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转换模式下的声乐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声乐艺术是主观性极强的学科之一,它有别于传统的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遇到“情感表达”“真假声”转换、教学互动不够的教学难题,我们还常常习惯性地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本文就“缄默知识”理论的研究视域,以缄默知识理论的三种转换模式为主要路径,探究声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探寻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为高校声乐教学理论的完善和丰富提供依据。
  〔关键词〕缄默知识;联结化;内在化;表出化
  传统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一般以“口传心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声乐教学,并且要求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基础:比如音准、节奏等音乐基础理论的知识储备,但是由于声乐艺术的情感性、主观性等特殊属性,尽管是“面对面”授课,学生有时也无法完全吸收老师课上讲解的知识要点,甚至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1958年,英国哲学家、物理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缄默知识”理论,这一理论完美诠释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类教学活动类型。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这种知识的转换形成了四种基本模式:“联结化”“内在化”“表出化”“共同化”。笔者认为联系到声乐教学活动,当老师将个体知识传授给学生时,必然涉及缄默知识的转换问题。其中与声乐艺术教学联系最紧密的、最常见的三种模式是:“联结化”“内在化”“表出化”。举例说明,当老师口传心授教学生演唱某歌剧选段之前,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学会控制气息、具备头腔共鸣、吐字清晰等基本素养,这种知识的获得,被认为是学生在通过长期专业训练后获得的显性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总结为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联结化”过程。缄默知识是声乐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演唱的个性化、情感性、主观性属性的知识类型,从显性知识到缄默知识形成的模式转换称为“内在化”过程。这种过程是不可能简单地描述清楚,但是“内在化”的过程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却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环节。“表出化”简而言之,被认为是声乐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实践的一个转化模式。综上,“联结化”“内在化”“表出化”三种转换模式,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通过缄默知识理论视域,归纳总结出聲乐教学中的“联结化”“内在化”“表出化”的规律,为提高声乐教学水平,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声乐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师和学生“联结化”的学习过程
  “声乐艺术的物质构成材料,是以诗、词有声表现内容为目的;以声音作为其表现的物质载体,在声音的运用中完成声乐艺术形象塑造的表现过程。”声乐艺术的属性决定学习声乐艺术首先从“听”“看”开始。“模仿”是声乐艺术中最基本手段之一,学习过程中,老师首先为学生做演唱示范,学生模仿老师动作和表情,这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联结化”转换,以声乐学习中呼吸练习和发声练习为例:
  1.呼吸练习
  人体发声主要是靠声带振动,依靠气息为主要动力。呼吸训练如何做好显性知识的联结化?教师应该在做好示范后,让学生充分参与练习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的过程也是为了更好地将教师的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形成教师和学生“联结化”转换,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理解和记忆,不断地“模仿”老师的动作要领,所以“呼吸练习”运用到日常朗读、戏剧性的说话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发声练习
  “呼吸练习”的过程完成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进一步的显性知识学习。比如,声乐演唱学习中,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如何呼吸,更应该了解如何发声的重要性。发声时,“气息冲击声带时,声波随着气息的自然推送离开咽喉部至口腔引起振动,这是一种共振现象,我们称之为口腔共鸣。”老师在传授显性知识时,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发声体”的振动和规律的同时,了解“口腔”“头腔”“胸腔”“鼻腔”共鸣体的区别。根据不同音区的作品,个体发声体振动的区别,做出不同音区的演唱示范。
  通过不同音区演唱示范,学生进一步“模仿”老师的口型、呼吸状态,“共鸣”腔体的变化,有助于学生获得显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充分认识歌唱“共鸣”的重要性,领悟老师是如何根据音区变化,转换“共鸣”腔体发声。通过长期参与训练磨合的过程后,进而达到教师与学生显性知识的相互“联结化”。为学生进一步获得缄默知识作准备。
  二、学生获得显性知识后的“内在化”过程
  “声乐教学成功的起点,并不在于高分和获奖,而在于给学生一个好的入门、好的起点和基础,永远保持他们的可塑性及继续进步的活力”,在声乐学习的初期,我们对学生提出教师与学生“联结化”阶段的学习建议。而“内在化”指个体学习过程中,将显性知识转换到缄默知识。“训练嗓音技巧的目的是节约气息、保持音的纯正,使整个音域中的音质均匀,并能清晰吐字和摆脱紧张。”所以气息支撑,音区转换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实践和练习。当我们顺利完成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联结化”过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寻求缄默知识。这也是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重要过程之一。“内在化”转换的缄默知识获得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自我消化,自我领悟,自我思考的过程。例如:声乐教学中常出现许多的教学难点,真假声的转换是其中之一。“真声”“假声”“混声”主要用途是调节歌唱时的音色,为音乐增添色彩。我们以声乐教学中真假声转换这一声乐教学活动为例。
  当我们演唱旋律线条跨度比较大,音区较高的作品时,常见学生一味地“模仿”音频或成熟演唱者的声音去演唱,当然这样的“模仿”式演唱,大多采用“本嗓”的方式进行。而学生的误区在于,获得显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忽略了“内在化”转换的过程,也就是没有通过训练,去探索和寻找自己真正的换声点,过于盲目地演唱。这样的“真声”式的演唱,带来的声音僵硬、混响差。为了解决声乐演唱中的这一难点,我们需要将显性知识经过“内在化”后转换到缄默知识。比如,当学生演唱某一音区运用“真声”过渡,导致声音过于僵硬时,老师应及时纠正,提醒学生不要一味地“模仿”演唱,即便是“模仿”教师演唱,也应该随着音高逐渐向上,声带的振动方式和范围也该随之而变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学生运用气息的流量控制,让声音形成“混声”效果,音高再往上,通过真假声转换练习,进一步转换到“假声”。所以声音状态不仅仅局限于显性知识的获得阶段,课后寻找换声点,这样一个“内在化”过程对每个学生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课下练习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音色、嗓音条件的不同,不断琢磨、思考、探索,了解熟悉自己的换声点,这样的学习过程将大大有助于我们演绎不同风格和不同音区的作品,解决由“真声”演唱过渡而导致的一系列演唱问题。   三、教师和学生显性知识的“表出化”
  “表出化”是个体传授知识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主要体现在缄默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过程。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除了应具备丰富的显性知识,还应该做到“表出化”的顺畅。比如老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形成一套“内在化”过后的缄默知识,如何合理运用到声乐教学活动中,这是声乐教师显性知识的“表出化”过程。介于声乐演唱的特殊属性如个性化、感性化、情感化,当学生由于舞台经验不丰富、心理紧张等原因,导致不能很好发挥平时演唱水平,这是“表出化”转换过程不够顺利的原因。为了让“表出化”顺畅,我们应该让显性知识合理转换。
  1、积极开展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声乐教学研讨会,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研讨前沿教学方法,开展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吸取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鼓励老师学历再深造,丰富显性知识的同时,善于课后总结,做课题,做科研,多思考,这都将有利于教师将缄默知识“表出化”,学生更能清楚领会到老师的核心教学思想。
  2、开展声乐教学实践
  沃尔特·西德尼·维尔曾说过,“技巧,如果要达到它的目的,必须被装在表现的字框中”。声乐艺术是舞台表现艺术,不同于纯理论学科,学生学习声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站上舞台,将最美的演唱呈现给观众。声乐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某个“尖子生”平时在台下、课上练习唱时效果非常好,可是一旦站上舞台,常常因为心理紧张等因素,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比如破音、真假声转换不到位、情感不到位等。詹姆斯·L·穆塞尔曾说过“任何技巧与表现分开的想法都是不幸的和错误的”几乎所有技巧都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显性知识,而对音乐作品的呈现,是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表出化”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组织不同形式的演出,如音乐会、小组课等,将学生在课上学习的演唱成果,多次展现在观众面前,形成缄默知识自如地“表出化”,学生渐渐会克服心理紧张等因素,更好发挥演唱水平。
  2、培养演唱时的“情感表达”
  “声乐艺术的情感表现是其存在的基础与核心之一”,声乐演唱作为音乐、歌词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表现方式和过程需通过表演唱的方式呈现。情感表达是音乐表达的核心“一个字既然唤起情感反应又表示了它的意义,而一个音则不能表示意义,只能唤起情感反应”,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唱者,既应该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具备丰富的“情感表达”。因为只有这样的演唱才是震撼人心灵的演唱艺术。换言之,我们在获得一定的显性知识后,“内在化”的过程包括“情感”这一重要缄默知识。将“情感”表达作为重要的音乐表现,需要我们进一步将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表出化”。由于音乐有一定的带入感,它将影响我们的内心情感,如何更容易让情感“表出化”?我们的建议是,音乐的作用主要是从感官刺激开始,当我们演唱一部作品时,往往演唱者的音色、情感、舞台表现都是观众直接能感受到的,“窍门是……生活在一个人的歌曲中”演唱者将全身心投入到歌词和音乐中,试图想象剧中人物的个性,把自己当作是剧中人,完全融人特定情景中,完全将你的灵魂注入音乐作品中,永远把情感作为音乐表现的首要目的来演唱,这样的作品将富有感染力。只有将原作品形象准确地想象出来,只有当我们融入自己的情感后,才会使音乐作品的情感性特征完美展现出来,“只有逐步推进,层层加深,才能感动别人灵魂”
  小结
  声乐教学活动中的显性知识、缄默知识通过三种模式的相互转换,生动形象地将声乐艺术演唱的主观性、情感性的特征阐述清楚,另外“教师的责任和水平就在于把握每一轮量变的程度、火候和适时提出新阶段要求的时机以及各种措施的有力”,将缄默知识理论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是系统化的提高声乐教师教学水平的必要手段,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只有循序善导,使声乐教学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在合理运用这一理论时,多借鉴,多交流,多总结,将健康活力的氛围带进课堂,提高整体的声乐教学水平。将更有针对性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将更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狭义的声乐教学是有限的,而广义的声乐教育是无限的、终身的。”俗话说学无止境,声乐艺术、声乐教育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才能为新一代的声乐艺术接班人提供更好的教学。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林瑶 西班牙语教学探析基于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四种模式【J】教育观察,2018 (07)
  [2]范晓峰著 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学院,2004 (10):36
  [3]凌伟著 声乐理论与术语解读【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9)
  [4]邹长海 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版,236-237
  [5]石惟正 声乐学基础人民出版社[【M】2002年第7版本,3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83854.htm