”,互相参照,有理有据。这需要两者在未来长期、深度融合,由点及面,是一个数据筛选、整合的系统过程。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作为基层文保机构,此次搭建文物科技鉴定的交流平台,将省级鉴定站和科技考古界的前沿学者汇聚一堂,旨在加强双方的沟通合作。文物科技鉴定研究并不应局限于高校的课堂和实验室,文博工作者也不需只埋首于文献和经验。将科研资源和文博工作实际相结合,更好地运用于文物鉴定和保护,虽道阻且长,但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撰稿:孙莹 摄影:束婷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304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