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体育教学效果等方面,且提出高职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策,为高职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增强其学习能力,感受体育活动参与的乐趣。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育;体验式教学方法;高职学生
  体验式教学方法即为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各类方式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差异性的学习体验。体验式教学为現代化教学模式,源于西方“out-ward bound”,其旨意在于一艘小穿驶离安全港湾,向更为广阔的大海遨游。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体验,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文章将结合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一、高职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高职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体育教学效果,是提升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方法融入于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创设情境,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我效能感提升有益,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学习。
  (二)强化体育教学效果
  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体育学科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互融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的转化。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指导、情境创设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且加深对各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强化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有助于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高职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体验;构建教学情境,突出职业特色等方式,将体验式教学方法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一)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体验
  高职体育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高职体育教学的要求等,明确制定体育教学的目标,保证学生学习内容与三维教学目标一致,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学目标制定期间,需要全面理解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育观”,从专业技能、知识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入手,设置具有弹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目标,强化对学生的知识学习目标指引。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田径运动期间,基础性目标即为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准备动作、肢体摆动的技巧等等。专业技能指导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实施专业性引导,使学生明确自身进步的方向,灵活掌握更多运动技巧。情感目标则可以通过合作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等,使学生能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等。
  (二)构建教学情境,突出职业特色
  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构建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认知体验,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其中,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情境构建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要求等,突出职业特色。
  在指导学生学习“足球运动”期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世界杯的视频片段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具体的“帽子戏法”等实施教学指导,调动学生的足球技巧学习兴趣,将实践锻炼与学生理论学习内容相互融合。
  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相互融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实施教学指导。以财务专业学生为例,学生未来职业需要久坐,教师则可以重点指导其学习颈椎运动、放松的方式。针对于勘察相关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增强其身体素质,适当指导其参与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长时间集中。针对于对于汽车、机械等生产技术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则注重强化其大肌肉群的力量,增强其上下肢的协调性,可以选择铅球、射击等运动。
  三、小结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转变传统枯燥的体育教学氛围,使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多样性的情境构建与教学指导方式下,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质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的转化,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闫茹冰.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86-87.
  [2]杨筱竹.试析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8):138+126.
  [3]范凤兰,孙克军.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0):131-133.
  [4]刘建武.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管见[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4):106-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85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