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塘(柯桥区段)小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亦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古时沿海地带的重要屏障。文章就我区境内海塘概况略作介绍,从海塘的历史沿革、塘工修筑技术及主塘、附属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海塘历史;塘工技术;附属设施
  海塘(柯桥区段)横跨柯桥区北部,涉及安昌、齐贤、马鞍三个镇街,自西安昌街道盛陵村始,东抵马鞍镇通济村,后与越城区海塘相连,全长17.5千米。
  1 历史沿革
  海塘(柯桥区段)始建年代不详,据东汉马臻曾在沿海构筑玉山斗门,而现存海塘位置北于玉山斗门推断,其修建年代应晚于东汉。清《闸务全书》上卷《郡守汤公新建塘闸实迹》称“汉、唐以来”所建。因此,海塘(柯桥段)应始建于汉唐之间。
  《两浙海塘通志》卷三列代兴修记载:“唐开元十年会稽县令李俊之增修防海塘。大历十年观察使皇甫温、大和六年县令李左次又增修之。”分别于开元十年(722)、大历十年(775)和大和六年(832)有三次较大增修(具体修缮内容没有详细记载)。大和六年李左次在白洋山筑塘,大和山因此而名。安昌也与后海的涌潮隔绝,其水进入淡化。
  宋代在隆兴年间将海塘加以浚叠。“嘉定六年(1213)山阴县后海塘溃决,守赵彦倓请于朝重筑。”“六千余石重筑并修补焉,起汤湾讫王家浦,共六千一百六十丈,瓷以坚石,者三之一以捍海潮之冲突。”
  南宋始,浦阳江东支(即西小江)借道钱清江,漫漶山阴境域。为拒咸、蓄淡、抗涝,使土地适于农耕,历代贤牧良守曾组织民众致力完成重大水利工程。
  明天顺年间,知府彭谊筑临浦、麻溪二坝,浦阳江与西小江遂自成体系。又建白马山闸,以遏三江口潮汐倒灌。后闸东(含海湖、西上沙、东上沙、潘家湾、沙地受、胡村一带)尽淤为田,使溯江而上的潮汐作用基本消失。
  明成化七年(1471),钦命侍郎李颙修筑山会海塘。九年(1473),知府戴琥主持在“山阴新灶、柘林各置一闸,以泄江(西小江)南之水;又于扁拖、甲蓬各置一闸,以泄江北之水”,减轻了安昌一带洪涝积水的威胁,始得新建街市之利。
  明嘉靖十六年(1537),知府汤绍恩主持建成三江闸,最终解除咸潮沿江上溯,淫浸平原之害,使安昌、陶里、齐贤、马鞍、斗门一带的咸碱荒地改造为农田,“塘内得良田一万三千余亩”。
  万历二年(1574),山阴县白洋口塘塌,知县徐贞明修筑之。二十四年(1596),萧山县北海塘塌,协同山会二邑修筑。十四年(1586),知府萧良干主持在白洋龟山之西设闸三洞(山西闸),泄洼地积水,补三江闸之不足。翌年建成,其修《绍兴府志》亦成,安昌市始入方志。“一市之肇兴视乎全邑之水利”。
  崇祯年间,修补加固海塘。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府李铎又在闸西添建二洞,仅据《闸务全书》记载:康熙七年至二十九年间(1668—1690),因西江塘决或应宿闸外沙屡涨,“狂流漫漶”而靠山西闸排泄狂澜的就有四次之多,山西闸泽世之功于此可见一斑。上述水利工程使沧海变良田,山阴渐成乐土。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塘岸颓而加增筑,翌年塘溃,又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至五十六年(1717)重砌并垒石者四十余里。
  乾隆四年(1739)修筑旧塘,十六年(1751)官修海塘,塘每隔二十丈置石柱标记。
  至清代,开始增筑备塘、坦水、盘头、挑水坝、护塘、排流和消浪等设施,其石砌型制发展到了丁由石塘、鱼鳞石塘、块石塘、石板塘。
  民国十年(1921)、十四年(1925)间,气压灌浆(水泥)技术应用于海塘加固中。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更重视海塘的保护,对海塘进行多次(具体修缮情况无考)修缮。1966年至1995年期间,开始大规模围垦海涂,使海塘大部分成为备塘。
  2 塘工修筑技术及主塘
  海塘(柯桥区段)从形成到稳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土塘、柴塘到各种形式的石塘,如鱼鳞石塘、丁由石塘、石板塘等。随着修塘塘工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海塘的建设也更为全面,技术更得以不断延续。
  柯桥区马鞍镇大鱼山村(南塘头村、汤湾村、通濟村)一带保存有绍兴境内留存的鱼鳞石塘之一,长约3.7千米,分布量较小,为清乾隆年间和民国时期修建,属于单盖鱼鳞石塘,是绍兴境内留存的最高等级的海塘形式。
  鱼鳞石塘因外形由条石层层叠压,又逐皮鳞次内收,状如鱼鳞而得名。施工程序与条块石塘类似,唯桩基、砌石有较大区别。鱼鳞石塘通常底桩置11路,其中梅花桩7路、马牙桩4路。马牙桩密排成一字形,用围周0.5米、长约6.33米之木;梅花桩布置稍松,前后参差,状如梅花,用围周约0.47米、长6米之木。每层均以厚0.33米、宽0.4米条石间砌,塘内亦条堆附土止漏。鱼鳞石塘多则18层,视地势高低亦有多寡。现绍兴境内鱼鳞石塘地表可见部分大致为8~9层塘面,马鞍镇姚家埠至南塘头村段附近高差最大,目前可见12层塘面。
  普通条块石塘是境内仅次于鱼鳞石塘的海塘形式,主要分布在抗潮防讯的险情次要区域,是绍兴境内主要的石塘形式。普通条块石塘使用长石或块石层层垒叠筑高如石墙,墙的内侧再以厚土附贴。因塘壁直立无倾斜,所以也称“直立条块石塘”。根据塘面形式做法不同,又可分为条块石塘、丁石塘、块石塘三类。普通条块石塘比土塘稳定很多,其防潮能力和经久时间均比土塘高很多,并且取料和修建费用较省。因此,在绍兴境内险情相对次要的区域广泛使用。通常三种普通条块石塘交叉混合使用。
  石板塘是晚清开始尝试的一种新的海塘形式,是出现最晚的古代石塘塘工技术。其结构是以石板竖立于塘身临流面,用大头丁石作拉杆,内填块石。石板塘通常采用80~100厘米宽的规整石板,各层石板在堆砌时从下而上逐层细微收缩,其层数通常在6~8层。其用料比鱼鳞石塘、丁由石塘省,其实际作用效果可能与鱼鳞石塘、丁由石塘接近,所以清晚期光绪年间鱼鳞石塘、丁由石塘的残破补修就采用这种海塘形式。由于民国初年开始就广泛地使用和推广混凝土海塘等新型现代海塘形式,石板塘形式就此停用。目前,马鞍镇姚家埠左右仍保存有1千米长的完整石板塘。   土塘是古人最早采用的防御海潮的方法,具有取料方便、造价便宜和建造速度快等特点。早期土塘由于人力、财力和技术条件的局限性,抗潮能力较差。明清开始,土塘修筑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原来分散的、简陋的土塘形式进化为塘身比较高厚的系列长堤。江南地区由于夏季土松,冬季土冻,土塘建造通常在每年阴历二至四月或八至十月间修建。塘外通常留有少者数丈、多者数里滩地以保堤。土塘塘基虽不及石塘基础要求那么高,但也不能忽视,通常将表土铲去,填以润湿散土,使基底坚实可以负重。有些土塘会在塘外进行抛石以加固地基,通常每米海塘抛石量在20~100立方米之间不等。接下去是挑选符合建造要求的土料,同时在建筑过程中进行行硪以增加塘身牢固度。土塘塘身要底厚上薄,内外呈坡状,且外壁斜坡要大于内壁斜坡。南塘头村至汤湾村仍留存有土塘,塘型走向明显。
  3 附属设施
  绍兴境内海塘由于大多处于非最险要区域,其海塘附属设施(通常包括横塘、备塘、护塘地、备塘河等)相对简化。再加之境内人多地少,后期居民用已废弃的海塘附属设施用地改为其他用途也较为常见。目前我区境内海塘附属设施地面遗存较少,其主要类型为备塘河(容纳漫溢咸潮并利于运输的水系系统)。
  海塘(柯桥区段)作為绍兴沿海的重要屏障,对境内沿线地域人民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汇集了古代石方、堰坝、堤防与埽工等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发展成就,是涌潮河口地区人民与海争地过程中形成的杰出技术范例。随着历史时期的海岸线不断撤退,人民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现时我区境内海塘的地位及功用正逐步减退、消失,对海塘历史及本体的记录工作亟需不断延展与深入,这一伟大人类遗存的有效保护工作也亟待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张能耿,盛鸿郎,单家琇.越中揽胜[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2]傅振照.绍兴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绍兴县文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清)方观承.敕修两浙海塘通志(影印本)[M].
  [5](宋)沈作宾,施宿.嘉泰会稽志 明正德五年(一五一〇)刻本(仿宋重刊本)[M].
  [6]徐文梅,朱文翰.嘉庆山阴县志[M].
  [7]吕化龙,董钦德.康熙会稽县志[M].北京:国学文献馆,1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50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