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时代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素质的新需求,从“道与术”的视角分析了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问题,剖析了大数据时代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道”与“术”两类课程,基于道术相济的观点提出了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会计学 课程体系 道与术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026—0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不断变革,企业业务不断拓展,而且呈现出网络化、高速化、透明化以及全球化的多元特征,这就给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传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网络时代的会计业务运营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必须对传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新需求——不仅懂得会计学的基础理论,而且要懂得会计学的多种实务尤其是网络操作技术;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纸上谈兵,也要具备会计业务网上操作的实践技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以上两个方面其实就是会计学专业教与学两个主体都应该具备的“道与术”。
  一、大数据时代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道”
  “道”本是道家始祖老子提出的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后被引申为规律、规矩、规范,实际上又可以理解为道理、原理、机理等。尽管大数据时代使云计算、物联网快速发展,会计领域电子商务、电子发票、电子银行迅速普及,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一个基本认知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会计学专业课程的“道”。比如,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以及会计法、审计法、税法等都是所谓的“道”类课程。尽管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基本职能不再仅仅停留在核算和监督上,会计的组织形式也更加开放,但是由于会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因此,会计学专业的“道”类课程也依然是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因为道是思想、是原则,所有的术都离不开道的指引。一门课程其实也是如此,即便是一门理论课程,其课程内容设置还是课程目标设定,也同样包含着“道与术”的内容以及“道与术”的目标。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主要经济业务的财务处理流程等就是所谓会计规矩、规范等,即“道”类内容。由于“道”类内容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强等特点,这对于首次接触会计类课程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理解难度,所以这门课程又必须通过大量的案例来强化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知,这种案例其实就是“道”类课程中的“术”类内容。
  “道”类课程必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开课顺序也必须构成合理的课程逻辑,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链条。比如,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就是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链条,而且从逻辑上符合会计学原理与理论的递进层次结构。仍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业务的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并且掌握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为后续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等课程铺垫基础。
  二、大数据时代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术”
  大数据时代学生学习的渠道增多,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的传授,網络学习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随着慕课、微课等公开视频课的建立,会计学知识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同时,传统的会计工作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渐摆脱了地域和空间的束缚以及时间的限制,线上、线下会计业务多种形式共存,而且线上模式正在成为主流,会计信息和会计业务呈现出动态化、网络化和大数据化的时代特征。另外,融入大数据时代的现代企业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要求日渐提高,不仅仅要求人才能够在网络上完成会计最基本的核算和监督业务,而且还要求他们具备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未来预测以及运营决策的辅助能力,这就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术”。如,关系型数据库、会计电算化、统计基础知识、运筹学等都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术”类工具和计算机手段;成本会计模拟、流通业会计实务、商业会计模拟、金融业会计实务、金融市场银行会计模拟等都属于培养学生实务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术”类课程。
  “术”类课程不像“道”类课程那样必须形成课程链条,但是两类课程必须相互对应,因为道是术的指引,术是道的运用。而且“术”类课程要求全面,对讲授的重点理论知识点必须能够做到基本“全覆盖”。前文已经指出,即便是“道”类课程也是需要“术”类内容,而讲授“术”课程又必须先回顾复习相关的“道”类内容。“术”类课程对开设条件、师资配备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课程的实验体系要求更加完善。以《成本会计模拟》这门“术”类课程为例,会计学专业应构建完善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体系,建立专门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先进的硬件与最新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软件,等等。
  三、道术相济视角下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古人云: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道是法则、术是谋略,道是方向、术是方法。只有道术相济才能知行合一。为此,基于道术相济视角对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会计学专业的“道术”两类课程必须有机衔接和均衡设置
  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每门课程涵盖内容的确定应该坚持墨子三表智慧中的“本、原、用”原则。本就是历史经验,这里指会计学专业及课程建设的国内外经验以及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的普适逻辑;原就是客观现实,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会计的职能、组织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才培养规格与时俱进,课程体系也要随之呼应;用就是实践检验,这里指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涵盖的内容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必须经常性地动态调整,根据需要适当增删有关内容。对高职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来说,“道”类课程不宜太多,但是会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要素流程方面的课程必不可少,而“术”类课程的设置必须与“道”课程相适应,做到有机的衔接,保证每一门“道”类课程都有相应的“术”类课程,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做到两类课程的均衡设置。   2.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必须与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尽管“道”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点不会改变,但是也必须面对大数据的冲击,不断更新教材的内容。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主要讲授所谓的元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原理,但是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企业信息数据,还需要讲授行为数据和态度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分析的原理。只有内容的拓展和知识的更新,才能培养学生利用会计信息数据进行财務分析、未来预测和运营决策的综合技能。
  3.适当增加网络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IT方面的课程
  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对高素质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仅仅靠《计算机基础》以及《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是不够的,还应该适当开设《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IT课程。这类课程在讲授网络技术、大数据管理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更加注重这些技术、原理在会计学领域的应用,通过案例教学和实务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对会计信息以及涉及的大数据开展价值挖掘和分析的技能。
  参考文献:
  [1]白洁.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道与术”[J].北京教育(德育),2018(5):67—71.
  [2]石文.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会计教育,2018(19):119—121.
  [3]周殿红,吴海波,王玲.大数据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2):162.
  [4]赖镇宇,周开发,孙细明.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贵州省实践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1):41—48.
  [5]李细妹.大数据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论坛,2018(4):40.
  [6]庄春波.论墨子的“三表法”[J].齐鲁学刊,1998(4):22—28.
  [7]陈立东.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7).
  [8]许文静.应用型大学转型视角下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35).
  [9]罗文兵,王娟智.会计本科专业培养质量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6).
  责任编辑: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43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