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师院校“三位一体”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朝着纵深发展,高师院校毕业学生要获取教师资格也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从实行国考试点到在全国全面展开,“一刀切”式的国考评价标准对广大的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师院校唯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构并优化课程结构,彻底转变教学方式,既重视学生教育理论素养的培养,又重视教学技能等实践素质的锻炼,努力构建政府、高师院校和地方中小学校“三位一体”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师资力量。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高师院校;三位一体;人才协同培养
  
  近二十年来,教师这个职业也经历了一个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巨大转变。二十年前,高考第一志愿填报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可享受高考总成绩加“十分”的“待遇”,如果父母有一方是教师还可以再加“十分”。那个时候,考生填报师范院校的原因,一是因为师范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较综合院校来说较低,二是考生担心高考落榜,毕竟是高考前就要填报志愿。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本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而选择高师院校。那个时候的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几乎可以毫无障碍地获得教师资格。从2015年以来,国家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国家统一考试,简称“国考”。实行这项政策后,不仅意味着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教师终身制。而本项政策全面实施后,对各级师范院校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和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非师范专业学生一样,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也需要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国家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申领教师资格证书。这对广大的师范院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
   长期以来,在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占了绝大部分,而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普通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一般就只有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或教育心理学),目前只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理论课程门类丰富一些,而诸如发展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这样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涉及普遍较少。
   1.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现状分析
   中国长期进行的应试教育,影响是至深的。曾经流行在大学生群体间的“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号在今天的师范学生中依然有着重要影响。经过初、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跨入大学学习的大学生们似乎松了一口气,学习任务上不再像中学阶段那么繁重了,教师的管理也松散了很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变得多元化起来。这一切,在高师院校的学生群体中体现得仍然十分明显,学生沉溺于游戏或所谓的社会兼职不是个别现象。
   高师院校注重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授,但是,在分科严明的师范院校中,教育类课程却有被边缘化的倾向。首先,在各专业学生的认识中,教育类课程只是众多公共必修课程当中的一、两门而已,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与学习其他公共类课程并无不同,这导致学生教育类课程学习效果普遍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大多数学生习惯上课听老师讲授、做笔记,平时不注重点滴积累,在期末考试前集中复习(以死记硬背为主),考试结束也就意味着学习结束,这种学习方式以短期应试为目标,主要解决期末考试的问题。对于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要求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并能将所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自觉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而在当前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这种教育理论学习效果还达不到国家统一考试的要求。
   2.高师院校教师教学突出理论教学,忽视学生教学技能训练
   在长期的高师院校教学实践中,大多教师习惯理论讲授,进行理论研究。在当前高校的教育评价体制下,教学只要过得去,搞科研、发文章,评职称才是“王道”。在一部分人看来,教师只要职称评上去了,教学技能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一切都不是问题了。而对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研究,进而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指导,不仅不利于科研文章的发表,无利于教师职称的晋升,更无利于当前评价机制下的所谓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在这种“重科研,轻教学技能水平”的思想“指导”下,教师自身很难做到以身示范,更别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技能指导与培养了。
   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学生除了要参加比期末考试困难得多的筆试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限时备课、限时完成模拟授课的教学技能水平测试。这种考试,其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学生首先得对自己所报考的教师资格类别中的所属学段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熟悉,尤其是教学技能应达到一定水平才能顺利通过国考面试。
   高师院校如果继续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即采用大合班讲授教育理论知识为主,学生上课听讲、记笔记,平时几乎不复习巩固,而在期末考试前集中时间“死记硬背”,这种“教”与“学”的模式,势必造成学生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更无法迁移应用,要想通过竞争激烈的国考笔试,难度就很大。大多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第五学期或第七学期(专科大三上期、本科大四上期)确定为实习期,学生需要实践基地学校进行见习、实习。这个实践环节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熟悉中小学教学模式和常见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但是,现实的情况确是实习教师进入实习基地学校后,首先很难胜任教学工作任务,大多做的是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对学生的早、晚自习进行监督等辅助性工作。其次,实习基地学校教师因为考试评价、升学率等因素也不敢轻易放手让实习教师上讲台去上课,实习教师以观摩课堂教学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实习教师很难积累到教学经验,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
   按照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目前的规定,高师院校全日制师范专业本科学生大三开始参加国家的教师资格考试(专科大二开始),对于大二、大三的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在校内没有进行初步的教学实践训练,也没有机会到实践基地学校见习、实习的机会,要想顺利通过国考面试还是颇具难度的。    (二) 学校投入不足,教学实训等硬件设施建设滞后
   高等院校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其中,尤其是高师院校,各师范专业学费收取普遍较低,近年来,通货膨胀,物价成倍上涨,但师范专业学生学费几乎未作大的调整,大多保持在二十年前的水平。从1997年高校招生并轨以来,较多高校采取联合的形式,以期做大做强,随后就是征地,建设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为此,较多高校背上沉重的債务负担。在这样的前提下,高师院校在教学实训场地(馆)的建设上滞后也就不足为奇。在实践教学操作过程中,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实训活动也非常常见,一周一次实践(实训)课程,往往只能是少数几个学生有机会上讲台试做,而绝大部分学生只能观摩学习。众所周知,技能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对于一个成熟的教师来说,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才能形成具有自我鲜明特征的教师口语、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才能建立起应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的教育机智。高师院校教学实训硬件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已是制约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教学能力得到提升的瓶颈。
   二、教师资格国考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学生教育理论素养
   1.“国考”前高师院校教育理论教学批判性分析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的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较好地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学生的教育综合素养。
   在全国普遍实行教师资格国家统一考试制度之前,高师院校针对师范专业开设了普通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简称两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归入公共必修课序列;还有就是班主任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一般归为公共选修课程序列;最后就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材教法等课程,归为专业必修课程。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公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大多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一个老师同时给两至三个班的学生授课,这种大班授课唯一的好处就是节约了师资力量,有的学校甚至只有几个教师担任了全校的两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百多学生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有的学校甚至跨年级、跨专业授课,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编在同一班级授课),教师组织教学难度本身就颇大,再加之学生很难做到严格自律,逃课、请人代课等现象便层出不穷。教育理论课程本身就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出现教师教的疲惫不堪,学生学得枯燥无比,课堂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一方面,较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甚至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采用课堂听和记笔记等学习方式,学生大多不注重课前预习,课后也不及时复习和巩固,考前集中复习,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点滴积累,不注重对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掌握,喜欢死记硬背,然后应付期末考试,考试通过(及格)后就万事大吉。在这种前提下,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就很不扎实,在教学实践中就很难进行迁移运用。
  2.教师资格国考对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的要求
   实行教师资格国家统一考试以来,各地区皆呼“狼来了”。2012年前,高师院校的师范专业毕业学生,只要在校期间通过了普通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学习,考试及格,再通过普通话测试,就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书。针对非师范专业学生,由各省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到2018年除了新疆,内蒙古,西藏三个地区外其他省份全部纳入了教师资格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地方教育考试院主考。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均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后而获得教师资格。从目前的政策来看,笔试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合格分数线也是全国统一划定。而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广泛,要求较高,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公民的素质差异较大,因此,《(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因此,面试由各省市自行组织并确定合格分数线。
   从“国考”实践来看,全国笔试合格率约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这个数据足以让很多高师院校有点“胆战心惊”,毕竟以前的师范生在毕业前是接近百分之百的比率能够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学生能否通过“国考”,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不仅反映除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反映出了人才培养质量,这对高师院校的招生、就业、甚至是生存、发展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甚至,非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也可以参加“国考”,从而获得教师从业资格,这对众多高校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是否会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在这里不作深入分析。由于幅员辽阔,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同院校生源质量也千差万别。这样,在全国平均通过率接近百分之三十这个前提下,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生源素质相对较低的高师院校,学生的通过率肯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将对中西部地区的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倾向,重视教学技能水平等实践素养的培养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坚持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这既与高师院校的评价机制有关系,也是坚持传统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高师院校发展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院校是基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的。部分院校在升格的时候,就有意弱化师范性,将师范二字就校名中取消,不难看出,学校发展是要走综合大学的路子,部分院校还开展过全校性,是以发展师范为主还是以非师范为主的大讨论。可以看得出来,师范专业即使在高师院校也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不待见”。在师范专业学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高师院校并没有走出一条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子,而是鲜有变化的传统师范生培养的老路子。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几乎没有外部压力,内部又缺少创新的动力。    如果单纯的国考通过率那个数字还不不能刺激到一部分人的神经的话,如果我们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各高师院校的师范专业国考过关率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公布,这不仅会影响到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高师院校未来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高师院校的生存根本。高师院校赖以生存的是“入口旺”和“出口畅”。“入口旺”指的是生源好,有充足的生源,这是任何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这也是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最好的認可。“出口畅”是指毕业学生受社会欢迎,毕业后能够顺利实现就业。师范专业学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是进入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相对于国考前的“免费赠送”,面对现在的国考,首先笔试全国历届过关率不足百分之三十,也就意味着每次都会超过一多半的学生无法进入面试。能够进入面试可算作幸运儿了,然而要想顺利通过面试并不轻松。实行教师资格国考后,学生通过笔试后,由各省(市)自行组织考生进行面试,合格分数线也由各省(市)划定。从考试内容和要求来看,学生根据各自学科,电脑随机抽取题目后,考生须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备课并在十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考生来说,要求全面掌握并准确理解教材内容,然后确定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最后实施教学。除了完成试讲之外,还要回答规定问题(结构化面试)和回答考官现场提问(答辩),这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进行系统和一定强度的讲课练习,要想顺利通过面试,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因此,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继续强化教育理论的教学,要改变学生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识记的基础上,要强化深刻理解,尤其是迁移应用。在实践教学上,学校本身需要重视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和当地中小学校的协同合作,切实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文化论坛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师院校“三位一体”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三、高师院校“三位一体”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初探
   高师院校不论是招生、就业,还是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都与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有莫大的关联,更与中小学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与实际使用有着直接的对接性联系。因此,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需要实现“联动”,共同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方政府应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为地方培养并输送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这应该是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基从量上来说,础教育一线需要多少师资力量,高师院校就为其培养多少;从质上来说,基础教育一线需要怎样质量规格的师资力量,高师院校可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自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成倍地增加,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始终有限,这是造成今天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一个根本原因。从近几年统计的情况来看,全国的师范专业毕业生总人数是几倍于全国教师需求人数,这还不包括已经毕业但未就业的师范专业学生。虽说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确实有助于人口整体素质的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以师范专业为例,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校师资力量、图书资料、硬件设施建设滞后,这势必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在这种形式下培养的师范生,多数人并未进入教育行业或从事教育事业,这就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大多数属于地方高校,培养的师资力量也服务于地方一线学校,就目前地方学校招聘用人的情况来说,基本上还是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在主导。为此,在地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这个问题上,提前做好统筹规划,并为高师院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这将对各地高师院校招生与就业、人才培养等有着重要影响。深化教育改革的步伐走到今天,强化政府部门和高师院校实现联动,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对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资数量、规格和质量都可以发挥先导作用,为高师院校的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高师院校加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并没有迈开步子。这样培养的师范人才既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也不能充分体现出高师院校的“师范性”特点。而当前,针对高师院校的至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正在朝着纵深发展。从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到专业审核评估,从教师资格证书“直接”颁发到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再到后面的专业认证评估。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无不影响着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而高师院校也只有积极行动起来,有所作为,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
   1.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结构是一个载体,对于师范专业来说,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关系着师范生教育理念及素养的培养,而高师院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纳入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的课程内容单一,既缺乏有效整合,又没有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创新,尤其是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少之又少。学生的教育综合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教师资格国考笔试通过率还是成正比的,而从全国近年来公布的数据来看,不足百分之三十的过关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高师院校师范专业学生教育综合素养不高这一事实。加强学生教育综合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更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考前背,考后忘”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高师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安排了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再辅以零散的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从结果来看,不管是实习还是见习,其结果还算差强人意,但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还无法顺利通过教师资格国考的面试。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硬件投入、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教师要以学生教学技能水平切实提高为目的开展实践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微格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小学一线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师,以及该怎样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建构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活动。    2.大力增强师范性教育
   教师资格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之后,不论是否是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即可申领教师资格证书。从这几年的国考实践来看,非师范专业学生通过参加考试,有相当数量的同学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本身还是有不同之处,就理论课程来说,集中体现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门课程上,即使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要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并不是难事。而对于实践课程,这对于师范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其优势相较于非师范专业来说并不明显。因此,大力增强师范专业学生的师范性教育,已成为迫切需要。一是要改革其课程设置,尤其是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以增强学生的教育理论综合素养。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来大力增强师范专业学生的师范性教育,让其更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将来的工作岗位对教师的要求。
   (三)地方中小学校做好人才培养引导,积极提供实践平台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师院校培养人才,地方中小学校使用人才。换句话说,高师院校培养出什么人,地方中小学就只能使用什么样的人。作为用人方,需要什么规格和质量的人却只有一线中小学校才最为明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综合教育理论素养、教学技能水平、参与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其实就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中小学加入高师院校人才协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地方中小学一线教师参与高师院校课程教学
   经过长期实践教学工作,中小学一线教师不论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是对学生情况的掌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教学技能水平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在基于对新的教育理念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改革过去以教师注重知识传授为主,转变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等新的教学模式已运用娴熟。为此,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中小学教师到高师院校担任教材教法等课程教学工作,帮助在校学生了解一线教学的真实情况,观摩其教育行为,初步掌握一线教学模式,从而为进行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2.积极提供实践平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已成高师院校的共识。校内通过微格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指导是基础,学生最终还得到地方一线中小学校,接触实际的中小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期间既需要学生努力探索,更是离不开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对他们的精心指导,学生通过长期的教学观摩、教学设计,小组内模拟授课,最后才是教学实践,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才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3.强化学生就业指导
   高师院校毕业生从曾经的供不应求到今天的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学需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的教师入职大多需要进行“公招公考”,师范专业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还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明确现代教师的要求,从而找准正确的方向,在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又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水平。
   总之,在当前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教师资格国考和师范专业认证评估的前提下,努力探索高师院校教育改革,实现“三位一体”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吉庆波,刘平源.教师资格证“国考”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互动关系探讨——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7) :152-153.
  [2]王春晓.教师资格“国考”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互动关系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 (18) :15-16.
  [3]胡倩.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4]王燕.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 (24) :15-15.
  [5]蒋平.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政策的价值审视:影响师范生培养的利弊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8(3):19-26.
  [6]谭静.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全科师范生培养的问题与出路[J]河池学院学报,2015 (4) :96-100.
  [7]沈霞,余雪莲.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 (4):27-30.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西部乡村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研究(TER2018-006)”,綿阳师范学院质量工程项目“西部乡村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Mnu-JY18040)”,高等教育校本研究委托课题“绵阳师范学院课程转型改革发展研究(XBYJ201822)”,绵阳师范学院教学团队“教师教育公共课程群教学团队(Mnu-JY1809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5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